李白,,字太白,,是唐代最有名的詩人之一,被后人尊為“詩仙”,。李白的詩,,大多數(shù)都充滿了浪漫主義精神。李白斗酒詩百篇,,天子呼來不上船,,這是何等的氣魄?!白屬F妃研磨,,令力士脫靴”,試問天下詩人,,又有哪個敢有如此膽量和豪邁,。在盛唐時期,李白和詩圣杜甫,,被后人合稱為“李杜”,,這兩位詩人的詩歌,影響整個詩壇一千余年。這位“千古詩人之冠”的李白,,也曾寫過送別詩,,氣勢一樣的豪邁。 李白曾經(jīng)跟同時代的詩人王昌齡,,交情甚密。王昌齡,,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尤其是擅長寫七絕。唐朝天寶年間,,李白在長安做供奉翰林時,,就經(jīng)常和王昌齡來往。天寶七年,,王昌齡因為生活上的一些小細節(jié)不夠檢點,,被貶為龍標(biāo)縣尉?!褒垬?biāo)”是唐朝的一個郡縣名稱,,也就是今天的貴州省錦屏縣。當(dāng)時是一個非常偏僻而荒涼的地方,。李白聽說他的不幸遭遇后,,寫了一首詩來勸慰他,這就是有名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p>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楊花”就是柳絮,,在古人詩詞中的“楊柳”,其實就是專指柳樹,,楊花就是柳絮,。“子規(guī)”就是杜鵑鳥,,有詩句“杜鵑啼血猿哀鳴”,。龍標(biāo),指王昌齡要去的地方,,這里借指王昌齡本人,。唐朝時期,所說的五溪,,包括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當(dāng)時這幾個地方都屬于黔中道管轄,分布在今天的湖南省西部以及貴州省的東部一帶,。 前兩句詩的意思是,,你看樹上的柳絮已經(jīng)落盡了,杜鵑鳥開始不停地鳴叫了,。聽說老朋友要長途跋涉,,去龍標(biāo)那個偏僻的地方了。從長安出發(fā),,路上要經(jīng)過大大小小那五條溪流,,才能到達目的地。既交代了當(dāng)時的時令,,是暮春時節(jié),。也從側(cè)面描寫了路途的遙遠,路上的艱辛可想而知,。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李白送給王昌齡的這首詩,,為啥沒有當(dāng)面給他,,卻讓“明月”給寄過去呢?原來李白在寫這首詩的時候,,王昌齡正是從江寧縣丞被貶去龍標(biāo),。而此時的李白正在揚州漫游,所以兩個老朋友不能相見,,李白只能把自己對老朋友的思念之情,,讓清風(fēng)明月捎過去。李白不愧是浪漫的大詩人,,隨處可見大手筆,。“明月千里寄相思”,,月亮代表我的心,。這里所說的“夜郎”,不是成語“夜郎自大”那個夜郎國,。唐代在貴州的桐梓設(shè)過“夜郎縣”,,因為當(dāng)時李白在揚州,位于夜郎的東南方向,所以李白把自己的思念之情“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边@兩句話其實有三層含義:一是詩人李白充滿愁思,,而和老朋友相隔兩地,不能見面為他送行,,只有托之于明月,;二是只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月亮,。兩人可以對著月亮說話,遙寄相思之苦,;三是在當(dāng)時的情況下,,也只有依靠月亮才能寄予彼此之情,別無其他方法,。后人常用“明月千里寄相思”,,來表達對遠方摯友的慰問。 “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這句詩的“直到”一詞,,用的非常巧妙,而且含義深刻,。這里既表達了李白希望把自己對朋友的這份情誼,,早點送達到朋友身邊,那種焦急的心情,。也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即使清風(fēng)明月速度再快,它也是需要時間的,。李白當(dāng)時的心情,,真希望能有現(xiàn)代人玩的微信那樣,可以實現(xiàn)“秒到”,。當(dāng)然在那個時代,,即使是最浪漫的李白大詩人,也是連想都不敢想的,。所以作者也只能希望,,長風(fēng)能夠快點跑,片刻也不要歇息,,把自己的牽掛和安慰之情,,早一天送達到朋友那里,詩人也就心滿意足了。 大家對李白的這首送別詩,,有何不同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