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喜教授臨床應用升陷湯經驗獨到,,他認為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脈弱關前尤甚為使用本方的明確指征,,同時強調除“大氣下陷”外,肝郁,、痰飲,、血瘀、氣逆等導致的胸悶,、氣短等癥,,則需通過辨證以鑒別。該文對于大氣陷下證的辨證以及升陷湯的應用都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摘要]張錫純于《醫(yī)學衷中參西錄》首創(chuàng)用升陷湯治療大氣下陷證,。趙進喜教授臨床應用升陷湯,認為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脈弱關前尤甚為使用本方的明確指征,同時強調除“大氣下陷”外,,肝郁,、痰飲、血瘀,、氣逆等均可導致胸悶,、氣短等癥,需結合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所論詳參,,不可忽視辨證的過程,,注重類證、類方的鑒別,??偨Y趙老師對大氣的內涵、大氣下陷證臨床表現及鑒別,,以及應用升陷湯的經驗,,并列舉有效醫(yī)案。 “大氣下陷”為近代名醫(yī)張錫純在研究《內經》的基礎上,,結合《醫(yī)門法律》內容所提出,,其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對“大氣下陷”的病因、臨床表現等做了詳細闡釋,,并提出以升陷湯作為治療大氣下陷證主方,。趙進喜教授為北京市東直門醫(yī)院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中醫(y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強調辨體質,、守病機、辨方證,、選效藥,,靈活運用經方、時方治療內科雜病,。趙老師臨床擅用升陷湯治療大氣下陷證,,廣泛應用于心血管、呼吸,、內分泌,、腎臟等多系統(tǒng)疾病包括急重癥的治療,療效顯著,。本文總結趙老師的臨床經驗,,對升陷湯的理論認識和臨床應用進行整理歸納,。 1 “大氣”的理論內涵 “大氣”首載于《內經》?!端貑枴嵴摗氛f:“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曰已矣,?!贝颂帯按髿狻敝竿飧行皻狻,!端貑枴の暹\行大論》說:“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憑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此處“大氣”指維持人與大地在太虛之中位置穩(wěn)定之氣,?!鹅`樞·五味論》說:“谷始入于胃……營衛(wèi)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于胸中,,命曰氣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則出……”,此處“大氣”指胸中之氣,,為張錫純“大氣下陷”的理論根據,。可見“大氣”一詞在《內經》中多次出現,,但其內涵有別。 張錫純在《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認為:“《內經》之所謂宗氣,,亦即胸中之大氣,。”《靈樞·邪客》總結宗氣的生理功能為:“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睆堝a純認為:“人之一身,自飛門以至魄門,,一氣主之……誠以其能撐持全身,,為諸氣之綱領……故鄭而重之曰大氣,。”趙老師認為:大氣在生理上首先與心肺二臟關系密切,,心主血脈神志,、肺司呼吸朝百脈,肺臟的呼吸功能,、心臟的行血功能都需靠大氣維系,,其次大氣的升舉支撐功能與體內臟器位置的穩(wěn)定相關。 2 “大氣下陷”證的臨床表現 臨床運用升陷湯治療大氣下陷證,,首先應明確其臨床表現,。大氣的病理狀態(tài)即為“大氣下陷”,大氣一陷,,血脈不能運行,,呼吸不能相續(xù),則一身的氣血將難以布散,,五臟六腑,、肢節(jié)百骸將失去充養(yǎng)。在頭則清陽不升,、腦髓失養(yǎng)可出現神昏健忘,、頭暈目眩、神疲困倦,;津不上乘可出現咽干作渴,;在胸腹,宗氣不足,,出入廢絕,,可出現氣短喘息、呼吸困難,、胸中滿悶,、心悸怔忡;脾腎陽氣不升,,可出現肢體痿廢,、二便失禁、癃閉身腫,、女子崩漏,、內臟下垂、脫肛等,。而大氣初陷時表現為陽氣郁而不暢,,即陷后陽氣蓄而欲宣,可見寒熱汗出。其典型脈象為脈弱關前尤甚或叁伍不調,,為心主血脈異常,,脈體不充、心律失常所致,。張錫純對大氣下陷證的臨床癥狀評價為“種種病狀實難悉數,,其案亦不勝錄”,大氣一陷,,當升者陷,,當榮者枯,其癥雖多,,莫不有關于此,。 3 升陷湯的臨床應用 3.1 升陷湯組成與方解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升陷湯組成為:黃芪六錢、知母三錢,、柴胡一錢五分,、桔梗一錢五分、升麻一錢,。方中黃芪既善補氣,,又善升氣,而以知母涼潤制黃芪之熱,,一升一降,,有覆雨翻云之妙,不用知母則療效降低,。柴胡能引大氣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能引大氣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載諸藥之力上達胸中,,三味藥共同升舉大氣,。該方加減方法:氣虛嚴重者加人參數錢,培補元氣,,又可加山茱萸數錢,,起固守元氣之用。下陷嚴重,,出現腹部墜痛等中下焦癥狀或臟器下垂者,,可倍用升麻增強升舉力量。趙老師應用升陷湯,,黃芪用量18~120g,知母9~12g,,柴胡6~9g,,桔梗5~9g,升麻3~6g,常加葛根,、丹參,、當歸、川芎等加強通利血脈作用,,腎虛明顯者常加杜仲,、桑寄生、熟地黃,、山茱萸等補益腎氣,,臨床效果顯著。 3.2 升陷湯臨床應用指征 趙老師認為,,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脈弱關前尤甚為使用本方的明確指征,。因大氣與心肺關系最為密切,此為大氣下陷最典型的臨床表現,?!端貑枴て饺藲庀笳摗氛f:“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于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盛喘數絕者……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笨梢娮跉饩哂泄奈栊呐K搏動,、調節(jié)心率和心律的功能,與現代醫(yī)學的心臟功能關系密切,,心功能下降,、心律異常均為應用指征。結合現代臨床,,升陷湯主治循環(huán),、呼吸系統(tǒng)疾病,涉及心衰,、心絞痛,、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肺間質病變,、呼吸衰竭、休克等急慢性疾病,,內分泌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風濕免疫系統(tǒng)等各系統(tǒng)疾病表現大氣下陷者,亦可應用升陷湯,。 3.3 升陷湯應用鑒別 趙老師強調,,除大氣下陷外,肝郁,、痰飲,、血瘀、氣逆等均可導致胸悶,、氣短等癥,,需結合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所論詳參,不可忽視辨證的過程,,注重類證,、類方的鑒別。 3.3.1 與中氣下陷鑒別 鑒別此二證,,需鑒別李東垣補中益氣湯與升陷湯之應用異同,。兩方組方、功效相近,,所治病癥,,如身熱惡寒、心煩懶言,、喘,、渴、陽虛自汗等又多有重疊,,其原因一是脾胃之氣下流,、陰火上沖時可出現上述癥狀;二是“大氣”在《內經》之中具有多重含義,,后世諸家又鮮言及大氣,,限制了李東垣對“大氣”的理解。趙老師認為,,中氣下陷實含大氣下陷,,又同時包含脾胃下流,、陰火上沖的病機,側重中焦脾胃,,虛中有實,用補中益氣湯甘溫升陽除熱,;張錫純提出的大氣下陷證,,為宗氣虛陷,呼吸樞機已危,,一身之氣難維,,實為中氣下陷證的重癥,側重于上焦心肺,,純?yōu)樘撟C,,用升陷湯升陽舉陷。證見氣高而喘,、身熱而煩,、脈洪大而頭痛等陰火上沖癥狀或腹脹、泄瀉,、納呆等脾胃氣虛癥狀明顯時,,當用補中益氣湯;若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明顯,而無脾虛,、陰火表現者,,當用升陷湯。臨床應用升陷湯時,,可與補中益氣湯合方加減,,靈活應用,加白術,、陳皮等健脾助運,。 3.3.2 與寒飲結胸鑒別 二證皆可見胸悶、氣短,、脈象微細遲弱,,但寒飲結胸者多伴有畏寒、心中覺冷,,常自覺有物重壓堵塞感,,寒象明顯;大氣下陷證則胸悶氣短以自覺呼吸困難,、難以順接為特征,,無明顯寒象,。故以胸悶特點為主要鑒別點,若為寒飲結胸可選用理飲湯,、苓桂術甘湯,、三物小白散等以溫化痰飲。 3.3.3 與肝郁氣滯鑒別 二證皆可見胸悶,、氣短,,但肝氣郁滯多見善太息,嘆氣后胸悶多可暫時緩解,,無大氣下陷證呼吸困難的表現,,且常伴見口苦、咽干,、脈弦等少陽證典型表現及痞滿,、反酸、噯氣等肝胃不和表現,,可應用小柴胡湯,、柴胡疏肝散等治療。 3.3.4 與胸膈血瘀鑒別 二證皆可見胸悶,、氣短,、心悸等癥,但胸膈血瘀證特點為胸悶不任重物或胸悶任重物方可緩解,,此外常伴見頭痛,、胸痛、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夜間身熱、舌質紫暗,、脈澀等血瘀表現,,多夜間加重,非呼吸困難所致,,治療以血府逐瘀湯為代表方劑,。 4 臨床驗案舉例 患者男,66歲,,2004年9月8日初診,。胸悶氣短1年,1年前患心肌梗死,、冠心病,、2型糖尿病??滔拢盒貝灇舛?,動輒加劇,,偶有胸痛,,疲乏少力,,飲食,、睡眠可,,二便調。面黧黑,,舌紫暗有瘀斑,,苔膩,,脈細弦,。辨證:宗氣虛陷,氣滯血瘀,。治法:益氣升陷,、理氣活血。處方:生黃芪18g,,知母12g,,柴胡9g,桔梗5g,,生薏苡仁25g,,葛根25g,丹參15g,,當歸12g,,川芎12g,鬼箭羽15g,,桃仁12g,,紅花12g,赤芍,、白芍各25g,,枳殼9g,益母草12g,,生甘草6g,,水煎服,日1劑,。西藥繼服,。2004年12月15日復診:胸悶氣短明顯改善,胸痛少有發(fā)作,,舌暗脈細,,加用益氣養(yǎng)陰之品,至2005年1月13日,,胸悶,、胸痛已無發(fā)作,,血糖穩(wěn)定。 按:冠心病心絞痛屬于中醫(yī)“胸痹”范疇,,一般多從痰濁,、血瘀的角度治療,瓜蔞薤白白酒湯,、血府逐瘀湯等是常用方劑,,實際上臨床屬大氣下陷者也尤為多見,胸悶,、呼吸困難明顯時,,當以升陷湯為基礎守方治療,宗氣旺則血脈亦通,,同時配合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可進一步提高療效。 患者女,,56歲,,2001年2月21日初診。胸悶氣短心悸半年,,糖尿病5年,,糖尿病性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心房纖顫,。刻下:心悸胸悶,、氣短不足以息,,咽干,咳嗽有痰,,乏力,,納差,雙下肢浮腫,,小便不利,;口唇紫紺,舌暗苔膩,,脈沉細無力,,叁伍不調。辨證:宗氣虛陷,,血瘀水停,,兼有痰濁。治法:益氣升陷,兼活血,、利水,、化痰。處方:生黃芪18 g,,知母12 g,,升麻5 g,柴胡5 g,,瓜蔞12 g,,清半夏 9 g,丹參15 g,,枳殼10 g,,白術12 g,桂枝6 g,,茯苓15 g,,豬苓15 g,石韋25 g,,水煎服,日1劑,。配合呋塞米利尿,。2001年2月28日復診:自覺已無心悸、氣短,、胸悶,、咳嗽,咽干,、納差好轉,,仍脈律不齊,減豬苓,、石韋等利水之品,,合生脈散、香蘇散繼續(xù)治療,,至2001年3月28日食欲,、體力、精力轉佳,,生活可以自理,。 按:糖尿病性心臟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以胸悶,、呼吸困難為主癥,大氣下陷為基本病機,,以升陷湯為基礎方加減治療,,心功能不全水腫者多配五苓散化氣行水,,亦可配伍葶藶子、桑白皮等瀉肺行水,;伴呼吸系統(tǒng)癥狀時可配合二陳湯,、小陷胸湯清熱化痰;如伴快速房顫常配合五參湯,、生脈散益氣養(yǎng)陰復脈,。 患者女,74歲,,2011年1月29日初診,。胸悶氣短3個月,既往腎臟病史,,肺纖維化,,腋下淋巴結腫大??滔拢盒貝灇舛?,動則尤甚,咳嗽,,咳痰色白,,納差,舌暗紅苔膩,,脈細弦,。辨證:大氣下陷,痰郁阻肺,。治法:益氣升陷,,化痰活血。處方:生黃芪30g,,知母12g,,升麻6g,柴胡6g,,黃芩9g,,連翹12g,當歸12g,,陳皮9g,,清半夏12g,桃仁12g,,炒酸棗仁12g,,牛蒡子12g,靈芝15g,浙貝母9g,,太子參15g,,生薏苡仁30g,麥冬12g,,山茱萸15g,,五味子9g,丹參25g,,生龍骨30 g,,生牡蠣30g,水煎服,,日1劑,。2011年5月25日復診:服藥月余癥狀明顯減輕,服藥2個月,,癥狀基本消失,,自行停藥。近期氣短,、咳嗽復作,,宗原方服藥月余后癥狀控制。但患者未能堅持服藥,,1年后因外感誘發(fā)呼吸衰竭不治,。 按:肺纖維化、肺間質性病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是以氣短、呼吸困難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屬于中醫(yī)“肺萎”范疇,,為疑難痼疾,難以速效,,大氣下陷病機貫穿疾病始終,,治宜益氣升陷、化痰活血,,多以升陷湯為基礎方配伍生脈散,、二陳湯、消瘰丸,、桃紅四物湯等加減,,可有效緩解癥狀,堅持服藥可帶病延年,。 5 結語 本文總結趙進喜老師臨床應用升陷湯的經驗,,認為升陷湯可廣泛用于各系統(tǒng)屬大氣下陷之疾病的治療。應用升陷湯首先應理解大氣下陷證理論內涵,抓住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脈弱幾個主要癥狀,,鑒別其他證候,。應用本方時不需拘泥于原方,臨床實際常伴有血瘀,、氣滯,、痰濕、陰虛,、陽虛等證候,,可根據具體證候的不同,配合相應的治法,。使用升陷湯治療心肺疾病時,,因大氣下陷常貫穿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始終,不可見效停藥,,應守方加減堅持治療,;治療其他系統(tǒng)疾病時,可以視疾病的具體情況,,待呼吸困難等相關癥狀緩解后,,以原發(fā)疾病的基本病機為主繼續(xù)治療。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拓展升陷湯的臨床應用,,更好地將升陷湯運用于現代臨床,,提高臨床療效。 |
|
來自: chi_ping > 《中醫(yī)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