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紅包也發(fā)了,,活動也做了,,最后社群還是被運營“死”了呢? 燒烤店“大老粗”3步玩轉微信群進店消費進微信群,打九折 第一次去這個燒烤店,,結賬的時候,,老板告訴我:加我微信進群,可以9折優(yōu)惠,。我一算,,9折能省30多塊錢,也是一杯星巴克呢,,這錢得省,。于是就加了老板的微信,立刻被加入微信群,。 到這一步,,拉新的第一步就完成了。 第一步:拉新,,非常精準,,都是付費用戶。雖然可能比較慢,,但傳統(tǒng)餐飲行業(yè)其實也不講究什么指數(shù)級裂變,,畢竟接待能力是有限的,慢慢來,。 這老板對于自己的商業(yè)模式和行業(yè)是非常理解的,,快速的社群用戶增長,對于他的這種商業(yè)模式并沒有什么用,。 顧客餐后在微信群發(fā)新品圖片可優(yōu)惠10元,,來轉化用戶 我原來打算第2天就退群,畢竟出門就退群顯得人品也太次了,!結果,,剛到家我就有點坐不住了。這老板在不停的發(fā)他們新推的一道海鮮鍋的菜品,,主要是幾張圖片:原材料圖,、加工過程、成品圖,。老板發(fā)完,,就開始有不同的食客在群里發(fā)圖片,居然發(fā)的都是這個菜……這幫托也太明顯了吧,?但確實看著人眼饞,。 新菜品剛推出來,一幫人就開始不停的發(fā)圖,,這就像你去淘寶店買東西看帶圖的評論是差不多的,,對于轉化率的提高是很有效果的。 于是我問了個價,多少錢,!老板告訴我群里過來的,,都是168元一份! 第2天,,我就拉著家人過去了,,直接說群里來的,順便還贈送了2罐黑啤,,但如果想結賬的時候減10元的話,,那么用餐的人必須拍了這個菜品,發(fā)到群里,,我總算是知道群里的那幫“托”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很自然的,,我也變成了托,,也不知道我會轉化多少用戶。 第二步:轉化,。由于初期的拉新足夠精準,,再加上新菜品的圖片配的到位,托們很配合的發(fā)菜品,,因此轉化還很不錯,。 每天群里發(fā)紅包,手氣最佳者免費贈送菜品 后來我覺得這個群還有點意思,,于是就長期潛伏了下來,,結果更騷的操作來了。群主開始每天在群里發(fā)紅包,,手氣最佳的當天用餐免費贈送生蠔2份,。 資格如果不用,必須轉讓,,轉讓的話需要再發(fā)5元10個紅包,。你看,即使不去用餐的話,,每天其實也有紅包可以領,,要知道,大家可不都是逼乎上年薪百萬啊,,紅包能搶點是點,! 第三步:留存,就完成了,。用每天發(fā)紅包的手段,,并贈送菜品的方式,與大家建立高頻鏈接,形成用戶留存,。 最近這幾年,,大家都在講究品效合一,究竟什么是品效合一,?也許對于這個餐飲老板來說,,并不明白,但他完美的搞定了下面這幾件事: 1. 一旦在附近想吃燒烤,,我第一想到的就是他們家,,因為社群與用戶的鏈接實在是太高頻了,讓人感覺這是一個活生生的店,,每天都有食客更新照片,、更新菜譜、每天都有紅包,,你想忘記都難,,達到了品牌宣傳效果。 2. 建立了自己的私有流量池,,萬一去一次的話,,在群里搶當天的紅包,可以省幾十塊錢,,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啊,,這樣進去的人又不舍得退群了!如果你有印象,,你就想起來,,由于拆遷等各種原因,很多老店你突然就找不到了,,如果當初有社群這個概念,,可能就是群里發(fā)個消息的事吧! 3. 一旦你要去消費,,直接在群里約位置,,晚上七點三人,老板會直接給你保留位置,,并且提前半小時通知你,,你看,這簡直就是VIP服務嘛,!
看了燒烤店老板的做法,你肯定會說,,這些招其實我們也會玩??!沒錯,可是,,為什么他可以這么干,,而你照著這些套路去做就不行呢? 老板親自運營,,千萬不要抱著玩玩的心態(tài)這個社群是這個老板親自來運營的,,他每天的工作一半是店里的工作,另一半就是社群的運營和維護,,由老板親自去推動和執(zhí)行這個項目,,是完全可以保障的,比如折扣,、贈品,、推新,很多時候就是一拍腦袋的事,,不一定想的很清楚,。如果上面的工作交給店里的服務員半吊子去干,估計早就涼涼了吧,! 所以,,你們的社群究竟是什么級別的武器,?足夠上升到戰(zhàn)略層面嗎,?幾個微信群就敢說戰(zhàn)略武器?你一定很詫異,!親,,這可是私域流量啊,!這和你在百度,、頭條、朋友圈投廣告的性質是一樣的,。難道不足以引起B(yǎng)OSS的重視嗎,? 我的建議是,由于社群的特殊性,,所以在搞社群的時候,,務必別抱著玩玩的心態(tài),否則最終都不了了之,,要搞就好好搞,。 菜品好,是社群成功的基礎這幾乎是人人都知道的廢話了,,如果這家店的燒烤口味達不到平均水平,,我估計我當天就退群了吧,,畢竟吃貨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但問題的關鍵就在于,,總有人異想天開的想通過高超的運營手段去彌補產(chǎn)品的不足,,這種創(chuàng)業(yè)者在這個圈子里太多了,比如黃太吉,。 舉個小例子:
高頻次的觸達且能落地餐飲本身就是高頻次的消費,因此社群使得每一次觸達都有可能落地,,這就是這個社群運營的討巧之處,。假如你運營的是某品牌手機粉絲社群,一年可能就開2次開布會,,發(fā)4款新手機,,看起來社群性質是一模一樣的,那你有什么辦法來解決低頻次的觸達問題呢,? 其實解決手段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多樣化落地,既然不能每次都在產(chǎn)品,,那么有沒有可能是線下活動,、CEO面基會、粉絲節(jié)呢,?當然,,這些又回到了上面第1個問題,你能否當成戰(zhàn)略級去運營社群這個武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