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六大家王鑒簡介: 王鑒(1598-1677)清代著名畫家。字元照,,一字圓照,,號湘碧,又號香庵主,。江蘇太倉人,。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舉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又叫“王廉州”,。王世貞孫。家藏古今名跡甚多,,摹古工力很深,,筆法非凡。為“清初六家”之一,。擅長山水,,遠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黃公望,。運筆出鋒,用墨濃潤,,樹木叢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靈,,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長。間作青綠重色,,亦能妍麗融洽,。其代表作有《長松仙館圖》、《仿巨然山水》,、《仿王蒙秋山圖》等。著作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畫跋》等,。其傳世畫跡有《虞山十景圖》、《夢境圖》等,。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乏獨創(chuàng),,并具有濃厚的復(fù)古思想與形式主義畫風(fēng),。其著述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畫跋》,。
長松仙館圖 紙本設(shè)色 1667年作 縱138.2厘米橫 54.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清初六大家王鑒《長松仙館圖》賞析: 款識:丁未清和,,仿叔明的長松仙館圖,奉?;阝帜晡涛迨醵?。王鑑。鈐?。河晷慢S,、圓照(朱文)、染香庵主(白文) 此圖仿王蒙名作《長松仙館圖》,,是為好友尤侗五十歲生日畫的,,筆法全學(xué)王蒙,構(gòu)景幽深,。筆墨蒼莽淹潤,,大勝其晚歲一般尖秀用筆的作品,是畫家晚年的杰出作品,。丁未為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作者時年七十歲。上款“悔庵”為尤侗,,字同人,,號悔庵,江蘇蘇州人,。順治五年拔貢,,薦鴻博,授檢討,,官侍讀,,善法書?!岸∥础蹦昵∈怯榷蔽迨畾q,。
夢境圖 立軸 設(shè)色紙本 1656年作 故宮博物院藏 清初六大家王鑒《夢境圖》賞析: 畫上方作者長題一則,稱此圖所繪的是一日夢中所見景物,,款“丙申夏六月哉生明王鑒識”,。鈐“弇山堂”、“玄照”朱文印,,“王鑒之印”,、“玄照”白文印。按丙申為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作者時年59歲。畫面上湖水一泓,,清波浩渺,,兩岸秀峰對峙,近山的老樹雜木叢生,,叉枒錯落,,一個孤亭依山傍水而立。蕉林翠竹中,,數(shù)間書舍隱現(xiàn),,環(huán)境清靜幽美。一高士窗前凝思,。湖面上,,有漁翁蕩小舟垂綸。曲橋臥波,,連接兩岸,。
仿王蒙秋山圖 清初六大家王鑒《仿王蒙秋山圖》賞析: 圖中的楓樹經(jīng)過秋霜,顯得更加紅酣耀眼,,聳直的立在山巖之上,;巖豁之間有座梵宇,,還有石樑跨在澗水上面。本畫的構(gòu)圖呈現(xiàn)「S」型,,從畫幅的左下向右上延伸的山勢,,到畫中間的瀑布便轉(zhuǎn)為左斜上,具有動感,。 秋山圖 立軸 紙本設(shè)色 1637年作 上海博物館藏 清初六大家王鑒《 秋山圖》賞析: 款識:秋山圖,,丁丑夏日仿梅道人筆意。瑯玡王鑒,。十年蹤跡任飄蓬,,不向丹青問拙工;今日閑空重把玩,,畫中猶作故人逢,。戊子夏六月,湘碧鑒重識,。鈐?。簭m山堂(朱長方)、王鑒(朱方),、玄照氏(白方)、玄照(朱方) 題跋:玄照畫道獨步海內(nèi),,展作紛紛,,不妄魚目混珠之嘆。昔人題名跡謂:如岳陽樓親見洞賓,,覺無開畫本都不類,;余于此圖亦云然。王時敏題,。鈐?。和鯐r敏印(白方) 畢缽羅峰迥入霄,,不逢猿鳥不通樵,;誰施橫木如飛樓,半月仙人一換橋,。玄照司寇此圖極得梅沙彌畫脈,,而布構(gòu)極奇。眉公題,。 畫家惟元人以趣勝,,然大家的淵源多出白董巨,吾家玄照在此道中慧心巧骨,,一往遂登作壇,。此幀雖仿梅道人,,而墨氣的級法妙得董巨三昧,蓋直溯梅所往來,。予不知畫理,,而所見頗不少,妄謂目前當(dāng)推為第一手,,具只眼者定不以予士一口為私也,。丁丑秋日閑仲甫士驟題。 仿董北苑筆意 紙本水墨 1655年作 清初六大家王鑒《仿董北苑筆意》賞析: 王鑒出生在書香門第,,是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貞曾孫,,家藏古代名跡甚多。王鑒早年曾得到董其昌親授,,自幼遍臨宋,、元名家墨跡,摹古功力深厚,。這幅《山水清音圖》,,就是在臨摹古畫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的,有他自己的特色,??v觀全圖,坡岸堆砌,、層迭向上,,遠處山體高聳,峭壁懸崖,,氣勢壯觀,。山上林木蔥蘢、茂盛,,清氣襲人,。遠處山澗,瀑布飛流直下,,瀉入溪中,。景物的布置繁而不塞、雜而不亂,,可謂層次分明,、經(jīng)營有序。由于山石多以淡墨皴染,,然又用焦墨反復(fù)積加,,所以畫面顯得渾厚而壯觀。山石用筆含蓄而內(nèi)斂,,絲毫沒有外露痕跡,,皴法細密,、墨色濃郁,再加之少量的青墨暈染,,使畫面達到了剛勁和柔美,、雄渾與雅秀的統(tǒng)一。王鑒的畫作大多題“仿”古人,,如“仿北苑”,、“仿令穰”、“仿雪松”,、“仿江貫道”,、“仿董源”、“仿巨然”等,。但他的“仿”并不是簡單地模仿古人的筆墨技巧,、構(gòu)圖布局,而是重在體味,、吸收,、融會前人的筆墨結(jié)構(gòu),以形成自己的山水畫語言,。此圖便是畫家以模仿董源的筆意為主,,又融合巨然、黃公望蕭散,、恬淡的風(fēng)格繪制而成的,。在用筆上中鋒為主,輔之以偏鋒,,行筆穩(wěn)健,不急不燥,,緩緩而來,,自有一番愜意。勾勒皴擦,、暈染點綴皆從容為之,,濃淡相融,復(fù)染復(fù)擦,,顯得雄渾靈秀,。更為奇妙的是那些枯筆線條也絲毫不見火氣,倒是顯出一片清潤,、明潔,,有一股清雅的書卷氣。是王鑒晚年的精心之作,。 仿北苑山水 立軸 水墨紙本 1660年作 清初六大家王鑒《仿北苑山水》賞析: 題識:庚子小春,,仿北苑筆似我建老宗臺大詞壇笑政,,弟鑒。鈐?。簣A照 本幅是王鑒畫于庚子(1660年)小春的一件重要應(yīng)酬之作品,,為贈送給“建老宗臺大詞壇”的。時年王鑒62歲,,圖中專用董源,、巨然的畫法,寓沉郁于清逸中,,發(fā)婀娜于剛勁之外,,一點一畫,無不以經(jīng)營慘淡而出之,??b密秀潤,嫵媚明朗,,綜合了沈周,、文征明清潤明潔畫風(fēng),清雅書卷氣躍然紙上,。王鑒在董巨功力最深,,渾厚樸茂,為香光,、煙客所不如,。子久仲圭皆出于董巨,故玄照于黃吳尤神合,。畫中松巒疊翠,,筆墨精妙,沉厚秀逸,,剛?cè)岵?,巧拙兼施,生熟并用,,平淡絢爛,,具羅筆端。
危石青松圖 立軸 辛丑(1661年)作 清初六大家王鑒《 危石青松圖》賞析: 款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辛丑九秋,寫似佩宜詞光,。王鑒,。鈐印:王鑒之印,、染香庵 這幅《危石青松圖》軸款識所題詩句,,取自唐王維后期詩《過香積寺》中的頸聯(lián),,全詩是: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此詩描寫的是王維在尋訪長安郊外的香積寺途中所見,,遠離塵囂的詩人儼然已經(jīng)入定,克制住七情六欲也消除了俗世的煩惱,。王維的詩素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著稱。這一聯(lián)的詩因色澤鮮明,,自古至今常入的畫圖,,董其昌也有同題的畫。此圖畫題的原意,,流泉被山石阻擋,,其聲響幽咽清晰可聞,烘托出這里人煙罕至之靜謐,。一抹余暉在這松色的過濾和折射下也變得冷了,,越顯得山谷的幽深。一個“冷”字道出了作者的出世之念,,沒有炎涼寵辱的縈懷,,只有士大夫退而獨善其身之潔身自好情懷。這是一件仿董北苑風(fēng)格的作品,,董源在五代南唐時任北苑副使,,世稱董北苑。他開創(chuàng)了五代十國的江南山水畫派,。不以主干的線條刻畫山勢,,而以無數(shù)苔點和細密皴線來表現(xiàn),,以平淡天真取勝,,故“近視不類物象,遠視則景物粲然,?!蓖蹊b此作即以皴線為峰而顯秀潤,墨點為木而顯得豐茂,。畫取縱深式構(gòu)圖,,遠景白云環(huán)抱遠峰,,中景青山疏林,有流泉從欹亂的山石間哽咽流出,,形成斗折蛇形勢,,近景則因受阻遏分流的泉水匯為一片,畫面大片留白,,最醒目的是幾株青松高直偉岸,,松針細細。全圖用筆圓潤,,所畫奇石沖然,,蒿草叢生,林木經(jīng)墨色濃淡參差點染,,顯得郁郁蒼蒼,,突出了詩意那不食人間煙火的“咽”與“冷”。 仿黃子久山水 立軸 紙本 1671年作 清初六大家王鑒《仿黃子久山水》賞析: 款識:山水未深魚鳥少,,此生還擬再移居,。只應(yīng)三竺溪流上,獨木為橋小結(jié)廬,。辛亥長至前一日,,仿子久筆,似天彩道社兄,。王鑒,。鈐印:瑯邪,、鑒,、弇山后人 元代四大家風(fēng)格各殊,其源流皆出自董巨,。王鑒擅山水,,于董巨有很深的造詣,追摹董源,、巨然,,擬仿宋元諸家,近以董其昌為師,,多臨仿之作,,善于青綠設(shè)色,皴染兼長,,自謂“皴擦無自撰之筆”,。風(fēng)格華潤,樹木叢郁,山壑深邃,。間作青綠重色,,亦雅致有余,而有自家風(fēng)貌,。王鑒一生以黃公望山水畫法入手,,黃公望存世之作,無一筆不從董巨中來,,幽微淡遠,,不染一絲畫院習(xí)氣,可謂元代第一家,。王鑒學(xué)黃而不拘泥于黃,,謹嚴中富于變化,即在摹古中求變化,,注重筆墨之美,,以取法自然為上。 此圖是王鑒為友人移居而作的,,遠山暮靄,,層層疊疊,近處是雜樹,,小橋流水,,山間叢林茂密,點綴村舍,、茅亭,,水中有漁舟垂釣。山與水的布置疏密得當(dāng),,層次分明,。筆墨簡約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筆頓挫轉(zhuǎn)折,,隨意而似天成,。繪畫全仿子久,而用筆皴法仍師董源,,有董巨之功力,,又有子久之逸韻,瓶盤釵釧镕為一金,,即使黃公望復(fù)生,,神妙亦不過如此,稱得上是當(dāng)時畫壇的絕藝,,可謂珠玉在側(cè),。在四王中,王鑒比王時敏學(xué)習(xí)的范圍更廣泛,,宋元名家涉獵廣泛,;而且王鑒摹古能力之深,可比古人相比肩,,所以他的作品就更能在畫面上呈現(xiàn)出一種渾厚華滋的感覺,。
江山雨后圖 立軸 水墨紙本 1676年作 清初六大家王鑒《江山雨后圖》賞析: 款識:萬壑松濤碧欲流,石床冰簟冷于秋,。捲簾飛瀑三千丈,,恰對吾家竹里樓。丙辰清和,,倣梅道人筆,。王鑒。鈐?。和蹊b之印,、湘碧、瑯琊 題跋:弇州文字廉州畫,,化作江南雨后山,。玄照郡伯為弇州嫡孫。弱冠時師侍董文敏,。其畫學(xué)淵邃,,筆法深厚蒼渾,有咫尺千里之勢,。一樹一石悉有原本,。而以靈秀之筆出之,故氣韻生動,,超軼前人,,即白石翁猶遜一籌也。西蘆的老人王時敏題,。 王鑒摹古工力極深,,筆法非凡,擅長山水,。他著力揣摩董源,、巨然、吳鎮(zhèn),、黃公望等諸位前輩大家的筆意,,仿古吸收并轉(zhuǎn)化古人筆墨結(jié)構(gòu),,形成自己豐富的山水畫語言。王鑒畫的坡石取法于黃公望,,點苔學(xué)吳鎮(zhèn),,用墨學(xué)倪瓚。尤其是其青綠設(shè)色山水畫,,縝密秀潤,,嫵媚明朗,,綜合了沈周、文徵明清潤明潔的畫風(fēng),清雅的書卷之氣躍然紙上,,歷來被后人所稱道,。 此《江山雨后圖》便是他融各家之長的杰作,。畫面的主體是蒼山遠岫,、流水古木。畫作下方江岸坡陀,,古樹成蔭,,對岸的山峰高聳入云,山下點綴村舍樓榭,。遠處群山連綿,,薄霧中隱現(xiàn)小橋農(nóng)家。整幅畫平遠,、高遠,、深遠兼具,布局疏朗,,層次分明,,樹下、岸邊的溪石,,虛實得當(dāng),。可見,,畫家在經(jīng)營畫面上具有高超的駕馭能力,。細密的皴法、渾厚的苔點,,沉郁的墨色,,畫出了雨后山川清新而濕潤的感覺。文人儒雅清逸之氣躍然紙上,,正如《桐蔭論畫》評王鑒畫:“一種書卷之氣,,盎然紙墨間,洵為后學(xué)津梁,?!?/p> 相關(guān)文章:清初“四王”之首王時敏作品賞析
|
|
來自: LiudaLee > 《繪畫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