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春節(jié)馬上就要來臨了,,說到春節(jié),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對聯(lián),,也就是對對子。 對聯(lián)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又稱楹聯(lián)或?qū)ψ?,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lián)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diào),,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說起對聯(lián),,讓我想起了解縉,。 說起解縉,我想沒人知道的,,他是明朝最著名的才子之一,,擁有眾多的標簽,放到現(xiàn)在絕對是網(wǎng)紅中的網(wǎng)紅,。 他是公認的少年神童。 解縉出身于書香門第,,自幼穎敏絕倫,,過目不忘。據(jù)《明通鑒》中記載,,他5歲的時候,,父親教給他的書,他就能應(yīng)口成誦,。曾以《小二何所愛》為題作詩,,對仗工整,較之于大人而言,,毫不遜色,。解縉的“神童”之稱,可以說是名至實歸,;10歲的時候,,能日涌數(shù)千言,,而且終身不忘,,過目不忘,;12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盡讀《四書》《五經(jīng)》,,貫穿其義理,。 后來洪武二十年,,解縉第一次參加江西省鄉(xiāng)試,,就一舉奪得第一名,人稱“解解元”,。第二年赴京參加會試,,列為第七名,經(jīng)殿試,,被錄為二甲進士,。 他是典型的文藝才子。 他一生博學多才,,號稱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深受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代皇帝青睞,。尤其是得到明成祖朱棣的信任,將編撰《永樂大典》的任務(wù)交給了解縉,。除此之外,,解縉一生還著有《白云稿》《東山集》《太平奏疏》《丁丑封事》《文毅集》《春雨雜述》《天潢玉牒》等等。其學術(shù)能力可見一斑,。 解縉后來被人稱之為“義節(jié)千秋壯,,文章百代尊”,而且解縉在書法造詣上的成就也很高,。 當然,,解縉最為后人津津樂道、震古爍今的是他的對子水平,,堪稱千古少有,。 據(jù)說解縉9歲那年,,當時還在讀書的他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不凡的對子水平,。老師帶他去江中洗澡,老師脫下衣服掛在樹叉上,,隨口出對:千年古樹當衣架,。 對子就是這樣,,隨口拈來,解縉也當然不讓,,望著滾滾江水,,脫口而出:萬里長江作浴盆。 對仗工整,,果然不凡,。 還有一次,解縉的父親與朋友下棋,,下著下著,,父親的朋友突然仰望高空,興致來了,,說出一上聯(lián)叫解縉的父親對下聯(lián),,上聯(lián)是: 天當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結(jié)果解縉的父親,,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而這時在旁觀棋的解縉接口對道:地作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哈哈,果然厲害,。 還有一個故事,,當時有個秀才聽說解縉很厲害,他要去找解縉對對子,,因為此秀才也覺得自己很厲害,,只要能夠打敗解縉,他就出名,,于是他出一上聯(lián)讓解縉來對下聯(lián),,上聯(lián)是:馬過木橋蹄打鼓。 誰知解縉不假思索吟出下聯(lián):雞啄銅盆嘴敲鑼,。 秀才無話可說,。 還有一次,解縉被朱棣召見,。朱棣對解縉說:“你知道宮中夜來有喜事嗎,?你可作一首詩來?!?/p> 解縉當即說:“君王昨夜降金龍,。” 朱棣說:“是女兒?!?/p> 解縉又改口說:“化作嫦娥下九重,。” 朱棣說:“已經(jīng)死了,?!?/p> 解縉巧言以對說:“料是世間留不住?!?/p> 朱棣說:“已經(jīng)把她投到水里了,。” 這有何難,,解縉又說:“翻身跳入水晶宮,。” 朱棣本來打算用詭辯的話難住他,,等聽到這詩,,深深嘆服解縉的才思敏捷。 總之,,解縉是個對對子的高手,,水平之精堪稱千古第一“對聯(lián)達人”。但一生恃才傲物的解大才子,,也有對不出來的,。 有一天,解縉同朋友一起游玩三塔寺,,朋友看到三塔寺的景色后,,靈感迸發(fā),興致大增,,想到一個上聯(lián),,于是便想跟解縉切磋切磋,說:“解兄,,我剛才想到一上聯(lián),,不知解兄有沒有興趣對下聯(lián)?” 對對子這件事,,解縉自然高興,,爽快說:“盡管說來!” 朋友說出上聯(lián):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誰知,解縉張嘴就對:“北京京北,五層山上五層臺,,臺、臺……”可惜對到一半對不下去了,,因為上聯(lián)是“三座塔”,,后面恰好跟了三個“塔”字。而“五層臺”后面則要跟五個“臺”字,,這樣字數(shù)就對不上了,,下聯(lián)也對“三”又不合語法。 總之,,解縉到死也沒能想出下聯(lián),,而解縉之后,更是有無數(shù)的文人才子都曾試對下聯(lián),,但幾百年來,,沒有一個可以拿得出手的。有朋友斗膽一試的嗎,? |
|
來自: 柳家李紅 > 《形色百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