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翼龍曾比人還多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根據(jù)自治區(qū)區(qū)政府的統(tǒng)計,,由于經濟的發(fā)展,,新疆的人口在進入21世紀之后呈現(xiàn)爆發(fā)性增長,從2000年的1849萬迅速增加到2017年的2445萬人,,十幾年間增加了32%,。人口的增長必然帶來資源的緊張,很多人難免為此憂心忡忡,。 然而,,這時候卻有個人跑出來告訴你——這點兒人口不算啥,當年新疆的翼龍比這個數(shù)兒多多了,。那你多半會以為這位是喝多了,。 ▲ 翼龍,,是恐龍的近親,,中生代會飛的神秘爬行動物,與恐龍一同在白堊紀末期滅絕 而我在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的汪筱林研究員談起新疆的古生物,,不一會兒就得到了這樣一個“龍比人多”的印象——確切地說,,當年哈密的翼龍,恐怕比今天新疆的人口都要多幾倍,。 “那里的翼龍化石實在太豐富了,,每一平方米至少有一具個體,。”說起哈密翼龍來,,汪筱林研究員忍不住感嘆,,十幾年野外考察生涯使他的皮膚接近了橄欖色,在這一瞬間卻現(xiàn)出了激動的紅潤,。 古生物復原畫家趙闖描繪下的哈密翼龍(Hamipterus tianshanensis),是一種近乎無尾,,口中生滿利齒,,兩翼展開達三米多的空中龐然大物,它們生活在一億兩千萬年前的新疆哈密盆地,,在2005年被汪筱林的導師邱占祥院士在尋找巨犀化石時發(fā)現(xiàn),,此后,汪筱林帶隊對其進行了十多年的連續(xù)考察,,如今,它已經成了國際翼龍研究的一個傳奇,。 我們是在《北京青年報》“青睞”團隊組織的答謝會上談起哈密翼龍的,,起因是我對汪筱林說起,當年曾有某個無聊的老外偽造過南北戰(zhàn)爭期間美國陸軍獵獲翼龍的照片,。 ▲ 這種玩意兒在真正的專家面前當然不值一提 不過,因為這個緣故,,汪筱林便問我是不是對這種神秘的動物有所了解,。我說早年聽說過新疆的烏爾禾翼龍——您,是不是研究它的,? ▲ 烏爾禾翼龍出自新疆準噶爾盆地,是中國古動物館的標志性展品,,很多人都有印象 汪筱林果然去過烏爾禾,,那是個古老的恐龍和翼龍化石分布區(qū),依然有豐富的遺存,,而他近年來是活動在新疆東部的哈密,,那里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更加豐富,典型的便是哈密翼龍,。 這是一種富有魅力的動物,。 ▲ 哈密翼龍頭骨化石,,鑲滿利齒的頜骨上方有風帆形狀的縱向骨片 ▲ 顯示其活著的時候頭部應有漂亮的冠飾,,雄性較大,雌性較小 ▲ 哈密翼龍頭部復原圖,,雖然很多科學家認為翼龍應該是溫血有毛的,但哈密翼龍化石至今還沒有顯示出它帶有毛發(fā) 至于這種頭飾的用處,,至今仍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它可能是類似蝙蝠的超聲波系統(tǒng),幫助翼龍進行導航,,有的認為這是翼龍飛行時的方向舵,,不過更多的學者認為它和雞冠子一樣,應該是一種用于區(qū)別兩性的器官,。 想來這是有道理的,,您想,尋找伴侶的翼龍如果飛了好久,,追上對方才發(fā)現(xiàn)是同性,,將是多么掃興的事情?有了不同的頭飾,,就可以大大減少這種誤會了,。 談到哈密翼龍,汪筱林恐怕是沒法控制自己不激動——在哈密翼龍蛋發(fā)現(xiàn)之前,,全世界發(fā)現(xiàn)的翼龍蛋化石只有五六枚,,而汪筱林團隊發(fā)現(xiàn)的一組三塊化石沉積巖中,便有翼龍蛋化石二百多枚,,其中還有不少是胚胎,! ▲ 這組化石堆積中化石之豐富令人昨舌 而根據(jù)汪筱林的說法,,這不過是對出露地標的翼龍化石堆積進行搶救性發(fā)掘時獲得的,,當?shù)厥茄诺さ孛玻侥抢飼r很快便發(fā)現(xiàn)雅丹沉積層中到處是破碎的翼龍化石,。 而當?shù)負碛胸S富化石遺存的地區(qū)面積十分廣闊,,堪稱翼龍的超大規(guī)模墳場。按照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化石密度推斷,,目前挖掘考察的巖層中,,很可能會有七千萬頭左右的翼龍埋骨其中,而這樣的巖層,,在當?shù)赜卸鄬樱?/strong> 這是一個令人恐怖的數(shù)字,讓我內心充滿了疑問——新疆今天支持兩千多萬人口,,在水源和資源方面都要精心調度,,一頭翼龍個子比人還大,,還是肉食,它們怎么能在當年的新疆生存下來,?要知道,,就算多個地層可算分屬不同時代,生活在一個時代的翼龍也有七千萬頭呢,!它們吃什么,?而且,這七千萬頭翼龍,,又怎么可能都變成化石呢,? 要知道,在生物界,,最難以形成化石的便是空中飛的動物,。它們的生活常態(tài)是飛翔,遇到敵害可以升空躲避,,哪怕碰上地震海嘯也可以逃命,,所以比海陸棲息動物形成化石的機會相對較少。 同時,,它們?yōu)榱孙w翔骨骼普遍又輕又細,,大多數(shù)還是中空結構,很難保存并形成化石,。所以,無論翼龍還是鳥類,,甚至蜻蜓蝴蝶的化石,,都是十分稀少的。 ▲ 不要說化石了,,就是現(xiàn)實中存在的鳥類,有位藏族音樂家為了獲得一支野生鷹骨制作的笛子,,也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幾乎沒有人看到過死去的鷹,,又從哪兒去獲得鷹骨呢? 那么,,這次一下子出現(xiàn)幾千萬頭翼龍的化石,,又是怎么回事兒? 對我這些疑問,,汪筱林一一給與了解答,。 原來,,一億兩千萬年前的新疆,,可不是今天的半干旱地區(qū),。那時這里有巨大的淡水湖,水生動物資源豐富,,無數(shù)翼龍便棲息在大湖的湖邊,,它們在空中比鳥群都要密集。 這樣的大湖可以有幾千平方公里甚至上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算起來,,每平方公里只有上千的翼龍,應該可以滿足它們的生活需要,。 由于沒有天敵,,食物又豐富,在哈密的大湖周圍聚集幾千萬頭翼龍實在是不足為奇的事情,。 這一點我認為是合理的,,翼展3.7米的皇家信天翁體重只有十幾斤,而主要依靠滑翔飛行的翼龍由于不需要信天翁那樣多的飛行用肌肉,,體重可能還要少,,作為爬行動物,其新陳代謝也比哺乳動物和鳥類要低,,它們所需要的食物并不像最初看起來那么多,。 至于它們?yōu)楹巫詈髸患性趲资椒焦锏姆秶鷥炔⑿纬苫趔懔终J為這是當時發(fā)生了巨大的自然災難,。 ▲ 我國遼西地區(qū)曾發(fā)現(xiàn)密集的鳥類化石,據(jù)信其原因便是自然災難——當時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火山爆發(fā),,熾熱有毒的氣體追逐著逃亡的鳥類,,使其死亡墜落,并被火山灰迅速覆蓋,,最終形成化石 哈密翼龍遇到的自然災難與遼西鳥群似乎不同,。汪筱林的團隊注意到,盡管在哈密有著豐富的翼龍化石,,但卻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完整的翼龍骨架,,這說明翼龍在形成化石時都是破碎的,死狀十分慘烈,。 但是,,盡管翼龍骨骼脆弱,但發(fā)現(xiàn)的分散骨骼卻保存得比較完好,,很少折裂和缺損,,這提示我們?yōu)碾y的暴力性又有一定限度。 罪魁禍首,,很可能是類似特大龍卷風的超級規(guī)模湖上風暴,。 劇烈的風暴把大湖周邊空中,,地面的翼龍連同其筑巢區(qū)的蛋一同卷起。翼龍在風暴中死亡,,尸體分解,,帶著皮肉的殘骸被帶到湖岸邊這片地區(qū),便集中拋灑沉積下來,,形成了我們所見的化石密集區(qū),。 ▲ 不大的一塊沉積巖上,,便至少有三個翼龍頭骨,,以及各種分散但完整的翼龍骨骼 從科學的角度,汪筱林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翼龍被認為是操縱氣流的高手,,善于利用巨大的皮膜翼在上升氣流中滑翔,,這說明它的生存區(qū)本來便應該是風能較多的地方。 但是,,它的身體結構不能承受太大的風暴,,其尺寸又使其難以尋找到避風的場所,所以,,遇到巨大風暴時只能束手待斃,。翼龍化石堆積在不同沉積層,大概就是連續(xù)發(fā)生幾次風暴的證據(jù)了,。 無論這些翼龍是怎樣形成化石的,,但“翼龍曾經在新疆比人還多”的確吸引了世界科學界的目光。 ▲ 國際間對哈密翼龍的分析和關注 寫這篇文章,,一方面是為汪筱林和他的團隊自豪,希望更多朋友知道他們?yōu)橹袊蒲械呢暙I,,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更多的朋友關注翼龍這種奇妙的動物,,探索它們的生存和滅亡過程,,或許這比福爾摩斯或者柯南的故事還要更精彩。 ▲ 向汪筱林和他的團隊致敬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