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處” 金文的“處”字,像一個人坐在凳上之形,;或從虎頭作為聲符,,表示這個字的讀音?!疤帯钡谋玖x為坐,,引申為居停、居住之義,,又指跟別人一起生活,、交往。現(xiàn)在的“處”字,,則多用為處置,、辦理之義。
“氽”,、“汆”和“糴” “氽”,、“汆”和“糴”字形十分相近,又不常用,,所以極容易混淆,;其中的“氽”和“汆”簡直像雙胞胎那樣難以分辨。不過,,如果懂得它們都是會意字,,認真分析一下它們的“成字原理”,也就不難辨清了,。 “氽”字念tǔn ,,上面是“人”下面是“水”,合起來是人浮在水上,?!叭烁≡谒稀笔瞧〉囊环N情況,所以“氽”的本義是“漂浮”,,如木板在水上“氽”,、“尸體氽上來了”。又引申為“用油炸”(因為油炸食品時大多食物都浮在油面上),,如“氽油條”,、“氽蝦片”,、“油氽饅頭”、“油氽花生米”,。 “汆”字念cuān ,,上面是“入”,下面是“水”,。合起來表示“(把東西)放入(沸)水中”,?!百唷弊值某S昧x是一種“烹調(diào)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如“汆湯”、“汆丸子”,、“汆黃瓜片”,。 “糴”念dí ,上面是“入”,,下面是“米”,,合起來就是買進米?!懊住笨山璐Z食,所以“糴”泛指“買進(糧食)”,,如“糴米”、“糴麥子”,。跟“糴”相對的“糶tiào ”則是“賣出(糧食)”,。 最后,讓我們把上面的辨析編成口訣,以便記憶:人(rén )浮水上讀作tǔn ,,入(rù )水煮炸念作cuān ,,出米為tiào 入(rù )米dí ,拆字會意不難判,。(作者:文非)
漢代的“闕” 在河南南陽參觀醫(yī)圣祠,、張衡墓時,你會看到景觀的大門兩側(cè)建有如塔般高聳的建筑物,,它們的名字叫“闕”,。 在漢代的諸多建筑形式中,闕是比較獨特的一種,?!豆沤褡ⅰざ家亍纷⒃唬骸瓣I,觀也,。古每門豎兩觀于其前,,所以標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至此則思其所闕,故謂之闕,?!?/p> 據(jù)文獻記載,其最早建于春秋時期,,當時主要置于宮殿,、寺廟、城門前,,它既是宮殿的象征,,又是揭示政令和依托遠眺,以利防御的地方,。 闕,,一般以石、磚,、木建造,。到了漢代有較大的發(fā)展,從眾多南陽漢畫像石中可以看出,,既有單闕,,又有雙闕;有雙重檐的,,還有三重檐的,。當時不僅宮殿、寺廟,、城門前有闕,,而且貴族官僚的府宅前也都有闕?!逗鬂h書·百官志》注引蔡質(zhì)的《漢儀》說:王莽初為大司馬,,府門有闕。其時,,闕已成了表示官爵地位和功績的象征性建筑,,《白虎通義》曰:“門必有闕者何?闕者,,所以飾門,,別尊卑也?!标I的層數(shù)越多越高,,就表明主人的身份或地位越高,比主人地位低者來到闕前,,須下車,、下馬以示敬意,。
“秋”與“愁” 《說文解字·禾部》:“秋,谷熟也,?!闭f明秋的本義就是莊稼成熟。 莊稼成熟當然高興,,但成熟后的衰敗總不免讓人滋生某種悲涼的意識和感慨,。而秋后又常是戰(zhàn)爭的開始,五行中與秋對應的又是金,,象征著兵象的肅殺之氣,,古代處決犯人又多在秋天,再加上秋天特多的風雨,,“秋風秋雨愁煞人”,,所以《爾雅·釋詁四》就 說:“秋,,愁也,。” 與秋組合的詞語中,,既有表示喜慶的,,也有表示悲傷的。秋月雖好,,“秋風”“秋雨”卻讓人愁,;秋水雖好,“秋顏”“秋容”也讓人愁,;秋期雖好,,“秋審”“秋決”卻不愉快。此外如“秋閨”多為女子引起愁思的場所,,“秋士”多為遲暮不遇的男士,,“秋氣”、“秋意”,、“秋零”多指秋日凄清肅殺的景觀,,“秋姿”、“秋眉”,、“秋發(fā)”多指人的老態(tài),,“秋心”、“秋思”,、“秋怨”又多指秋日的悲愁心情,。秋的悲愁意識,常常掩蓋了秋的喜慶,,于是愁就成了秋的基調(diào),,成了秋的文化象征符號,。 (作者:陳璧耀)
說文解字:“實” 《說文解字》:“實,富也,?!苯鹞摹皩崱弊謴腻矎奶飶呢悾抑杏刑镉胸?,表示富有,。小篆“實”字從宀從貫,貫指錢幣,,故也有富足之意,。所以,實的本義為富足,、殷實,;又指財富、財物,;引申為指充滿,,與“空虛”相對;又指真實,,與“虛假”相對,。
說文解字:“貯” “貯”是“(貝寧)”的簡化字,“(貝寧)”是個會意字,。甲骨文的“(貝寧)”字,,像藏貝于箱柜之中,其本義為儲存,、收藏,。金文“(貝寧)”字形體發(fā)生訛變,變成貝在寧下,,小篆以后則貝在寧左,,于是“(貝寧)”就由原來的會意字變成了從貝寧聲的形聲字。
說文解字:“買” 古文字的“買”字,,從網(wǎng)從貝,,是用網(wǎng)取貝的意思?!柏悺笔枪糯呢泿?,可以用它來換取貨物。買即指收購,,是一種拿錢換取貨物的行為,,與“賣”相對。
說文解字:“嬰” 貝在古代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珍貴之物,除用作貨幣外,,婦女們還把它們串起來掛在脖子上作為裝飾,。“嬰”字從二貝在女上,,其本義即指戴在女人脖子上的串貝頸飾,。所以《說文解字》稱:“嬰,頸飾也,?!贝俗趾髞矶嘤脕碇赋跎呐ⅲ址褐赣淄?。 說文解字:“走” 金文的“走”字,,上面是一個甩開兩臂向前奔跑的人形,下面的“止”代表腳,,表示行動之意,。因此,“走”的本義為跑,、奔跑,,又指逃跑。古代跑步叫做“走”,,走路則稱為“行”,。近古時代,,“走”字才漸漸由跑步之義轉(zhuǎn)變成行走之義,。漢字中凡從“走”的字,大多與跑的動作有關(guān),,如趨,、赴、趕,、超,、趣等。
說文解字:“飲” 斯文人飲酒,,是先把酒斟入酒杯,,然后再慢飲細品。 而甲骨文的“飲”字,,則像一個人彎腰低頭,,伸著舌頭抱壇痛飲的樣子,可見古人飲酒也是豪興過人,?!帮嫛钡谋玖x指喝酒,后來才引申為指一般的喝,,如飲水,、飲茶等,。 說文解字:“聽” 甲骨文的“聽”字,從耳從口,,表示用耳來接受別人的言談,。“聽”的本義指用耳朵來感受聲音,,引申為聽從,、接受,又引申為決斷,、治理之義,。
說文解字:“歲” 甲骨文和早期金文中的“歲”字,像一把長柄斧鉞之形,,其上下兩點即表示斧刃上下尾端回曲中之透空處,。“歲”的本義是一種斧鉞,,借用為年歲之歲,,泛指時間、光陰,,所以金文“歲”字增加兩個止形(即步字),,表示日月變更、時光流逝的意思,。
說文解字:“望” “望”本是個會意字,。甲骨文的“望”,是一個站在一個高出地面的土墩上翹首遠看的形狀,;金文“望”字增加月表,,表示“舉頭望明月”的意思。因此,,“望”的本義為“仰觀”,、“遠看”;而登高遠望有等待之意,,故又可引申出“期望”,、“希盼”等義。小篆以后,,“望”字形體發(fā)生變化,,原來代表眼睛的“臣”被“亡”(表示讀音)所代替,“望”字即由會意字變成了形聲字,。
說文解字:“心” “心”的本義指心臟,,古文字的“心”字就很像一個心臟器官的形狀。心是人體器官的主宰,古人誤認為它是思維的器官,,所以心又是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稱,。心臟在人體的中央位置,,故心還有中央、中心之義,。凡從心和它的偏旁的字,,大都與人的思想、意念和感情有關(guān),,如志,、忠、性,、怕,、恭、忝等,。
說文解字:“即” 甲骨文,、金文的“即”字,左邊是一只高腳的豆(一種食器),,上面盛滿了食物,,右邊是一個跪坐的人形,像一個人準備進食的樣子,。它的本義是“就食”,。要就食必須走近食物,所以“即”字又有“走近”,、“靠近”之義,,如成語“若即若離”、“可望不可即”等,;后來又借用為副詞,有“馬上”,、“立刻”之意,。 說文解字:“豆” 豆是古代的一種食器,形似高足盤,,后多用于祭祀,。甲骨文、金文的“豆”字,,像一種上有盤下有高圈足的容器,,盤中一橫是指事符號,表示盤中所盛之物。豆作為一種容器,,又可用作一種容量單位,,如《左傳》:“齊舊四量:豆、區(qū)(ōu),、釜,、鐘;四升為豆,?!爆F(xiàn)在的“豆”字,多用為指豆類植物,,即“豆菽”之豆,。 說文解字:“則” 上古無紙,人們常常把一些重要的文書或法律條文刻鑄在鐘鼎一類的青銅器上,。甲骨文“則”字從鼎從刀,,表示用刀把文字刻在銅器身上的意思。小篆“則”字的鼎形簡化訛變成貝,,從貝從刀,,則無從會意。由于銅器上刻的文字多為法律條文,,故“則”字含有法則,,規(guī)則的意思;引申為指法典,、規(guī)章,、模范、榜樣等,?!皠t”字還可用作動詞,有效法的意思,。
說文解字:“富” 金文的“富”字,,像房屋中一只酒壇子的形狀,屋中有酒表示富有,。所以“富”字的本義為富有,,即財物豐饒的意思,與“貧”相對,;又指財物,、財富;引申為充裕,、豐饒之義,。
說文解字:“配” 金文的“配”字,,像一個人蹲在酒壇邊上,表示向酒中兌水或添加香料的意思,。其本義當指調(diào)酒,。配即調(diào)配,指把不同的東西調(diào)和或湊在一起,。因此,,“配”字還有湊合、匹對的意思,。如男女兩性結(jié)合,,就叫做婚配。
說文解字:“酉” 甲骨文,、金文的“酉”字,,像一個酒壇子的形狀,它的本義當指酒壇或酒壺,。此字后來借用為干支名,,為地支中的第十位。在漢字中凡從“酉”的字大都與酒有關(guān),,如酣,、醉、釀,、酌,、配等。
說文解字:“祭” “祭”是一個會意字,,像人手持肉塊供放到祭桌上,,表示以酒肉祭祀和供奉神、祖的意思,?!凹馈痹诤蟠蔀橐环N對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儀式,,如祭奠,、公祭等。此外,,“祭”字還可用作姓氏,。不過用作姓氏的祭字不讀jì(音記),而應該讀作zhài(音債),。
說文解字:“示” 古人迷信鬼神,凡事都要請求神靈的指導和保佑,,所以有關(guān)祭祀鬼神的活動特別多,。甲骨文的“示”字,,像一橫一豎兩石塊搭成的石桌,桌石上可以供放祭品,,用以拜祭祖先或鬼神,,其本義指供放祭品的石桌,也即所謂的“靈石”,。因此,,凡以“示”為偏旁的字,如福,、祭,、祝等,均與祭祀神,、祖有關(guān),。拜祭祖先神靈,一般是有事相告以求庇佑,,所以“示”字又有“以事相告”之義,,引申為顯示、表示,,即給人看的意思,,如示威(顯示威風或尊嚴),、示弱(表示比別人力量小)、指示等。
說文解字:“?!?/font> 甲骨文的“福”字,,像雙手捧酒樽往祭桌上進奉酒食之狀,,表示以酒祭神以求降福,引申為指神靈所降賜的“福氣”,。古代稱富貴壽考等為“?!保纭渡袝ず榉丁罚骸拔甯#阂辉粔?,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又引申為指一般的幸福,、好運氣,,與“禍”的意義相對,如《老子》:“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災禍中蘊含著好運,幸福里隱藏著災禍,。)
說文解字:“凡” “凡”是“盤”字的初音,。盤是一種侈口淺腹圈足的器具,甲骨文,、金文的“凡”字即像其形,。所以,“凡”的本義即指盤子,。此字后來多用為大概,、要括等義,又用為世俗,、凡庸之義,,其本義則為“盤”字所取代。
說文解字:“盤” “盤”是古代盛水或食物的淺底器皿,,多為圓形,。甲骨文的“盤”字,像人手持匕向一圈足的器皿中舀取食物之形,。金文“盤”字的器形訛變成“舟”,,字變?yōu)椤鞍恪保换蚣印懊蟆北硎舅瞧髅?;或加“金”,,表示它是由金屬銅制成。小篆的“盤”字從“木”,,則表示它是用木制成,。“盤”字除作為器名,,還可用作旋轉(zhuǎn),、纏繞、盤問,、盤算等義,。
說文解字:“君” “君”字從尹從口。甲骨文的“尹”字,,表示一人手持指揮棒指揮別人做事,;尹下加口,表示能對官吏發(fā)號施令,。以此會意,,“君”即指統(tǒng)治人民的一國之主,后來又引申為對人的尊稱,,如嚴君,、家君,、夫君等,。君還可用作動詞,,有統(tǒng)治、主審的意思,。
說文解字:“卜”: 古人迷信鬼神,,凡事必先占卜,以斷吉兇,。所謂“卜”,,是用火艾灼燒龜殼使之出現(xiàn)裂紋,然后根據(jù)這些裂紋(又稱兆紋)的方向和特點來預測吉兇,。古文字的“卜”字,,正像這種兆紋的形狀,所以“卜”是個象形字,。又“卜”字的讀音bǔ,,是模仿龜甲爆裂的聲音,故它又是一個象聲字,。卜由占卜之義,,可以引申為預測、估量,、選擇等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