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骨遠端骨折? 1.股骨髁上骨折指距股骨最遠端的9-15 cm范圍內的骨折,,股骨髁骨折指股骨最遠端9cm內的骨折,。
2.約占股骨骨折的7%,其中開放性骨折占5%~10%
股骨遠端骨折自遠向近觀察呈現梯型 A. 從前向后置入螺釘固定股骨后髁骨折時,,螺釘應平行于內外側髁的傾斜面
B-C. 固定股骨髁間骨折時,,靠近前表面的螺釘,應自外上向內下傾斜10°,;自外向內置入螺釘時,,需要透視監(jiān)視時,應當向內傾斜透視機25°,,于內側面平行。 幾乎所有的股骨遠端骨折都應手術治療
手術目的: 股骨遠端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Tips|股骨遠端手術入路的選擇:
大多數手術可通過股骨遠端外側入路完成 如果采取LISS等固定方式,,可以選擇微創(chuàng)入路 若關節(jié)面較為復雜,,需要更好地顯露關節(jié)面,可以選擇旁髕腱入路 如果存在內側后髁的冠狀面骨折,或內側干骺端需要放置支撐鋼板,,可以聯(lián)合內側入路,。
股骨遠端外側入路
A. 皮膚切口投影,自股骨軸線跨越股骨髁,,轉向脛骨結節(jié) B. 沿皮膚切口,,按纖維行走方向切開髂脛束 C.在外側肌間隔前方切開筋膜,向前拉開股外側肌,,注意結扎穿支動脈 D.切開外側的關節(jié)囊(在股骨外側髁前1/3處),,可以顯露出關節(jié)面 股骨遠端外側微創(chuàng)入路
經股骨遠端外側微創(chuàng)入路,鋼板插入在股外側肌下方的潛在間隙
遠端部分:
B. 以髕骨外側3cm左右向近端沿股骨軸線延伸,,遠端指向脛骨Gerdy結節(jié) C. 沿纖維走行方向切開髂脛束
D.剝離股外側肌遠端部分,,向前牽開,顯露關節(jié)囊外部 E.切開關節(jié)囊,,向內牽開髕骨,,顯露關節(jié)面
近端部分:
股骨遠端旁髕鍵入路
切口分為三部分:1. 遠端旁髕腱部分 2. 股骨近段部分 3. 股骨干部分
B. 遠離旁髕腱部分:沿正中或偏外側做一15cm左右切口 C. 自髕骨上緣10cm略偏外縱行切開股四頭肌腱,向外距離髕骨外緣8~10 mm切開伸肌支持帶
D. 屈膝并向內側牽拉伸膝裝置,,將髕骨向內脫位顯露關節(jié)面
股骨遠端內側入路
A. 沿大收肌腱后方做一直切口
B. 辨認縫匠肌的前緣,,沿其與股內側肌間的間隙分離 C. 屈膝并向后拉開縫匠肌,顯露大收肌腱及收肌結節(jié),,并將大收肌腱一同拉向后方
最遠固定距離是選擇不同固定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B1,、B2型骨折的復位和固定
A. 以B1.1-2型骨折為例,施內翻的力,,在透視下間接復位骨折 B. 復位滿意后置入克氏針臨時固定
C. 間接復位失敗或者B1.3,、B2.3型骨折,采取切開直視下復位 D. 置入導針時注意避免在Blumensaat線遠端,,否則有可能進入髁間窩
E. 根據骨折片大小,,置入2~4枚導針 F. 測深后沿導針置入相應長度的空心拉力螺釘完成固定 G. 對于骨折線向近端延伸或骨質疏松的患者應使用支撐鋼板技術,防止骨折向近端移動
B3.2~3型(Hoffa)骨折的復位與固定
A. 應用點式復位鉗及Schanz螺釘作為搖桿復位骨折 B. 至少置入2枚導針,,以提供足夠的放旋轉能力
C. 應用埋頭器在近段皮質擴孔 D. 置入空心螺釘,,螺釘端必須完全通過骨折線,并將螺釘末端埋入骨皮質
E. 若骨折片較小,,則需經后向前固定 F. 股骨外髁冠狀面骨折,,應用拉力螺釘固定后X線片
C型骨折的復位及固定 關節(jié)骨折
A. 清除游離骨塊、軟組織和血腫后,,于股骨內外上髁處放置大號的點狀復位鉗,,垂直骨折線均勻加壓 B. 股骨髁關節(jié)面復位加壓后,使用克氏針臨時固定 C. 沿臨時固定的克氏針擰入空心螺釘對股骨遠端關節(jié)面骨折塊進行固定
D-E. 注意螺釘的長度及方向,,避免將螺釘打入髁間區(qū)域,,冠狀面骨折塊的固定需要將螺釘尾帽埋入關節(jié)面以下(圖示2),,避免髕骨關節(jié)不匹配造成的術后髕前疼痛;螺釘應當為鋼板預留位置(E圖虛線區(qū)域) F.去除了過于粉碎無法復位的骨塊后,,應使用位置螺釘避免股骨髁寬度減少(圖示B)
手術主要并發(fā)癥及防治
本文摘自《創(chuàng)傷骨科手術學》 下載創(chuàng)傷App,,查看更多創(chuàng)傷骨科教學內容! |
|
來自: 神農訣 > 《創(chuàng)傷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