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8日下午3點,,“非常之觀” 中國美院油畫六人展于鴻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現(xiàn)場 鴻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何龍生主持開幕儀式 肖峰院長致辭 “2017年6月,,應鴻美術館之邀,,我與國美的幾位老人胡曰龍、朱樸,、秦大虎,、孫心華,、潘耀昌一共6位就在此地做過聯(lián)展,今年換了國美的6位年輕畫家,,他們都是國美的中堅力量,。” “這次展覽作品,,視野很開闊,,描繪了許多異域風情,這樣既把國外的,、西方的文化帶到中國,,又把中國藝術家的風貌傳遞給西方,這樣的中外交流會帶來文化的繁榮,?!?/span> 胡振宇老師講話 “在當代藝術大行其道的大環(huán)境下,還能夠堅持傳統(tǒng)繪畫的美術館已不多見,,鴻美術館就是這樣一家堅持傳統(tǒng)繪畫,、堅持學院派藝術的美術館,這是很難得的一份堅持和情懷,?!?/span> “ 這次參展的6位畫家,也正是堅持傳統(tǒng),,堅持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好畫家,,他們在上海鴻美術館舉辦這樣一場聯(lián)展,是相得益彰的,?!?/span> 楊參軍老師講話 楊參軍老師梳理了參展畫家與國美名師們的傳承關系,從肖峰院長開始到胡振宇教授,,到楊參軍老師,、陳宏慶老師、何紅舟老師,,到80后的尹驊老師,,一共四代藝術家在繼承和發(fā)揚國美的藝術精神。 “我在2017年10月在鴻美術館舉辦過個人展覽,,這次又來到這里,,為國美走出來的畫家們見證這次重要的展覽,感謝鴻美術館給我們舞臺,,謝謝酈館長?!?/span> 丁設老師講話 “上海美術界與國美的交流與合作一直非常密切,,國美為上海輸出了很多美術人才,,我代表上海美協(xié)祝賀鴻美術館舉辦這場展覽,祝賀藝術家們,,祝這次展覽圓滿成功,!” 參展藝術家代表陳宏慶老師講話 “這次參展作品,是畫家們精心準備有備而來的,,體現(xiàn)了畫家們的藝術見解,,我們將不負眾望,繼續(xù)努力,,感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 上海市文聯(lián)副主席遲志剛先生宣布展覽開幕 合影 參加開幕式的部分嘉賓 中國美術學院原院長,,肖峰先生,。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胡振宇先生,。 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原院長,,徐芒耀先生。 上海市文聯(lián)副主席,,遲志剛先生,。 上海軍旅畫家,王榮根先生,。 上海徐悲鴻藝術研究協(xié)會會長,,楊南榮先生。 中國美術學院 繪畫藝術學院院長,,楊參軍先生,。 中國美術學院組織人事部部長,應達偉先生,。 上海美術學院油畫系副主任, 潘文艷女士,。 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 副秘書長,丁設先生,。 上海鴻美術館館長,,酈韓英女士。 諸暨市水彩博物館館長,,劉曦先生,。 展廳 展廳 肖峰院長、楊參軍老師 徐芒耀老師 國外嘉賓 國外嘉賓 胡振宇老師,、殷雄老師 何紅舟老師接受采訪 藝術家濟濟一堂 展覽介紹 “非常之觀”中國美院油畫六人展,,展出了殷雄、陳宏慶,、何紅舟,、來源,、鄔大勇、尹驊六位老師的作品,,畫面整體清凈,、祥和,生活氣息濃厚,;藝術技巧扎實,、本分,不露聲色,,卻非常具有說服力,;創(chuàng)作方法也是一致從現(xiàn)實出發(fā),以最為樸實的生活景象打動觀眾,。從畫面中肯定的語氣可以體味到這一切合乎他們的性格,,當然也就遵循了美的規(guī)律,更反映了畫家們對油畫語言的自我認識和對生活的個人解讀,,表露出畫家美學修養(yǎng)的謙和,、誠懇。 “非常之觀”觀于自然景物,,山川河流,、花草樹木、蟲魚鳥獸,,是以了然的心態(tài)溶于繪畫世界,;觀于社會生活,市井人文,、鄉(xiāng)土風情,、時代面貌,是以樸實的視野傳達藝術見解,;也觀于畫家內心,,無論是洗盡鉛華,還是高情遠致,,或者琢史而歌,,都是畫家成熟的體現(xiàn)。此次六位受邀參展畫家都先后就讀于中國美術學院,,皆持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和具象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長期的實踐造就了扎實而響亮的藝術技巧,對繪畫深刻的個人理解生成了一幅幅視角普世且不乏深層意味的畫面,,很好地傳承了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發(fā)展的衣缽,。 中國美術學院歷史悠久、桃李天下,深厚的底蘊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優(yōu)秀藝術家,。這次展覽畫家結緣于中國美院,,有著共同的情懷,,集體展覽增添了鴻美術館的學術魅力和藝術影響力,,歡迎大家前來觀摩交流。 展覽作品 殷雄 《塔吉克女大學生》 80×60cm 2015 《著中山裝的老漢》 80×60cm 2015 《塔吉克人之二》 80×60cm 2015 《遙望雪峰》60×120cm 2015 《法爾法修道院 · 正午》 60×80cm 2014 《阿德里亞諾宮》50×70cm 2014 《托斯卡尼亞的風景》 50×70cm 2014 《韋泰博的噴泉和樹》 70×50cm 2014 陳宏慶 《木橋》 100×73cm 2018 《古鐘樓門》 80×65cm 2018 《斯德哥爾摩街景》 92×73cm 2018 《校園風景》81×65cm 2018 《川藏線風景》 80×60cm 2018 《清邁的橋》 73×92cm 2018 何紅舟 《尼羅河畔》100×100cm 2018 《泛舟尼羅河》100×100cm 2018 《亞歷山大港》100×100cm 2018 《云影》 80×60cm 2018 《圣托尼尼的黃昏》 60×80cm 2018 《白色庭院》 60×80cm 2018 來源 《伏爾加河畔》 60×80cm 2018 《蘇茲達里的傍晚》 60×80cm 2018 《威尼斯水巷》 60×80cm 2018 《維也納廣場》 60×80cm 2018 《午后布拉格》 60×80cm 2018 《紅色咖啡館》 60×50cm 2018 鄔大勇 《羅馬》 60×70cm 2017 《克魯姆洛夫城》 60×70cm 2018 《莫斯塔爾古橋》 50×60cm 2017 《老橋》 50×60cm 2018 《阿爾罕布拉宮》50×60cm 2017 《天空之城》50×60cm 2017 《伊比利亞》50×60cm 2018 《博斯普魯士海峽》 50×60cm 2018 尹驊 《老橋》55×70cm 2018 《阿雷佐的傍晚》 55×70cm 2018 《波波里花園的噴泉》50×65cm 2018 《巴爾蒂尼花園遠眺》 50×60cm 2018 《寂靜的臺伯河》 50×60cm 2018 《阿諾河上的風景》 45×80cm 2018 《橋》 46×61cm 2018 《德累斯頓印象》 65×50cm 2018 《雨后的圣吉米亞諾》65×50cm 2018 |
|
來自: Breathlessdhvf > 《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