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曲凱,畢業(yè)于美國杜克大學,。曾任職百度,,從事過互聯網風險投資,現為公眾號“42章經”創(chuàng)始人,。 下面就簡要介紹一下該課程的核心精華: 一,、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 1. 大多數人解決問題靠經驗,,但經驗存在局限性:
2. 解決問題的高手,,用一套方法論解決所有的問題,。 有效解決問題的四個步驟:
3. 建議你用80%的精力去拆解和定位問題,,剩下20%的精力去尋找解決方案,。 二,、明確及理解問題 1. 遇到棘手問題首先要問:問題的本質是什么,? 2. 明確問題本質的三個步驟:
三,、拆解和定位問題 1. 復雜問題和元問題:
2. 復雜問題不可直接解決,,需要拆解到“元問題” 比如:找不到合適的人生伴侶,就可先拆解為兩個大層面: 1)自身層面 2)外部層面 其中自身層面又可以進一步拆解: 1)硬件層面 2)軟件層面 硬件層面又可以分為:學歷,、工資、外貌,、身高…… 軟件層面又可以分為:興趣愛好、性格…… 拆到這樣,,就是元問題了,。 3. 拆解問題能把復雜問題變成簡單明了,、可以直接解決的元問題。使得問題的解決有方法,、有邏輯,、可落地。 4. 拆解問題有助于問題的公式化 比如: 谷歌廣告部門的業(yè)務公式:廣告收入 = 展現量 × 點擊率 × 每個點擊的價格 因此,,要提高廣告收入,只要提高展現量,、點擊率和每個點擊的價格,,這三者之一即可,。 5. KPI本身就是一種問題的拆解 : 學會了拆解問題,,就是學會了用老板的思路來想問題。 四,、拆解問題的推理模式 1. 公式化之外,,拆解問題的另外兩個步驟:
2. 假設驅動的好處:
3. 搭建問題樹結構: 問題樹又叫邏輯樹,、演繹樹,它的好處在于,,可以將更多信息、知識點有邏輯地排列,。 4. 搭建問題樹的好處:
5. 搭建問題樹的五個步驟:
6.假設驅動與搭建問題樹的綜合運用,。 五,、如何把問題拆解到底 1. 麥肯錫的MECE法則
2. 兩種常見的分類方法:
兩種方法的適用情況:
3. 橫縱對比看數據:
4. 掩蓋問題的平均數: 平均數需要進一步拆分,例如調查游戲延遲率與用戶跳出率之間的關系,,不能只看所有用戶的平均數據情況,。而要進一步拆分用戶類別,,這樣才能得出接近真相的結果,即延遲率對付費用戶和免費用戶的跳出率有極為不同的影響,。 六,、提出解決方案并總結問題 1. MECE的綜合運用: 以找女朋友為例,要改善自身外貌,,可以用MECE的方式將自己的形象改善部分分為頭發(fā),、臉、上半身,、下半身和腳,,逐點分析改善。 2. “餅干廠方法”: 一種檢驗解決方案的方法,,“餅干廠”指的是門檻很低的生意,。如果一個解決方案能適用于任何一家像餅干廠這樣隨機的公司,那么這一定不是一個具體可行,、有針對性的好方案,。 3. 匯報和總結:
七,、人生也是可以拆解的復雜問題 1. 人生的IPO模型: Input, Process, Output 人生就是輸入、處理和輸出的過程,。 2. 除了IPO(輸入,、處理、輸出)模型之外,,人生還需要設定一個目標,。 有了這個目標,就可以把你的輸出和目標進行對比,,得到一個正向的反饋,。然后再不斷修正你的輸入、處理,,最終得到更接近人生目標的輸出,。 3. 找到人生目標的四點解決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