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是一個思考,、表達的好工具,但《金字塔原理》不值得花太多時間去讀,。 綜觀全書,,內容實在有些散亂,把書的核心思想總結起來就是:自上而下表達,,自下而上思考,,縱向按照“引起讀者疑問并回答疑問”的模式展開,橫向采用演繹歸納的方法,,序言采用講故事的方式,,標題反映思想精髓。 為了簡要地提取必要知識點,本文總結了三點:1.文章寫作的結構,;2.解決問題的思路,;3. 文稿演示基本事項。 一. 文章寫作的結構 * 注意:先嘗試自上而下法,,不要試圖一下寫出整篇文章,。 1. 序言的寫法 講故事:背景—沖突—疑問(S-C-Q),文章內容則是回答,。 1) 背景:能夠將你“鎖定”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從而為講故事做準備。 2) 沖突:類似于講故事時,,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因素,,它打破當下的穩(wěn)定,使讀者提出“疑問”,。 注意:目的是“提示”而非“告知”讀者,;包含3個要素:背景、沖突,、答案(疑問由讀者發(fā)出),;長短取決于讀者和主題。 2. 關鍵句要點的寫法 關鍵句要點不僅回答讀者的疑問,,還要呈現(xiàn)文章的框架結構,,讓讀者在開始閱讀的最初30秒內就了解全部思路。 1) 關鍵句也應該采取S-C-Q結構,; 2)關鍵句應該是個完整思想,,而非名詞范疇,杜絕“介紹”or“背景”作為標題,; 3)關鍵句盡量用歸納法,,演繹推理(論證)用于較低層次的觀點(正文),演繹推理過程不要超過4個,,結論不要超過2個,; 4)關鍵句應該有實質思想,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如“我們有五項目標:”,,“公司應進行三項改革:”…… 二. 解決問題的思路 界定問題 — 分析問題 — 找到解決方法 — 按金字塔原理組織 界定問題的4個要素:a. 切入點/序幕;b. 困擾/困惑,;c. 現(xiàn)狀(非期望結果),;d. 目標(期望結果) 圖片來自網絡 1. 界定問題的方法 使用連續(xù)分析的方法來界定問題: 背景 —— R1(非期望結果)—— R2(目標,即期望結果)—— 實現(xiàn)R1到R2的解決方案 需要問5個問題:① 是否存在問題(或機會),?② 問題在哪里,?③ 為什么存在(原因)?④ 我們能做什么?⑤ 我們應該做什么,? 2. 結構化分析問題的方法 分析問題的標準流程是:收集信息 → 描述發(fā)現(xiàn) → 得出結論 → 提出方案 1)尋找原因的方法: 設計診斷框架,,按照MECE原則采用“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分類方法: ① 呈現(xiàn)有形結構,;按組織結構,、行業(yè)結構等進行分解 ② 尋找因果關系;按財務結構,、因果結構等做分解 ③ 歸類分組,。把所有可能的原因按相似性分類,前提是這種預先的分類有助于綜合分析各種事實,。 2)尋找解決方案的方法 ① 建立邏輯樹,,形成備選解決方案。 邏輯樹是將問題的所有子問題分層羅列,,從最高層開始,,并逐步向下擴展。 把一個已知問題當成樹干,,然后開始考慮這個問題和哪些相關問題或者子任務有關。每想到一點,,就給這個問題(也就是樹干)加一個“樹枝”,,并標明這個“樹枝”代表什么問題。一個大的“樹枝”上還可以有小的“樹枝”,,如此類推,,找出問題的所有相關聯(lián)項目。邏輯樹主要是幫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進行重復和無關的思考,。 ② 使用序列分析法:a. 是否有問題?b. 問題在哪里,?c. 為什么會存在該問題,?d. 我們能做什么?e. 我們應該做什么,? 3. 思想的概括表述 1) 行動性語句,,告訴讀者做什么事,介紹采取的行動,、行為,、步驟、流程時,,應說明采取行動后取得的“結果”(效果,、達到的目標)。 2) 描述性語句,介紹背景,、意義時,,應說明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點的含義”。 三. 文稿演示基本事項 1. 頁面上反映金字塔的tips 多級標題,;下劃線,;小數編號;行首縮進,;項目符號 注意: 標題用詞反映思想精髓,,作用是提示而非統(tǒng)領下文,每組標題應該予以介紹,,說明主要論點,,勿濫用標題,忌出現(xiàn)“序言”,、“背景”等,。一組觀點轉換到另一組觀點,一定要寫過渡性的段落,,可在開始采用講故事(S-C-Q)或承上啟下的方式鋪墊,。 2. 演示文稿的要點注意事項 演示文稿包含兩類幻燈片:文本(10%)和圖表(90%) 1) 文本幻燈片 文本應該盡量簡短,每次只演示或說明一個論點,,使用陳述性語言而非名詞,。 2) 圖表幻燈片 確定想回答的問題,把答案作為標題,,標題要直接傳達信息,,采用完整句子或含動詞的短語,選擇合適的圖表方式,。 |
|
來自: 昵稱10887596 > 《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