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術前生物學測量 二 、眼軸測量 眼軸長度的測量是人工晶體計算極為重要的參數(shù),。研究提示,,白內(nèi)障術后屈光誤差中54%來源于眼軸測量。1mm 的眼軸測量誤差可以導致3D 的術后屈光誤差,。目前臨床常用眼軸測量分為超聲生物測量和光學生物測量兩類儀器,。 (一) 超聲生物測量 超聲方法是利用超聲波在不同密度的眼部組織中作軸向傳播時,其聲阻抗各不相同,,因而產(chǎn)生回聲,。目前在臨床應用廣泛。其測量的眼軸是指從角膜前表面至視網(wǎng)膜內(nèi)界膜的距離,。其包括了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狀體厚度和玻璃體腔長度的總和,。分為接觸式和浸入式兩種。 這兩種方法都與操作者良好操作技能有關,。接觸式A超其測量誤差約為0.1mm,,而浸入式A超測量誤差約為0.05mm。雖然浸入式A超精確性更好,,但其操作繁瑣,。目前,接觸式A超在國內(nèi)臨床應用更廣。 (二) 光學生物測量 光學生物測量是應用相干干涉測量技術的光學生物測量儀,。國內(nèi)目前常用儀器為IOL-Master和 Lenstar兩種,。其測量的是真正意義的眼軸長度,即從淚膜前表面至視網(wǎng)膜色素上皮層之間的距離,。與傳統(tǒng)超聲生物測量相比,,其優(yōu)勢明顯。具體表現(xiàn)為: 1.具有更高的分辨率,,精確到0.01mm,。 2.非接觸式操作,受操作者影響小,,具有良好重復性,。 3.操作時間短,可同時獲得很多眼部參數(shù),。如角膜曲率,、前房深度、角膜直徑等,。 4.對于人工晶體眼,、無晶體眼、硅油眼測量時,,具有良好的結(jié)果,。 5.可應用于角膜屈光手術后的白內(nèi)障患者。 但對于一些不能良好注視患者,,角膜,、玻璃體明顯渾濁患者,晶體極度渾濁患者,,光學生物測量無法進行或結(jié)果不準確,。因此這時仍需要采用傳統(tǒng)超聲生物方法進行測量。 三,、 前房深度的測量 對于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手術和前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某些合并青光眼患者的白內(nèi)障手術,前房深度測量有著重要的意義,。常用測量方法包括A型超聲測量,、光學生物測量(IOL-Master、 Lenstar等),、Orbscan Ⅱ,、Pentacam等眼前節(jié)分析系統(tǒng)測量。 相比較而言,,因A型超聲可能存在探頭按壓角膜,,造成前房變淺,,所以非接觸式的光學生物測量(IOL-Master、 Lenstar等),、Orbscan Ⅱ,、Pentacam等一些設備更有優(yōu)勢。一些研究表明,,Lenstar,、Pentacam測量前房深度可能具有更好的重復性和準確性。 四 ,、角膜水平直徑的測量 角膜水平直徑的測量其實反應的是前房直徑的測量,。因為目前前房直徑直接測量困難,所以臨床上常用角膜直徑估算前房直徑大小,。并依此作為選擇人工晶體大小的依據(jù),,尤其對于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 常用測量方法有量規(guī)手工測量,、IOL-Master,、Orbscan Ⅱ、Pentacam等測量方法,。 |
|
來自: 好大水 > 《白內(nèi)障與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