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還有一個星期左右就到端午節(jié)了,端午節(jié)不僅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也是眾多吃貨們翹首以待的節(jié)日,。因為端午節(jié)到了,就意味著有美味的粽子可以吃了,。每年端午節(jié),,網(wǎng)友們都會因為甜咸粽子引發(fā)“口水大戰(zhàn)”,北方人愛吃甜粽子,,南方人愛吃咸肉粽子,,各自占據(jù)了粽子的半壁江山,為此爭論不休,。 其實南北方不光是口味上有很大差別,,在包粽子的葉子上,北方人和南方人的選擇也各不相同,所以常常能看到用不同葉子包的粽子,。今天就來說一說4種能包粽子的葉子吧,! 第一種葉子:箬竹葉 箬竹是我國長江以南常見的灌木,它的葉片長而寬大,,柔韌性較強,,很適合用來包粽子。上海人和廣州人都比較喜歡用箬竹來包粽子,,特別是有些頗為講究的老上海人,,每年只采用從安徽黃山采下的箬葉,別的地方的都不要,。因為這種箬葉久煮不破,,含有竹子的清香味,用來包肉粽子非常解膩,,所以很受歡迎,。 由于箬葉的主要用途就是包粽子,所以民間也稱它為“粽粑葉”,。以前人們都是采集野生的箬葉,,后來隨著粽葉需求的增加,有部分頭腦靈活的農(nóng)民也開始種植箬竹,,專門供應大城市,。 第二種葉子:蘆葦葉 北方人常用蘆葦葉包粽子,主要是就地取材,,方便,。北方箬竹比較少見,反而是蘆葦常見,,蘆葦?shù)娜~片比箬竹窄一些,,包起來難度大一些,但優(yōu)點是長度夠長,。從我國明代開始,,人們就有用蘆葦葉包粽子的習俗。在古醫(yī)書《王揪藥解》對蘆葦葉大為贊賞,,認為它能“清肺止渴,,利水通淋”。而且用蘆葦葉煮的粽子軟糯清香,,老北京人就愛用蘆葦葉包粽子,。北方最著名的蘆葦葉產(chǎn)區(qū)在華北平原的白洋淀,品質(zhì)極佳,。 第三種葉子:玉米皮 玉米皮指的是玉米棒子外面的一層又一層的皮,,這個可以說是最方便,、最好用的。因為玉米棒子在農(nóng)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取材太方便了,,在城市也容易買到,隨便哪個菜市場都有沒剝皮的玉米棒子賣,。買回來把皮留著別丟了,,包粽子可是好東西。玉米皮的柔韌性在粽葉中應該算是最好的,,而且它煮熟后有淡淡的玉米清香味,,還能將糯米染成淡黃色,十分漂亮,。 玉米皮自帶香甜味道,,特別適合用來包甜粽子,四川人喜歡用它來包粽子,,當?shù)胤Q之為“苞谷粑”,,口感細膩。 第四種葉子:荷葉 古詩有云:“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葉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葉片足夠大,包粽子時想包多大都可以,。荷葉自古以來就是入菜的好材料,,比如“叫花雞”,就是用荷葉包裹了之后做出來的,。荷葉清香味很足,,還具有清心降火的功效,如今這個季節(jié)正是荷葉迅速生長的季節(jié),,用來包粽子還是挺不錯的,。 讀者朋友們,你們用這些葉子包過粽子嗎,?尤其是第三個,,常被人忽視,馬上到端午節(jié)了,,有興趣的可以試試哦! 文/禾木報告,、圖片/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