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吳江日報│ 作者:吳江日報
│ 時間:2016/5/20 9:21:46] 戶戶眠遲早起難, 清晨試檢點心單,。 登春周氏湯團好,, 牢九胡皴亦可餐。 舊時,,一些從事絲綢貿(mào)易的綢行,、絲行和領(lǐng)投業(yè)的從業(yè)人員有晚起的習慣,大多在街面上購買熟食作早餐,,名曰“點心”,,故而盛澤的點心店攤極多。 盛澤舊有“吃鎮(zhèn)”之稱,,飯店,、面館以及熟食,、糕團、餛飩之類點心,、小吃都極為有名,。 登椿橋堍的周氏湯團店是百年老店,因其湯團皮薄,、餡飽,、湯足而頗具盛名,雖然后來幾易其主,,但顧客仍呼為“周湯團”,。 莊面上的金順記糕團店首創(chuàng)的盤龍糕,用糯米粉加赤豆沙,、白糖,、豬油和多種果仁制成,形如盤龍,,松軟香甜,,入口即化,肥而不膩,。其制作技藝現(xiàn)已列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東廟場上的錫昌餛飩店,經(jīng)營燒賣,、縐紗餛飩,、湯包等,味道鮮美,,名聲極大,。盛澤舊俗,每至新年,,大人小孩都愛去東廟場上“吃燒賣、看畫張”,。 此外還有團子,、小籠包子、水糕,、油氽餃,、梅花糕、大餅,、油條等,,不一而足。 直至今日,,盛澤人依然有早餐吃面或食用點心的習慣,。 “牢九”與“胡皴”都是古代的面食名,,相當于今天的大餅、包子之類,。宋代詩人蘇軾的《游博羅香積寺》詩中有“豈惟牢九薦古味,,要使真一流仙漿”之句。另據(jù)宋代資料記載,,當時所制作的胡餅,,經(jīng)烘烤后表面出現(xiàn)裂紋,故有“胡皴”之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