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車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大多數(shù)人對于汽車的各方面性能理解都更加清楚了,,但是對于自己車輪的輪胎卻知之甚少,。 今天教授不是教你選輪胎,而是做一個更加貼近生活的測試,,胎壓對舒適性和油耗的影響多大,?許多人都知道,輪胎胎壓低舒適性更好,,但是油耗也更加高,;但是卻不知道在哪個胎壓下油耗和舒適性能夠取得一個最佳的平衡,有人說是2.3Bar,,有人說是2.8Bar,,下面教授就開上咱們那臺奧德賽工作車,來一個實測,。 試驗方法: 在不同胎壓下壓過減速帶,,測出跳動幅度,速度保持40km/h(為了確保數(shù)據(jù)精確,,這里使用定速巡航),,在路面以及車速、胎壓,、減速帶尺寸不變的情況下,,跳動幅度也會相同;因此不同胎壓下的測試數(shù)據(jù)就能體現(xiàn)出舒適性差距,。 根據(jù)測試的振動數(shù)據(jù),,整理得出下圖,可以看出在2.0~2.4Bar胎壓下跳動幅度比較小,,而且隨著胎壓增長曲線較為平緩,,而2.8Bar以上胎壓時顛簸就十分大了,。 主觀感受: 在2.8-3.0Bar胎壓下,車輛壓過減速帶的顛簸跳動不僅大而且十分生硬,,壓過減速帶之后的余震也很多,,在正常路面行駛時細碎震動很多,舒適性一般,。胎壓降至2.6Bar后,,細小震動過濾到位很多,但是整個濾震還是偏硬的,,2.4Bar胎壓下舒適性做得不錯,,壓過減速帶的振動很柔和,舒適性不錯,,而胎壓從2.4Bar再降至2.2Bar之后整個表現(xiàn)就很偏向舒適了,,2.0Bar胎壓下與2.2Bar并無太大差異,此時舒適性差距已經(jīng)很輕微了,。 小結(jié):在2.2-2.6Bar胎壓之間顯然舒適性是比較好的,,胎壓低于2.2Bar后動力略打折扣,高于2.6Bar之后細碎振動明顯增多,。 試驗方法: 起步開始保持2000rpm轉(zhuǎn)速加速到40km/h后剎停,,如此往復行駛1km,觀察平均油耗變化,,理論上在胎壓,、路面以及測試方法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平均油耗數(shù)值會相同;因此不同胎壓下的測試數(shù)據(jù)就能體現(xiàn)出油耗差距,。 測試數(shù)據(jù)如下: 小結(jié):可以看得出,,胎壓與油耗明顯成反比,胎壓越高油耗越低,,3.0Bar胎壓時油耗是最低的,,不過隨著胎壓的下降,油耗的上漲趨勢也越來越平緩,。 總結(jié): 因此也就得出了油耗和舒適性的均衡點:2.4-2.6Bar,,而從實際體驗上2.4-2.6Bar也是最好的,高于2.6Bar雖然說油耗會降低,,但是車內(nèi)的振動顛簸明顯變多,。而胎壓低于2.4Bar之后對于舒適性也并無太大提升,反而油耗增加了,,而且胎壓過低時對于車輛輪胎的損耗會變大,,會增加爆胎風險。 為了更加直觀理解,教授做成了上面一張這樣的表格,,雖然兩條曲線的交叉點在2.65Bar左右,,但是綜合實際乘坐感受來說,教授建議打到2.5Bar時是最舒服均衡的,,想想大多數(shù)修理廠給你打氣都打到2.5Bar就十分科學了,。 因此,結(jié)論十分明顯了,,在教授看來,,油耗和舒適性的最佳均衡點是:2.5Ba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