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怪誕心理學》是三月份運營中心指定讀的一本書,晚上的讀書分享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PPT真的只是起到提示作用,,小伙伴們現(xiàn)場的講述簡直棒呆了。 讓我們新人感覺比較意外的是小王,,小王平時工作時幾乎不怎么說話,沒想到,,他的想法最吸引人,。 小王說看了這本書之后,有一個非常大的感觸就是:千萬不要被別人的想法牽著鼻子走,。接著,,他講了三個故事,要我們一定認真聽,,聽完故事他會提問題,。 大家立刻豎起耳朵,滿眼期待,。 第一個故事叫“鈴鐺”,,大家知道嗎,?記憶就像橡皮泥,是可以被捏出不同的形狀哦,。好了,,故事開始。 故事是這樣的:我小時候經(jīng)常覺得有這樣一個場景,,奶奶帶我去村里的一條河邊玩,,有一次,我看到河中有一個鈴鐺,,我特別想把它撿起來玩,。趁著奶奶不注意,我就自己下河里撿,,走著走著,,不經(jīng)意之間,發(fā)現(xiàn)河水已經(jīng)到了脖子,,因為那時太小,,還很矮,河水其實并不深,。但是我已經(jīng)意識到危險了,,趕快喊人,奶奶聽到后趕快把我從河里拎了出來,。 后來,,我的腦海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一個場面,夢中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個場面,。后來有一天我問奶奶:“奶奶你記不記得我小時候差點被淹死?。俊蹦棠桃荒樤尞?,說:“沒有這回事?。俊?/p> 難道真的是我的夢,,我又弟弟問:“弟弟你記不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差點淹死?。俊钡艿苷f:“咱們小時候應該都是在一起的,,我沒有印象你快淹死了,。” 過了幾天之后,,弟弟告訴我,,“是真的,奶奶說有這回事,,我問了奶奶,?!?/p> 原來,奶奶的記憶會跟著我說的話改變自己的記憶,。 第二個故事叫“觀音”:剛才大家聽到玉兒分享了書中關于迷信的說法,,我想說的是,迷信可能真的有點用吧,。還是我小時候,,但是這次我是明確知道我對這件事沒有印象,是媽媽講給我聽的,。媽媽說,,我小時候曾經(jīng)得過一場怪病,肚子老是會無緣無故地疼,,去醫(yī)院也檢查不出來啥毛病,。后來我媽找人請了一副觀音像,掛在屋內,,然后每天抱著我去觀音像下面站兩個小時左右,,一段時間之后,我的肚子就不疼了,,后來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這種怪病,。 我本來對于這件事情完全沒有印象,但是我媽經(jīng)常跟我提起,,提起的次數(shù)多了我慢慢覺得好像應該有這回事,。后來,在夢中,,居然出現(xiàn)了我媽抱著我站在觀音像下跟觀音娘娘說話的場景…… 第三個故事叫“勺子”,,這個故事是關于“意念”的,還是我小時候的故事,。我爸說他能用意念把鐵勺掰彎,,于是他拿著鐵勺,用大手掌握住勺柄,,手背朝著我,。我當時太年輕,我真的相信看到了我爸用“意念”把勺柄掰彎了,。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我爸其實是用我看不到的那根大拇指悄悄把勺柄掰彎的,。 故事講完了,,大家能告訴我,這三個故事中哪一個是假的嗎,? 大家一臉茫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妄下結論,。 于是我說:“第一個故事應該是真的,。” 玉兒不同意:“他快被淹死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p> 我說:“我的意思是,他說服奶奶相信他曾經(jīng)快被淹死了是真的,?!?/p> 小王點點頭:“是的,雖然細節(jié)是我自己加了一點,?!?/p> 趙姐說:“按照你說的人的記憶可以被塑造的觀點,我覺得第二個故事有可能也是真的,?!?/p> 小王不說話。 我接著說:“第三個故事可能是假的,,因為你描述的一點兒都不走心,。” 小王笑了,。 “套路太深了,,平時都沒看出來啊,!”新來的小云說,。 小王謙虛地笑了,“其實我平時也寫一些故事,?!?/p> 確實,《怪誕心理學》里有一個相似的情節(jié):評判一個人是否說謊,,眼神飄忽不定不是唯一標準,。比如一個人描述他喜歡的兩部電影,其中有一種描述是假的,,假的描述很空,、很官方,例如影片經(jīng)典,、演員有魅力,。但是真實的描述卻能讓人感到他的感情以及他發(fā)自內心的喜愛:他會提到電影究竟有哪些細節(jié)打動他,他能說出其中的經(jīng)典臺詞。 文章寫到這里,,你大概知道怎么講一個讓人感覺比較真實的故事了嗎,? 當然,你也可以認為上面的鬼話都是我編的,。 |
|
來自: 冬天惠鈴 > 《A04小說/編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