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人開始認識史鐵生,,恐怕是從那篇中學語文課本《我與地壇》開始的,。直到如今,先生厚重的溫情與傷感的哲思依舊氤氳在心間,。
他首先是一個卓越的作家,,同時也是一個頑強的職業(yè)病人。
史鐵生21歲癱瘓,,59歲離世,,38年的光陰里,疾病肆虐全身,。他的一生,,都在與命運抗爭,與死亡賽跑,,所以他曾說“我的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寫點東西?!?/strong>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先生的樂觀和豁達,已經(jīng)勘破生死之道,,領悟塵世得失,。
不過他并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他也曾狂躁過,,絕望過,,傷心過,自暴自棄過,。但是當所有這一切都過去了以后,,他開始思考,他還這么年輕,。他才21歲,,他不得不思考,。 史鐵生固然很不幸,承受了人世間最深重的苦難,。但他也很幸運,,用苦難鑄就了偉大的人格。 最終他超越生死,,不懼命運挑戰(zhàn),,頑強而挺立,讓自己的生命之花開出絢爛的顏色,。
《我與地壇》里有這樣一段話:“我常以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人舉起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或許你會遭遇生活無情的對待,,但是,人生總還是會有希望的,。
即使生活在陰溝里,,我們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quán)利。
02
史鐵生,,1951年1月生于北京,,中學在清華附中就讀。各項成績優(yōu)異,,喜歡運動項目,,尤其擅長跨欄,是遠近聞名的學霸人物,。
史鐵生和媽媽 1969年,,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的活動風起云涌。汽笛一聲長鳴,,帶著一個叫史鐵生的“知識青年”駛向陜北延川縣的一個小農(nóng)村,,關家莊。
由于歷史塵封得太久,,“貧瘠”“荒蠻”成為陜北黃土高原的代名詞,。陜北當時是一座座的荒山,很少見到樹木,。人們祖祖輩輩背朝日頭,,臉朝黃土的耕作,簡直是大面積的廣種薄收,,開荒種地,,維持一年的收成和半飽的日子,。
鐵生當時的主要工作就是放牛,不時幾個人聚在一起高唱陜北的信天游,。日子雖然清貧,,倒也過得充實。后來他書中寫道:“秋天,,在山里欄牛簡直是一種享受,,把牛往溝里一轟,可以躺在溝門上睡覺,,或者把牛趕到山上,,在下山的路上坐下,看書,?!?/span>
這段時間,,或許是他最美好的青春記憶,,也是他人生旅途中最燦爛、最感動的內(nèi)心體驗,。
一日,,他和往常一樣,到山里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在溝溝壑壑的黃土高原上,無處可躲,?;氐郊液螅蟛∫粓?,高燒不斷,。
原本以為這只是普通感冒,沒想到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玩笑,。燒退了,,他就感到了腰腿疼痛。一年后,,下肢徹底癱瘓,。
史鐵生在他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失去了雙腿,這對一個驕傲的年輕人是多大的打擊??!這時候,他想到了死,。
是選擇悲壯地死去,,還是是屈辱地活著,?對他來說,死其實是很容易的,,真正難的是堅強地活下去,。
既然這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這一生我們都無可避免,,那還不如坦然接受吧,。
03
在那段困頓時期,他每天都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一直在不停地趕路,從來沒有駐足下來去好好想想,,我們這一生該怎么去度過,?
對于史鐵生來說,他沒有更好的選擇,,后半生只能在輪椅上生活,。每天除了看書之外,其余大量時間用來思考人生和參透世界,。
李開復曾說過:“人生在世,,我們要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并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
處理事情一般有三種解決方案:
史鐵生的第一輛輪椅,,是父親和鄰居一起設計、找材料,,再拿著各種零件找地方焊接,,最后自己安裝而成的。有了它,史鐵生就可以從那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出來,,在院子里自由活動,。
癱瘓后的他一邊寫作,一邊找工作,。工作后,,每天就搖著輪椅到街道工廠去上班。在仿古家具上畫畫,,每月掙十幾元錢貼補家用,,一干就是7年。
他在《山頂上的傳說》中這樣說:“上帝給你一條艱難的路,,是因為覺得你行,。如果注定有人倒運,那么還是讓我來吧,,沒有誰能比我應付得更好了,。”
就在他開始嘗試寫小說時,,母親由于長期的積勞成疾,,終于承受不住,最終因患肝硬化而離去了,。
他在《合歡樹》里說:她匆匆離我去時才只有四十九呀,!有那么一會,,我甚至對世界對上帝充滿了仇恨和厭惡,。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人總是不斷被這個世界拋著往前走的,人生永遠都充滿荒誕不經(jīng)和離奇的故事,。當你覺得很輕松時,,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悲劇往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04
電影《獨自等待》里,喜歡李靜說的這句話:“要么好好活著,,要么趕緊去死,!”
雖然身體是殘缺的,但精神一定不能在殘缺,,得讓自己活得有尊嚴和價值,。對于命運,絕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逆來順受,但史鐵生卻要扼住命運的喉嚨,,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后來,癱瘓的他又得了腎病,,連正常排尿都是問題,。從此一生只能插著尿管,隨身帶著尿壺,,身上永遠都有一股尿味,。
1998年,腎病越發(fā)嚴重,,又得了尿毒癥,,且必須依賴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
一個星期,,他有三天都在醫(yī)院透析,,每隔一天一次,每次4個半小時,。剩下的時間,,他全部用來寫作。即使這樣,,他依然在4年里寫出了十幾萬字的《病隙碎筆》
其中有幾段話是這樣的:“生病的經(jīng)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fā)燒了,才知道不發(fā)燒的日子多么清爽,??人粤耍朋w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
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shù)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
后來又患“尿毒癥”,經(jīng)?;杌枞徊荒芩枷?,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span>
貌似絕望的文字,我們卻讀不出一點絕望的味道,,反而是對生的渴望和對健康的憧憬,。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05
晚年的史鐵生是欣慰的,,因為他有一個懂他的陳希米。
他們的相識頗有些偶然,,史鐵生的處女作《我遙遠的清平灣》發(fā)表在西北大學的雜志《希望》上,。而約稿人正是陳希米,她是西北大學數(shù)學系的學生,。她不僅喜歡數(shù)學,,還喜歡文史。
就這樣,,兩個喜歡文學的人在古城西安和北京之間頻繁通信,,他們用文字架起了一座愛的橋梁。
在雍和宮附近一條幽靜的胡同里,,他們第一次見面了,。史鐵生的第一句話便是:“你正是我想象的樣子?!?/strong>
1989年,,史鐵生和陳希米于結(jié)婚了。那一年,,史鐵生38歲,,陳希米28歲,。從此,,陳希米就成了他的雙腿,代替他去尋找世界的美好,。
他們是極其相愛的兩個人,,性情相契,不僅生活上相依相偎,,更是靈魂上的知己,。他經(jīng)常給她讀詩寫詩,她則推著他一起去看電影,??此破胀ǖ纳睿瑢λ麄儊碚f,也是莫大的幸福,。
“你來了黑夜才聽懂期待,,你來了白晝才看破樊籬?!?/span>
他和她是那么地知足,,他們吃得飽,穿得暖,,喝得香,。史鐵生這樣說,只要有炸醬面吃,,他就能活,,多么好養(yǎng)。
陳希米有著極高的文學才華和哲學才華,,但這么多年來,,她一直把精力和時間都用在了照顧史鐵生,仿佛他就是另一個自己,。
最喜歡他寫的這句詩了: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夠坦然赴死,,你能夠坦然送我離開。
2010年12月31日,,兩個人相互依傍了21年后,,史鐵生一個人離開了人間。
相愛的人好處有多大,,壞處就有多大,。當死亡把史鐵生從她身邊帶走時,這是天底下最殘忍的事情,。史鐵生離開了陳希米,,把她的靈魂也帶走了。
只有當你有了一個可以無所不談的人的時候,,你才能堅持活下去,。
06
丈夫去世后,陳希米試圖讓自己接受史鐵生“死”這樣一個事實,,她用寫作的方式和他繼續(xù)呆在一起,。
《讓“死”活下去》所描述的:我每天都回家,你每天都不在,!每一樣東西,,每一個時辰,每一點每一滴都在說你不在,!除你以外,,在天上,,我還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無愛慕。
到處都是你,,到處都沒有你,!
她從一開始認識他,他似乎就是在死生線上不斷掙扎,,然而當死亡節(jié)日降臨在他身上時,,又似乎顯示了命運的另一番捉弄。
書中還收錄了一張電腦合成的史鐵生和陳希米童年時的照片,,這張合影是他們兩人自己動手制作的,。照片說明是“其實他和她相差10歲,這一張是電腦時代的功勞,,讓他們青梅竹馬,。”
所以為什么史鐵生的文章如此打動人心,?或許是他的文章總讓我們想起自己,,想起他人。我們都在時光的罅隙里茍延殘喘,,可是我們都還有一個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既然結(jié)局都是消逝,,那就關注過程吧,唯過程的意義不可以被埋沒,。
正如作家李銳所說:我們都把他當做殘疾作家,,殊不知他比我們每一個人都健康,反而我們這些身體健康的人,,心靈都是殘疾的,。因為身體的原因,他與這個世俗社會保持了一定的距離,,總是給人一種安寧的感覺,。
或許正是這樣一份距離,讓他比我們看得更加清醒,,領悟更加深奧。
人世間是一個大劇場,,每個人都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喜劇,,也有悲劇。這個世界總是充滿著殘酷和荒誕,,人的命運就像陀螺,,很多時候你不由自主。
也許你無法絕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寬度和厚度,,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有意義,靈魂更加高尚,。
天生我材必有用,。
有人說,如果你覺得人生很幸運,,你應該讀讀史鐵生,。倘若你覺得人生很不幸,你一定要讀讀史鐵生!
一直很喜歡食指在《相信未來》中的最后一段: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zhàn)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人生下來,,不是為了被打敗的,。 作者:麥大人,一個不務正業(yè)的文字愛好者,,簡書觀察優(yōu)秀作者,,多平臺簽約作者,自由撰稿人,。用理性的思維,,寫感性的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