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在揚州瘦西湖畔蜀岡中峰上。歐陽修在史稱“慶歷新政”的改良運動中受到保守派的排擠和打擊,。慶歷五年(1045),,歐陽修被貶為滁州知州,慶歷八年(1048)二月,,歐陽修調(diào)任揚州,。到任不久,就在山上著手營建了平山堂,。 平山堂東,,是南朝劉宋大明年間建造的大明寺;平山堂后,,依山傍巖,,是層層疊疊遮天蔽日的娟娟翠竹。佇立堂前,,縱目眺望江南遠山,,恰與堂前欄檻高低齊平,因此,,歐陽修名堂曰“平山堂”。歐陽修還在堂前親手種了一株柳樹,,后世稱之為“歐公柳”,。 夏至以后,歐陽修就到平山堂消夏避暑,,頗有無為而治的意味,。他常常帶著一大幫同僚賓客來平山堂飲酒賞荷。 歐陽修很喜歡平山堂,,離開揚州以后,,還常懷念這里的景色和生活。他在《朝中措·平山堂》一詞寫道: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楊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熙寧五年(1072),,歐陽修卒于潁州(今安徽阜陽),。七年后,宋代另一位大文豪蘇軾來平山堂憑吊其老師歐陽修,寫下一首《西江月·平山堂》,,此詞的刻石,,至今還嵌在平山堂前西側(cè)的廊壁上。 從此,,平山堂成了歷代文人吟詠不絕的題材,。平山堂是文人浪漫生活的場所,是文人心目中理想與現(xiàn)實成功的結(jié)合之處,,也成了文化揚州的一種象征和標識,,師生之情、朋友之情,、同好之情等都在這里得到了印證,,所以平山堂是歷代文人吟詠最多的建筑之一。有清一代,,皇帝格外垂青于平山堂,。康熙,、乾隆,、嘉慶都曾駐蹕于此,尤其乾隆題詩多達四十八首,。 平山堂中高懸一塊“風流宛在”的匾額,,“流”字的筆畫少了一點、而“在”字卻多了一點,。據(jù)說是書寫者有意為之,,想借此告訴后來者——文章太守歐陽修在揚州平山堂所營造的風流雅韻依然如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