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年來,,常有朋友向我咨詢一些諸如“我們家孩子古文不行,該怎么辦”,、“孩子應該怎樣學古文”之類的問題,,說實話,這樣的問題不太好回答,。 總的來說,,要想學好文言文,只有一條路徑,,就是積累,,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分而言之,,就是要在以下五個字上多下功夫:讀、猜,、查,、譯、溫,。 先說讀 說句不怕得罪人的話,,現(xiàn)行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文及古詩詞篇目只能算是“掃盲”。換而言之,光靠這些篇目的閱讀和講解,,就想讓孩子的文言文(古詩詞)閱讀理解和欣賞能力達到理想程度,無疑是癡人說夢,。 那該怎么辦呢,?首先要學會讀。注意,,我說的是“會讀”,,而不僅僅是“讀”這個動作。什么叫“會讀”,?我想至少包括三方面:一是會選擇閱讀文本,,二是重視閱讀次第,三是講究閱讀方法,。 01 關于閱讀文本的選擇,。 先說幾個不贊成的。 ??首先,,我不贊成太小的孩子去讀古文,,主要是因為孩子的精力和理解能力跟不上?;蛟S有人會質疑,,古人不是很早就讀經(jīng)典了嗎?這話不錯,,但我們不要忘了古人所處的時代,,整個社會的文化環(huán)境和我們現(xiàn)在有很大的不一樣。比如師資,,古人只有進了學或者有了秀才功名,,才有底氣坐館授徒,而要想取得秀才功名,,音韻訓詁,、四書五經(jīng)、詩詞歌賦的本事一般都很了得,,他們存世的詩文可以為證,。 再一個就是古時的社會氛圍和現(xiàn)在不一樣,那時人們凡耳目之所及無非古文古風,,自幼熏陶加上后天精力貫注,,入門自然要容易一些。而現(xiàn)在的孩子呢,?在學校有語數(shù)英,,在校外有各類興趣班,回家有電視電腦,這些都和古人不一樣,,因此只能延后幾年讀古文,,用理解能力去彌補熏陶的不足。 ??其次,,我也不贊成孩子從《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之類入手,,因為這些只能算是識字書,,其作用跟幼兒園小學低年級的漢語拼音功能差不多,并沒有太多的養(yǎng)分,。當然,,如果遇到名師,倒是能把這基本啟蒙書籍講出彩,,關鍵是名師難求,。 ??最后,不贊成孩子上來就讀太精深,、艱澀的,,比如《道德經(jīng)》、《孫子兵法》之類,。這些經(jīng)典是瑰寶,,但由于太過抽象,而且需要相當心智支撐,,若所教不得法,,不免強迫孩子死記硬背,久而久之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 世間的書是讀不完的,,要讀就去讀經(jīng)典。經(jīng)典又很多,,怎么選擇呢,?就我個人看法,小學段的孩子應側重培養(yǎng)他們的思想,,宜讀諸子百家,,最宜讀儒家;中學段應側重培養(yǎng)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宜讀古文及古詩詞,。 中國古人素來講究“文以載道”,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文字的思想性(道)和藝術性(文)是不可分的,,如果這兩者還能做到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那就是“文質彬彬”,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02 關于閱讀的次第 讀書好比做菜,主料,、配料,、佐料的比例是可量化的,但下鍋先后次序和時機卻是“運用之妙,,在于一心”,次序不對,、火候把握不同,,菜的味道也就不一樣了。 比如讀儒家經(jīng)典,。 我給學生上課的時候常常說,,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讀王陽明、曾國藩,,挺好,,確實也值得讀。但有個前提,,那就是至少熟讀“四書”,,換句話說,如果連“四書”都沒有讀過,,就去讀這兩位的著作,,往往就會陷入云里霧里,最后只能記得幾個典故,,掉幾句書袋,,沒有用的。 可以這樣說,,同樣是讀《傳習錄》和《曾國藩家書》,,讀過“四書”和沒有讀過“四書”的人,體會是天壤之別的,。即便是讀過“四書”的人,,這四部書的研讀次序不一樣,他們讀王陽明和曾國藩的體會也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再比如讀古典文學名篇,。 我建議要以中國古代文學史為經(jīng),從先秦到兩漢在到魏晉南北朝,,這樣一朝一代地捋下來,,但凡是歷史上有相當影響的篇目,,都應找來讀一讀,這樣既能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宏觀架構有所把握,,又能對那些鴻篇巨制有所了解,,點線面都有了,精粗就都兼顧了,。 比較糟糕的是找一份“名句集錦”過來,,背上個百八十句,然后就四處招搖,,這實在是自欺欺人,。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是哪些人,,但讀過《登樓賦》《思舊賦》的有幾位呢,?如果這些文章沒有讀過,光知道作者屬于哪個群體,,又有多大的意義呢,? 現(xiàn)在的人讀書普遍比較浮躁,不太愿意在根源上下功夫,,也不太愿意下死功夫,,就這么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亂讀一氣,總覺得一定有種速成的方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將古人的精華最大限度地吸收,,其實這樣做不僅無益,而且從長久來看,,還是非常有害的,。 古人講究“文章不落一句空”,他們的東西有時候看起來很簡單,,就那么萬把幾萬字,,但若是細細研究,你就會發(fā)現(xiàn)里面的寶貝真的多得很,。這就好比同樣是發(fā)電,,核電燃料的體積不大,但它能夠產(chǎn)生的能量卻是不容小覷的,。 03 讀的方法 讀書讀書,不讀,,怎么能叫讀書,? 現(xiàn)在的人,不管對什么書,,都是以看代讀,,其實這兩者的效果差別是非常大的,。要知道,看書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但讀書必須一字一句,,速度不一樣,平均關注到到每句話,、每個字上的時間就不一樣,,思考的深度和把握的精準度自然也就不一樣。 我少時即喜歡讀(實際就是看)古籍,,大約四五年級便讀“四書”,,初中讀《左傳》《戰(zhàn)國策》《昭明文選》《古文觀止》,高中就讀完了兩個版本的《中國古代文學史》,,并且將整本的《唐詩三百首》都背完了,,大學時期又花了兩年時間把王力先生四卷本的《古代漢語》通讀了四遍、抄了一遍,,其他雜七雜八的典籍也讀過不少。所以在沒有講授現(xiàn)在這些課程之前,,我覺得憑著自己這些年的積淀,,當不用花太多的功夫即可應付裕如。 等到自己真要準備講課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麻煩很大,。因為是古文,所以首先要帶領學生把文字讀順,,那就需要自己先把文本誦讀通暢,。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原來自己對很多字詞的理解都是想當然,、似是而非的,深究起來,,很多理解都是含混不清的,,根本經(jīng)不起推敲。 有了這個教訓之后,,我就老老實實地開始誦讀,,每天保持一個小時左右的誦讀功課。由于讀得越來越熟,,多數(shù)篇目自然而然就會背誦了,,同時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也在不斷深入,講課時候基本能夠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來,。 我以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各位,,堅持古文誦讀,能夠一舉多得:矯正字詞發(fā)音,、培養(yǎng)語感,、加強理解、鞏固記憶,、觸類旁通,。 次說猜 是的,,你沒看錯,,我說的是猜。 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詞和語句是很正常的事情,,怎么辦呢?是頻繁地查字典,、把一段完整的文字搞得支離破碎嗎,?不!我的建議是,,先不要管那么多——猜,。 有過英文學習經(jīng)歷的人,相信都有過這樣一種體驗,,就是有些單詞,,我們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沒有講過,后來自己也沒有查過詞典,,但我們卻能說出它的大概意思,,而且基本不會用錯,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們不妨回憶一下: ??當我們第一次讀到這個單詞的時候,,我們完全不知道它的意思,但由于這個單詞并不影響文本的整體閱讀,,所以我們就跳過去了,,然而這個單詞已經(jīng)在我們腦海里留下了輪廓; ??隨著我們對文本閱讀的推進,,我們對文本整體把握也漸趨深入,,終于在某個節(jié)點,當我們再次遇到這個單詞的時候,,我們隱約有些懂它了,,這就是最初的“猜測”; ??隨著我們閱讀面的擴大,,我們又會在其他文本中頻繁遇到這個單詞,,于是我們會自覺不自覺地根據(jù)語境,,為它所要表達的意思畫出一個又一個的輪廓,這些輪廓層層疊合,,就會產(chǎn)生一個交集,,這個交集往往就是該單詞的核心意涵; ??之后,,我們每遇到這個單詞一次,,就會對之前的猜測修正一次,時間久了,,我們對它的理解也越來越越來越準確,,最后達到不證自明。 通過我的描述,,相信各位能夠看出,,我所說的“猜”,并不是沒有任何根據(jù)的“蒙”,,而是充分發(fā)揮文本為生字詞提供的背景功能,,訓練我們的語感??梢姽湃怂f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有一定道理的,。 英文學習如此,,中文學習也是如此,。 比如,,有兩個成語,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都明白它們的大概意思:(1)大快朵頤,,意思是大飽口福,;(2)頤指氣使,指盛氣凌人的姿態(tài),。我也相信,,不少人也是跟我一樣,對于這兩個成語的了解,,并不是通過學校教育或者查資料獲得的,,換而言之,我們是猜出來的,。 是不是這樣,?這就是猜的作用。 次說查 還是以上面說的這兩個成語為例,。 大家既然都知道“大快朵頤”和“頤指氣使”的意思,,那有誰能告訴我,,“頤”又是什么意思?你的腦子里是不是迅速跳出頤和園,、頤年堂,、頤養(yǎng)天年這些詞兒?然后你絞盡腦汁地去猜,,卻發(fā)現(xiàn)越猜越糊涂,,最后對“頤”這個字的字形是否正確都產(chǎn)生了懷疑。 這就是猜的局限,,猜只能解決粗的東西,,而要更為細致的了解,必須去查,。 比較低級的查,,就是翻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然后看到它有兩個義項:①腮,、下巴,;②養(yǎng)、保養(yǎng),。稍微扎實一點的,,就是順便看下例句,默默念兩遍,,然后說,,我懂了。 好,,下次我問一些其他的,,頒、頎這兩個字的大概意思,?你是不是又要去查字典,,不嫌麻煩嗎?這就要說到查資料需要講究的地方了,。 在文言文學習方面,,我建議要從單字入手,漢字的源頭是甲骨和金文,,但對于多數(shù)讀者而言,,這兩種文字太過古奧艱澀,也沒有太大必要去研究,,相對容易一點的資料是《說文解字》(博雅小學堂邀請北師大男神級老師孟琢給小朋友講《說文解字》,,正在熱播中),但《說文》原書又過于簡略,所以可以直接備一本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還是以剛才舉的字為例,,我們考察一下頤、頒,、頎,,以及額、頸,、項,、顏、頡,、頏,、頷、須,、頂,、顛、頰,、顙,、頓等字的構成,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右偏旁——“頁”(本音為xié),,這是什么玩意呢?在甲骨和金文中,,這是個象形字,,是人首。了解了這一層道理,,我們就能觸類旁通了——凡以“頁”作為右偏旁的,,多數(shù)都跟人首有關系。 比如說,,讀《孟子》,,遇到“頒白者不負戴于路矣”,,你就會很容易想到:頒,,跟人首有關系,又說“頒白”,,那就有可能是指“兩鬢斑白”,,“負戴于路”,負是背著,,戴是頂著,,那全句的大概意思就是“兩鬢斑白的老年人,不需要身背或頭頂著重物在路上跋涉了”。 考慮到《說文》仍然有些難度,,所以,,配合一本較好的《古漢語字典》就顯得非常必要了。以下是推薦的版本: 當然,如果要求不是太高的話,,下圖的這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也能湊合,。 再說譯 我在新東方工作的時候,,認識一位大神,,非英語專業(yè)出身,也沒有留過學,,但英文水平一級棒,,大家都很好奇他是怎樣做到的,都想取經(jīng),。有次他就講,,他的英文完全是過去經(jīng)常幫人筆譯文件訓練出來的,我深以為然,。 所以我在講古文的時候,,偶爾也會要求學生逐字逐句地筆譯一段文字,然后發(fā)電子稿給我批改,,要求很明確: ??1.凡是原文中出現(xiàn)的文字,,譯文中必須有體現(xiàn)。 ??2. 凡是譯文中出現(xiàn)的文字,,原文中必須有依據(jù),。 很多人都知道,上乘的翻譯要做到“信”“達”“雅”,,這是沒錯的,。但對于古文學習者來說,最重要的還不是“雅”,,而是“信”和“達”,,“信”是準確,“達”是完整,,沒有“信”和“達”的支撐,,再高明的“雅”都是自說自話。 這里,,以我批改的某位學生作業(yè)為例: 【原文】戰(zhàn)國策·樂毅報燕惠王書(節(jié)選) 臣聞賢明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于后世。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歲之蓄積,及至棄群臣之日,,馀令詔后嗣之遺義,。執(zhí)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順庶孽者,,施及萌隸,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聞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跡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故吳王夫差不悟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跡者,臣之上計也,;離毀辱之非,,墮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者,義之所不敢出也,。 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之去也,,不潔其名,。臣雖不佞,,數(shù)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而不察疏遠之行也,,故敢以書報,,唯君之留意焉! 【學生作業(yè)及我的批注】 平心而論,,作為剛讀初一的學生,閱讀這種難度的文言文,,并能翻成這樣,,已經(jīng)是很不錯了,整體把握還算到位,,但如細細推敲,,嚴謹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所以,,如果家長自身的文言文修養(yǎng)足夠的話,,可以讓孩子在家多做做這樣的練習,必是大有裨益的,。 末說溫 溫,,就是溫習,古人也叫溫書,。我們都知道,,學過的知識會有遺忘,只有保持一定的溫習頻率,,才能有效延緩遺忘,。 另外一層意思,人的知識積累,、眼界,、思維方式是在不斷變化的,同樣一段文字,,這一段時間讀是一種滋味,,過段時間再讀,可能就是另外一種滋味,,正如蘇東坡所云:“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那么,,怎么進行溫習呢,? 我的建議是,,先把所有的注釋、資料統(tǒng)統(tǒng)放在一邊,,手執(zhí)原文出聲誦讀幾遍,。然后再一字一句地過,遇到障礙,,馬上做出標記,,等全文過完后,再查看筆記或相關資料,,將標出的障礙一一清除,,如此往復幾次,效果和翻翻記錄自然是大不一樣的,。 如果愿意,,還可以找一些相關或相近的文本進行閱讀,來加深理解,。比如讀過韓愈的《進學解》,,是否能把楊雄的《解嘲》、東方朔的《答客難》都找來讀一讀,?讀過了陳子昂的《感遇》,,能否看看他從阮籍《詠懷》上繼承了什么,再看看李白的《古風》從這兩位身上汲取了什么養(yǎng)分,?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這當是老先生的經(jīng)驗之談,否則他也不會在晚年讀《易》讀到“韋編三絕”的癡迷程度,??鬃由星胰绱耍螞r我輩,? 文章轉載自云棲教室(ID:Yunqi_edu) 博雅小學堂邀請 北師大男神教授孟琢 專為小朋友講述《說文解字》 已更新72講 正在播呀熱播中 |
|
來自: 昵稱45199333 > 《教育學習知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