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偃師有個叫做“倒盞村”的古村落,我還是第一次聽說,,真不知道“倒盞村”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村子,。
我們的車從二廣高速龍門站下路后,沿玄奘大道過了伊河行駛不遠,,遠遠地就看到紅燈籠映襯下的青磚黛瓦,,充滿著古風遺韻。
我是最近在網(wǎng)上看到了一則“洛陽又一個古村落火起來了”的報道,十分好奇;便決定來這個“倒盞村”一探究竟,。
一進村子,,依坡而建的土房扇墻上一幅幅傳統(tǒng)民俗年畫活靈活現(xiàn),老故事的感覺撲面而來,。
聽說“倒盞村”的名字與酒有關,,而且每到周末,洛陽附近有許多的人專程來“倒盞村”,,就為喝上一口,。
據(jù)說,當年乾隆皇帝巡游至此舉杯痛飲,,喝得杯底兒朝天,,欲罷不能。百姓們?yōu)榧o念此事,,便把村名改為“倒盞村”,,意思是“倒了杯盞”。
不過我去得時候不是周末,,再加上眼下天兒太冷,,村子里的游人并不多。
我不勝酒力,,沒敢品嘗“倒盞村”的美酒,,不過與我同行的朋友喝了一碗,倒是不停的夸這兒的酒挺甜,。
但我也在村里找到了久違的味道,,那曾經(jīng)的故事在這大油餅的咀嚼中回味無窮。
村子中間有一座霸氣的城樓叫“安樂寨”,,站在城樓上可以看到村子全貌,。
放眼望去,萬安山下的酒流溝里,,農(nóng)宅瓦舍錯落有致,,周圍黃土綠樹環(huán)繞。
遠遠地,,我被村里的戲曲茶樓吸引了,,聽說倒盞村每天都有曲藝、戲曲演出,。
便找了個能曬到太陽的位置坐了下來,,要一碗大碗茶,聽上一段河洛大鼓,。
能在這古老的村子坐下來曬曬太陽,于流水般的歲月里也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我覺得倒盞村挺適合慢慢地逛,,慢慢地才能夠品味出豫西地區(qū)濃厚質(zhì)樸的河洛文化,。
走出倒盞村,我才看清楚村口牌樓上的對聯(lián)“到盞千年仍見炊煙,、河洛萬里到此歇腳”,,此言極是。
【三姐姐溫馨貼士】倒盞民俗文化村地址:洛陽市伊濱區(qū)諸葛鎮(zhèn)玄奘路與孝文大道交叉口,,導航搜索“倒盞民俗文化村”即可到達,。另外倒盞村不收門票。
【作者簡介】三姐姐: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專欄作家,、旅行家。新浪微博 @三姐姐視界 ,,微信公眾號:三姐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