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中國古詩詞,文化蘊涵豐富,,體類眾多,,將其梳理之后,多角度分類呈現(xiàn),,更能加深認識和理解,。這對于了解古人生存狀態(tài),,理解古人思想和行為,汲取古人文化精髓,,將會有所裨益,。當然,這也是提升自身文化修養(yǎng),,以智養(yǎng)性的絕佳途徑,。 唐詩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根據(jù)唐詩的內(nèi)容和主體思想,,對其進行分類賞析,旨在傳承經(jīng)典,,弘揚傳統(tǒng)文化,。本篇為唐詩分類第六篇,其它篇類詳見本號主頁文章,,今后會定期更新剩余部分,,歡迎喜歡的朋友們加關(guān)注噢~。 「上期主題:送別(一)」 本期主題:送別(二)1,、《于易水送別》-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譯文:在此地離別了燕太子丹,壯士荊軻憤怒發(fā)沖冠,。昔日的英豪人已經(jīng)長逝,,今天這易水還是那樣的凄寒。 賞析:此詩感情深沉,,筆調(diào)蒼涼,,一改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標志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這首詩題為送別,,可又沒有交代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全詩純?yōu)樵伿肥銘阎?。但吟誦全詩,,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眼前,。荊軻其人雖然早就不復存在,,可這位英雄疾惡如仇、視死如歸的英風義概還在,,作為歷史見證的易水河還在,。此時此地,,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時空,。 2,、《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 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面,猶如明鏡高懸,,空中彩云結(jié)成綺麗的海市蜃樓,。 故鄉(xiāng)之水仍戀戀不舍,萬里送舟,,伴我前行,。 賞析:詩人順著長江遠渡荊門,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jīng)養(yǎng)育過他的故鄉(xiāng),。初次別離,,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xiāng),,而說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fā)顯出自己思鄉(xiāng)情深,。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jié)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3,、《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strong>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我孤對楚山離愁無限,!朋友啊,如果洛陽的親友問起我的近況,,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賞析:”玉壺‘‘乃高潔的象征,,”冰心”二字,,表示自己與”厲志廉潔,歷任恪勤,,奉公盡誠,,克己無倦”的陸徽志同。詩人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這決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蔑視謗議的自譽。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4,、《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萋萋芳草代表我的深情,。 賞析:古原草具有頑強生命力,,雖歷烈火,春風化雨,,仍可再生,。此時正直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生機勃勃,,古原景象如此迷人,送別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生,。楚辭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游未歸的人。而這里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愁情,,該是多么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么富于詩意,。 5,、《山中送別》-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譯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否回還,? 賞析: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舍,卻更進一層冀望別后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于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一定,。“柴扉”雖掩,,心卻在柴扉之外,,此詩之中“春草明年綠”仍從楚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兩句化來,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北風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飄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競相開放。 雪花飄入簾籠沾濕帳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將軍獸角弓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鎧甲冷得難穿上,。 無邊沙漠結(jié)成百丈堅冰,,憂愁的陰云凝結(jié)在長空。 帳中擺酒為回京人送行,,助興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黃昏時轅門外大雪紛飛,凍硬的紅旗風吹不飄動。 在輪臺東門外送你回京,,臨行時茫茫白雪布滿山,。 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賞析:這首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縱橫矯健的筆力,,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全詩不斷變換著白雪畫面,,化景為情,,慷慨悲壯,渾然雄勁,。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產(chǎn)生的惆悵之情,。全詩內(nèi)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詩句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