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佳佳樓主古藺歷史沿革 古藺歷史沿革 古代為西南夷地,,系彝、苗,、羿人聚居地。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納溪縣以南設(shè)置羈縻藺州,,古藺屬羈縻藺州地域。 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古藺屬潼川府瀘州,。元代,古藺先屬四川行省永寧路,,后屬四川行省永寧宣撫司,。 明代,,古藺先后屬永寧長官司、永寧安撫司,、永寧宣撫司和四川布政使司敘州府?dāng)⒂儡娂Z廳,。明洪武四年(1377年)置永樂衛(wèi),二十三年置白撒(今白沙)千戶所,,衛(wèi)所 隸貴州都司,。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裁敘永軍糧廳并入永寧縣,,古藺屬永寧縣,。雍正九年(1731年)置古藺巡檢司于古藺州隸敘永廳,置赤水分縣于赤水河,,隸永寧縣,。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正月廿五日(2月26日),永寧縣自今敘永東城移至古藺場,。宣統(tǒng)元年(1909),,改縣名永寧為古藺,屬永寧直隸州管轄,。 天啟三年(1630年)置敘用善后廳后改為敘用軍糧廳,。 1911年11月27日,古藺保路同志會在縣城召開群眾大會,,宣布古藺獨立,,成立古藺縣大漢軍政府,李曉青任都督,。同年12月6日,,蜀軍政府派馬集成等13人來藺視察。次日,,李曉青派兵殺害馬集成一行12人及同志軍10人,。同月21日,殺害古藺同盟會重要成員周南,,史稱“打馬殺周”,。 民國二年(1913年),古藺屬下川南道,。民國十九年(1930年),,古藺屬四川省政府,同年廢永寧直隸州,,古藺縣隸屬于四川省永寧道,。改軍政府為縣知事公署。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古藺屬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19年隸四川省政府,,21年裁赤水分縣隸四川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12月10日,,古藺縣解放,,隸屬川南行政區(qū)瀘縣專員公署。 解放初期,,為適應(yīng)土地改革,,縮小區(qū)劃范圍,1952年,,古藺縣屬四川省隆昌專員公署,。1953年古藺縣設(shè)16個區(qū)6個鎮(zhèn)162個鄉(xiāng),后幾經(jīng)調(diào)整,,1958年改鄉(xiāng)為人民公社,,1960年改隸瀘州專區(qū),古藺縣隨瀘州專區(qū)并入宜賓專區(qū),。1984年復(fù)改人民公社為鄉(xiāng),,古藺縣轄10個區(qū)1個直屬鎮(zhèn)72個鄉(xiāng)一個區(qū)轄鎮(zhèn)1985年劃歸瀘州市轄,1985年,,省轄瀘州市成立,,古藺縣屬瀘州市。 1987年經(jīng)省政府批準(zhǔn)大村區(qū)所屬的復(fù)陶,、二郎,、新華三個鄉(xiāng)合并組建二郎鎮(zhèn),將箭竹,、烏龍,、大寨、馬嘶4個鄉(xiāng)(馬嘶鄉(xiāng)從建新劃入部分地域)改建為苗族鄉(xiāng),。1992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建鎮(zhèn),,將古藺縣組建為12個鎮(zhèn)17個鄉(xiāng)(其中4個苗族鄉(xiāng))。 1997年,,古藺縣面積3181平方千米,,人口70.8萬,轄12個鎮(zhèn),、17個鄉(xiāng)(包括4個民族鄉(xiāng)),,614個行政村、22個居委會,、4558個村民小組,。 2004年,古藺縣行政村由原來的614個減少到269個:1000人以下的村有1個,;1001至2000人的村有44個,;2001至3000人的村有137個;4000人以上的村有24個,。轄29個鄉(xiāng)(鎮(zhèn)),,269個村。2004年,,古藺縣全面推行強村擴組,,古藺縣由原來的614個行政村調(diào)整為269個行政村,23個居民委員會調(diào)整為16個社區(qū),。村建制調(diào)整后,,有的鄉(xiāng)僅管轄2—3個行政村。 2004年底,,古藺縣轄12個鎮(zhèn),、13個鄉(xiāng)、4個民族鄉(xiāng)(馬嘶苗族,、箭竹苗族,、大寨苗族、烏龍苗族),,269個村委會,、16個居委會(社區(qū))(其中城市社區(qū)3個),4558個村民小組,。古藺縣面積3182.3平方千米(實控3183.5平方千米),,年末總?cè)丝?01544人。 2006年末,,轄12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其中3個民族鄉(xiā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