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母家是彪冢村,,在滹沱河北岸,離我們家有十四五里路,。 當(dāng)我初上小學(xué),,夜晚溫書時,母親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母親姐妹四人,,還有兩個弟弟,,母親是最大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只種著三畝當(dāng)來的地,,一家八口人,、全仗著織賣土布生活。 外祖母,、母親,、二姨。 能上機(jī)子的,,輪流上機(jī)子織布,。 三姨、四姨,,能幫著經(jīng),、紡的,就幫著經(jīng),、紡,。 人歇馬不歇,那張停放在外屋的木機(jī)子,,晝夜不閑著,,這個人下來吃飯,那個人就上去織,,外祖父除種地外,,每個集日(郎仁鎮(zhèn))背上布去賣,然后換回線子或是棉花,,賺的錢就買糧食,。 母親說,她是老大,,她常在夜間織,,機(jī)子上掛一盞小油燈,每每織到雞叫,。她家東鄰有個念書的,,準(zhǔn)備考秀才,每天夜里,,大聲念書,,聲聞四鄰。 母親說,,也不知道他念的是什么書,,只聽著隔幾句,就“也”一聲,,拉的尾巴很長,,也是一念就念到雞叫,。 可是這個人念了多少午,也沒有考中,。 正像外祖父一家,,織了多少年布,還是窮一樣,。母親給我講這個故事,,當(dāng)時我雖然不明白,其目的是為了什么,,但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生也沒有忘記。 是鼓勵我用功嗎,?好像也沒有再往下說,;是回憶她出嫁前的艱難辛苦的生活經(jīng)歷吧。這架老織布機(jī),,我幼年還見過,,煙熏火燎,通身變成黑色的了,。 外祖父的去世,,我不記得。 外祖母去世的時候,,我記得大舅父已經(jīng)下了關(guān)東,。二舅父十幾歲上就和我叔父趕車?yán)_。后來遇上一年水災(zāi),,叔父又對父親說了一些閑話,,我父親把牲口賣了,二舅父回到家里,,沒法生活,。 他原在村里和一個婦女相好,女的見從他手里拿不到零用錢,,就又和別人好去了,。二舅父想不開,正當(dāng)年輕,,竟懸梁自盡。 大舅父在關(guān)東混了20多年,,快50歲才回到家來,。他還算是本分的,省吃儉用,,帶回一點(diǎn)錢,,買了幾畝地,,娶了一個后婚,生了一個兒子,。 大舅父在關(guān)外學(xué)會打獵,,回到老家,他打了一條鳥槍,,春冬兩閑,,好到野地里打兔子。他槍法很準(zhǔn),,有時串游到我們村莊附近,,常常從他那用破布口袋縫成的掛包里,掏出一只兔子,,交給姐姐,。母親趕緊給他去做些吃食,他就又走了,。 他后來得了抽風(fēng)病,。 有一天出外打獵,病發(fā)了,,倒在大道上,,路過的人,偷走了他的槍枝,。他醒過來,,又急又氣,從此竟—病不起,。 我記得二姨母最會講故事,,有—午她住在我家,母親去看外祖母,,夜里我哭鬧,,她給我講故事,一直講到母親回來,。 她的丈夫,,也下了關(guān)東,十幾年后,,才叫她帶著表兄我上去,。后來一家人,在那里落了戶?,F(xiàn)在已經(jīng)是人口繁衍了,。1982年5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