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五岳,,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但是,,其它四岳還好說,如今都是板上釘釘?shù)氖聝?,可這北岳居然還有兩座山打了起來,,都說自己才是北岳。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一次,,中央電視臺王小丫主持的《開心詞典》節(jié)目中,曾經(jīng)提出過古代北岳恒山在哪里的問題,,來賓大都講在山西渾源,,都不對,正確的答案是河北曲陽,。于是,,下面一片嘩然,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很多人譏諷王小丫不懂歷史,,不懂地理。那北岳恒山到底在哪里呢,?古代北岳確實在河北,。 山西渾源北岳恒山 所以問題來了,,這兩個地方都有北岳恒山,,而且都不是牽強(qiáng)附會。 提到北岳恒山,,很多人都會馬上想到山西省渾源縣境內(nèi)建有懸空寺的那座北方名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的北岳恒山,也就是現(xiàn)在說的古北岳恒山,,確在河北省保定市唐縣,、阜平和淶源三縣交界之處,其主峰是大茂山,。直到現(xiàn)在,,大茂山上還存在多處古代碑刻和廟宇、道觀的遺跡,。 古代北岳恒山—主峰大茂山 《漢書》記載,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詔,,確定北岳恒山就在現(xiàn)在的河北境內(nèi),。自漢至清初1600年間,國家祭祀北岳恒山的活動,,都在曲陽的北岳廟進(jìn)行。 漢高祖劉邦一統(tǒng)天下后,,曾在現(xiàn)在的石家莊元氏縣一帶設(shè)立恒山郡(后遷至正定一帶),,后因漢文帝劉恒之諱,才改為常山郡,,從字義上講,,常、恒相通,。而歷史上,,曲陽有上曲陽和下曲陽之說,下曲陽就是現(xiàn)在的正定一帶,,這也是為什么現(xiàn)在正定縣有曲陽橋,、恒山等地名和稱謂的原因。這說明在歷史上,,北岳恒山就是在河北境內(nèi),,而不是現(xiàn)在的山西。這里不僅有險峻的主峰大茂山,,曲陽還有保存完整的祭祀廟宇北岳廟,。 北岳廟 宋代的史書記載,,北岳廟廟會,,人的聲音就像天上的雷,燒的香火就像天上的云,,路上的人都是手拉著手,,一個挨著一個來趕廟會,。 清代以來北岳廟廟會的香客連綿不斷,但老百姓對北岳廟的歷史價值了解卻并不多,。老百姓都不知道這是北岳廟,,而是稱它為竇王殿。傳說,,隋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竇建德曾在這里屯兵,,老百姓才將這里稱作竇王殿。 北岳廟廟會 北岳廟位于曲陽縣城西,,建于北魏年間,歷代重修?,F(xiàn)存主體建筑德寧之殿是我國目前元代木結(jié)構(gòu)中最大的建筑,,殿內(nèi)東西兩壁繪有巨幅“天宮圖”,出自唐代畫圣吳道子之手,。這里是祭祀北岳恒山的地方,,皇帝親自或遣使來此祭祀恒山都要留下碑刻,北岳廟現(xiàn)存北魏至明清碑共計140余,。 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位于曲陽縣城的北岳廟雖是祭祀北岳恒山之所,但它距離古北岳恒山主峰大茂山腳下卻有70公里的距離,。專家說,,古代有祭山不祭顛的說法,稱為遙祭,。這也與當(dāng)時交通不便,,帝王、諸侯到北岳祭祀困難有關(guān),。北岳廟距離古北岳恒山較遠(yuǎn)也成為幾百年前北岳之爭的一個原因,。 山西渾源北岳恒山 宋朝時候,,山西渾源還時有被遼邦占領(lǐng)的危險,,立它為北岳,想祭拜都不可能,。明朝因為建都北京,,北岳卻在首都的南側(cè),顯得很不合適,,所以從明朝中期開始,,山西籍官員開始上書朝廷要求在山西渾源祭祀北岳,雖找出種種理由但未被朝廷采納。然而,,山西當(dāng)?shù)毓賳T已開始在現(xiàn)在的恒山修建可供祭祀的廟宇,,北岳祭祀之爭相持不下。 直到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山西地方官再次上書,,因清廷入關(guān)不久,同樣定都北京,,所以同意把在曲陽北岳廟祭祀北岳改為在山西渾源祭祀,,改岳爭論成為定局。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起,,朝廷將祭祀地點移到山西渾源,,至今三百余年歷史。 山西渾源北岳恒山 不過,,對于“改祀”一事,明清兩代都有不少人反對,。如明末清初著名學(xué)者顧炎武在對曲陽,、渾源考察后,作《北岳辨》就認(rèn)為北岳在京都之南的理由不能成立,,“都邑?zé)o常,,而五岳有定”,歷代的制度是“改都不改岳”,。至于“宋失云州始祭曲陽”一說,更是錯誤,,還用大量史實碑文駁斥馬文升之說,。如果單從自然景觀來講,論山的雄,、奇,、險、秀,,保定的古恒山皆在渾源的天峰嶺之上,;要論人文景觀和交通便利,古恒山就遜色了,。清帝之所以“改祀”,,據(jù)推測可能與崇尚佛教,注重人文景觀和交通便利有較大關(guān)系,。 如今,,對于誰才是正統(tǒng)的北岳恒山,兩地各執(zhí)一詞。一方認(rèn)為河北恒山“自古有之”,,應(yīng)該尊重史實,;另一方認(rèn)為,山西恒山是“官方認(rèn)證”,,五岳變遷自古有之,,對于三百余年的既定事實拒絕接受未免姿勢難看。你覺得哪個有道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