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文寫給入門用戶,,玩家及土豪請繞道 別小瞧狗頭 可能是你最好鏡頭 其實對新用戶來說,廠商最懂用戶,。預算不多,,買了機身就沒多少錢買鏡頭了。于是就有了高性價比的套頭(俗稱狗頭),,比如:18-55mm,、17-50mm、18-135mm,、18-140mm,、18-200mm、18-300mm,。 焦段超實用,,基本可以一鏡走天下。如果這時新手要去咨詢相機玩家(老法師),,一般都不建議購買套頭,,理由很簡單,反正你遲早要換的,。 對這點,,老狼一直都有明確的觀點:作為新手,你首先要用好狗頭,。用好了狗頭,,你才知道下一個你需要什么鏡頭,。當然土豪除外,一般糾結(jié)的都是窮人,,了,,和金字塔一樣,越往上,,選擇就越少,。不就是差個紅圈嗎,什么狗不狗頭,?別小瞧了 但這里老狼要提醒的是,,對于掛機頭,選擇也是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很多人在選擇上猶豫不決,,糾結(jié)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焦段,,二是品牌,。我們就先從這幾個方面開始入手。
焦段:別追逐極端 套頭的焦段跨度很大,,很多從未玩過單反的,,總是抱著焦距越長越好。前幾天有個粉絲留言咨詢鏡頭,,說是,,萬一哪天要拍鳥呢?好吧,,也許這輩子,,就拍那么一兩次。 在選擇焦段的時候,,還是要搞清楚追求的效果,,究竟是到此一游的風景照,,還是畫質(zhì)更好的攝影作品,。
品牌:別抱著原廠不放 如果選擇套頭,那推薦原廠的,。至于其他,,在2000元左右這個價位,給副廠一些機會吧,,它們的表現(xiàn)真的不比原廠差,,光看參數(shù)就能找出端倪,“性價比”此時此刻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不正符合了窮人選鏡頭的基本原則嗎,?
18-55mm套頭我是不推薦的 經(jīng)??蠢侠俏恼碌膽撝溃?8-55mm這個焦段的套頭老狼是從來不推薦的,。 尼康和佳能之所以推出這樣的套頭,,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你能用最低的成本,,把機身用起來,,至于其他的,沒有過多的考慮,。有很多媒體把佳能18-55mm/F3.5-5.6 IS STM吹捧的很高,,認為收了光圈之后,它在廣角端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佳能17-40mm/F4L怎么賣?很多副廠鏡頭光圈收了幾擋之后,,畫質(zhì)和原廠表現(xiàn)一樣,。 不是有句話嘛,“F8下無狗頭”,。 更為重要的是,,18-55mm這個焦段,對于手頭只有一枚鏡頭的入門用戶來說,,太不方便了,,完全是一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急也沒用,,只能回家上電腦裁了,。
為什么會推薦騰龍的17-50mm 既然18-55mm你老狼都看不上,為什么推薦騰龍17-50mm呢,? 這個問題問的好,。還不就是看中了F2.8恒定大光圈,才賣2650元,,要啥自行車,。 很多人不理解,為啥恒定大光圈誘惑這么大,?高感 大光圈 防抖可以不用三腳架應付90%的拍攝場景,,這個理由還不充分?很多時候拍清楚比拍好更重要 一般買騰龍17-50mm的,,手頭還有其他鏡頭,。這個頭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跑焦,拼人品的時候到了,。 在這里有必要提到另一個鏡頭適馬17-70mm,,很多場合有人推薦,,其實畫質(zhì)很一般,邊緣較差,,就是功能全,,最近對焦距離0.22m,放大比為1:2.8,,可以當微距鏡頭用,。其實入門用戶很少對微距有需求,所以老狼并不推薦,。
佳能套頭首選18-135mm 之前做過統(tǒng)計,,18-135mm這個焦段基本覆蓋了普通用戶75%的拍攝需求。對于一機一鏡的用戶來說,,選擇它是非常理性的選擇,,因為做到各方面兼顧和平衡。 結(jié)合廠商的MTF圖,,以及之前做過的對比測試,,我們得出以下結(jié)論: 18-55mm焦段成像比較: 圖片中心區(qū)解析度: 18-135>18-55 圖片邊緣區(qū)解析度: 18-135>18-55 鏡頭畸變控制: 18-55>18-135 消色差控制:18-135>18-55 暗角控制:18-55>18-135 18-135mm這個頭的優(yōu)點就是清晰,中心分辨率在諸多套頭中是最好的,,個別焦段甚至接近定焦頭的解析度,。畸變控制是軟肋,,這個實話實說,,18-24mm焦段桶形畸變嚴重,從24mm-135mm一直都有枕型畸變,。 不過相比18-200mm這種經(jīng)典的“一鏡走天下”鏡頭,,18-135mm鏡頭在畸變和暗角的控制又占得優(yōu)勢。換一種思維來想,,這也是一種平衡,,在焦段和畫質(zhì)之間。
尼康套頭首選18-140mm 比起佳能,,尼康選擇空間略大,,有18-105和18-140兩個套頭可選。 18-105mm相比18-140mm,,畫質(zhì)差異并沒有吹得那么大,,同樣都具備防抖功能,,前者采用塑料卡口,,后者是金屬卡口。 最關鍵的是價格幾經(jīng)波動之后,,居然差不多了,,18-140現(xiàn)在到手1699元,,18-105至少1550元,顯然選擇18-140mm來得實在點,。 根據(jù)常理,,18-140mm變焦倍率比18-105mm大,理論上畫質(zhì)會更差,,但多家評測機構(gòu)的數(shù)據(jù)表明,,這兩者畫質(zhì)差不多。 廣角端: 對比度:105>140 分辨率:105=140相當 焦外成像:105=140相當 邊緣畫質(zhì):105<140 長焦端: 對比度:105=140 分辨率:105=140 焦外成像:105>140(其實都比較差) 邊緣畫質(zhì):105<140 就畫質(zhì)而言,,18-105mm要得75分的話,,18-140mm可以打70分。不過18-105mm更輕,,18-140mm防抖更好(4級VR防抖),。 如果打定了主意,準備一機一鏡玩到底,,18-140絕對是優(yōu)選,,也足夠了。如果還會在長焦端添置鏡頭,,入手18-105吧,。
18-200mm可以考慮副廠 選擇18-200mm這種大變焦比的天涯鏡,通常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懶”,。反正也是拍到此一游照,追求一鏡走天下,,所以不要提太多要求,,畫質(zhì)也就那樣了。說這樣的話,,老狼其實是給大家打一針預防針,。 就體驗來說,尼康18-200mm可以打75分,,廣角畸變略大,,長焦端畫質(zhì)軟,防抖很有效,,色彩不錯,,就是容易進灰,光圈控制在F8才夠銳(多多祈禱天氣好),。 佳能也是夠“懶”的,,自2008年推出18-200mm/F3.5-5.6 IS以來就沒有升級過,鏡頭充滿了妥協(xié),,在中焦段表現(xiàn)尚可,,但是在50mm以上焦段銳度會緩慢下降,,雖然配備了IS防抖,但是沒有USM馬達,,無法全時手動對焦,,會出現(xiàn)鏡頭豎直向下時鏡桶因重力自動滑出的情況。 騰龍和適馬在18-200這個焦段還是非常努力的,。就拿適馬來說,,自2005年推出第一代18-200mm/F3.5-6.3以來,前后升級過四次,,新款做工有很大進步,,外觀更加拉轟,完全不像是一枚2000元出頭的鏡頭,,解析力提高很多,,貼近“一鏡走天下”的定位。 騰龍是2015年8月推出的新款,,比起前代,,縮小體積和降低重量是最大的改進點。要二選一的話,,這一票老狼投給適馬,。 PS:你在購買相機過程中有什么問題?歡迎在文末留言
—— | 狼族攝影公開課高清視頻 | —— 定制周邊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