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xù)為朋友們展望香港春拍,3月份紐約佳士得藤田美術館珍藏專場上,,4件代表著市場所見最高水平的商周青銅器拍出約合近9億元人民幣的天價,,這或許將在全球市場上引發(fā)一波可觀的“青銅熱”。這股青銅熱能否延續(xù),,即將舉行的香港春拍,,有一個超級重量級的青銅專場,便是這波青銅行情的試金石了,!這便是5月下旬即將舉行的香港大唐國際春拍,。 大象在之前的專題報道中有和朋友們介紹過,大唐國際5月底即將舉行的這場青銅器拍賣稱得上是近十年來香港乃至全球范圍內(nèi)所舉辦的整體水平最高的青銅器拍賣之一,,而專場負責人告訴大象,,這場拍賣他們已經(jīng)準備了大半年的時間,而緣起便正是今年3月的紐約佳士得的藤田專場,。去年年中,,當他們看到了藤田專場的四件超級青銅器曝光后,便開始著手準備起了這場拍賣,,因為他們相信,,藤田專場將會引發(fā)一波青銅器的行情,因此,,便特別準備了一組特別重量級的稀有藏品上拍,,從紐約藤田專場的火爆來看,大唐國際半年多的精心準備,,看來絕對是值得的,。 大象之前已經(jīng)為朋友們預告過這一場重量級的青銅器拍賣,可以說是匯集了商周青銅器的各種高級器形和罕見的精品,,喜歡高古藝術的朋友,,這絕對是一場視覺盛宴了。我們先給朋友們看看這一整套陣容的架勢吧,! 在上個月的專題中,,我們已經(jīng)整體為朋友們介紹了這一場拍賣,而今天,,我們重點為朋友們介紹這其中的三件特別的藏品,,絕對稱得上是孤品級別的青銅器,。我們一一為朋友們作詳細的解讀。 春秋晚期青銅鏤空夔龍紋帶座圓筒形器(用途或為:投壸) 高:36cm 底徑:27cm 口徑:15cm 出處:歐洲Paulette GoddardRemarque (1910-1990)家族舊藏 估價:HKD1,200,000-1,800,000 造型非常奇特的一件藏品,!大象上個月探訪大唐國際庫房的時候,,正好和幾位專家一起討論這件造型奇特,工藝精致的鏤空筒形器究竟是什么用途的,,而當時我們的猜測可能是“鼓座”,。而就在最近,中國科學院傳統(tǒng)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蘇榮譽先生特別撰文研究了這一件器物,,推翻了我們之前認為可能是鼓座的結論,。所以今天我們首先重點結合蘇榮譽先生的研究結論,一起來說說這一件器物,。 我們先看看這件奇特藏品的基本外觀,。 其造型由上段的透空圓筒和下段的透空半球形座組成 透空環(huán)帶結構對稱,由縱向排列的四組相同的透空紋樣構成,,組界清楚,。每組紋樣均為上、下兩層蟠龍糾結而成,,上下各二,,相間排列,龍的造型相當一致,。 筒內(nèi)壁為光滑圓筒形 底座可分為透空穹形頂和側壁兩部分,,十六條蟠龍糾結穿插形成透空座 除外邊緣龍身交集屬平交外,其余龍身的交錯均為立交,,龍身上下穿插而互不觸及,;平交處有鑄接痕跡。 龍身底邊不很規(guī)則一致,,有略平的也有似棍狀的,,有的還有刮拉不均勻的溝槽。與這樣的結構相應的是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分鑄鑄接或焊接痕跡,,也沒有塊范法所遺留的披縫,說明底座的透空是失蠟法所鑄造的,。座內(nèi)的刮剔痕跡當是修整蠟模的孑遺,。 座下束腰的外壁上,均布十只方向一致的鑲嵌的鳳鳥,。一鳳鳥多有銹蝕,,而另一鳥尾部有拼接痕跡,似嵌玉石,。 整個器物設計精巧,,多種工藝并施,、精工細作,品相良好,,但關于這件器物的功能,,因器物本身遺留信息很少,既無銘文,,也無殘留物,,難以考索。因此,,我們可以對照一些類似的出土器進行研究,。 在東周青銅器中有一批透空的杯狀器,往往出自楚地,,一類有足,,另一類則沒有足,其功能被定為熏,。 參閱:透雕龍紋熏.1965江陵望山M1.戰(zhàn)國中期 這件龍紋器出土時,,杯外以絲織物包裹,有織物殘留,;杯中存留有植物,,或為香料。 參閱:信陽楚墓透空奩 有足的一類,,或者以河南信陽長臺關一號楚墓所出為早,。 參閱:戰(zhàn)國 透空蟠螭紋香熏杯. 保利藝術博物館藏 參閱:透雕龍紋熏.1986荊門包山M2.195 戰(zhàn)國中期 從如今我們能找到的出土實物看,此類工藝精湛,、設計獨到的春秋戰(zhàn)國鏤空器,,全部出土自楚地。而且有一些造型和楚地出土的漆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可以說,,完全體現(xiàn)了當時楚地的藝術風格和精湛的鑄銅工藝。 通過了這些比對,,有的鏤空器我們根據(jù)出土遺留物或其他證據(jù)的推斷,,大約能知道其用途,而有的仍然是一個謎,,從以上比對看,,大唐國際的這一筒形器和香薰的器形相似而又略有差異,那么大唐春拍的這一件究竟是不是鼓座呢,?我們不妨比對一下各地出土的能夠明確判定為鼓座的器物,。 參閱:舒城九里墩龍虎紋鼓座 鼓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鼓座古稱鼓跗或鼓柎,,多為木質(zhì),,故早期的當朽而不存,。青銅鼓座可能是春秋革命后的新類型,業(yè)已發(fā)現(xiàn)的九件,,年代被定位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早期,,多出自江漢和江淮之間的墓葬。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棺前編鐘旁出土一件青銅鼓座,,底呈圓圈形,,圈外側滿飾蟠螭紋,上沿對稱分布兩虎頭和四條纏繞的龍,。直徑800,、殘高290毫米,重47公斤,。 參閱:曾侯乙建鼓座 湖北隨州擂鼓墩一號墓即曾侯乙墓中室出土戰(zhàn)國早期建鼓一面,,座底是銅環(huán)和其中不規(guī)則銅條構成的網(wǎng)框,外周飾淺浮雕蟠龍紋,,口刻銘“曾侯乙作持”,,外緣嵌綠松石。通高540,、底徑800毫米,,重約192公斤。 參閱: 葉縣舊縣許公寧墓建鼓座 河南葉縣舊縣四號墓墓主是春秋晚期許國君主許公寧,。墓中發(fā)現(xiàn)一件青銅建鼓鼓座,,殘缺嚴重,但辨識出鼓座已散落成多軀體纏繞的蟠龍,,估計其結構類似于曾侯乙鼓座,。 參閱:透空蟠龍鼓座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兩件青銅鼓座,年代均屬春秋晚期,。其中一件和大唐春拍的這件可相比對,。比對以上鼓座,大唐國際這一件鏤空器類于曾侯乙,、許公寧鼓座,,和上博透空鼓座,但工藝或有不同,。就其尺度來看,,大唐春拍這件36厘米的通高和相同的座底徑,,不足以穩(wěn)固大型建鼓,,而且圓筒底端封閉且微圈,,使得楹不能深插,,無助于提高器穩(wěn)固性。所以,,蘇榮譽教授的結論是,,它應當不是一件鼓座。 從上述的比對來看,,這件筒形鏤空器和出土的同時期鏤空的香薰或者鼓座,,都有著一定的功能性的差異。而蘇榮譽教授的最終結論是,,這很可能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件投壺,。 古人六藝之一為射,投壺是射的一項內(nèi)容,。早在春秋時期,,投壺即是貴族、諸侯和士大夫的游戲之一,,參與者將無鏃之矢投擲入壺且多者勝,并相習成禮,。雖先秦禮書對投壺活動屢有載記,,但迄今未能確知投壺面目。我們能夠從一些出土實物中找到和大唐春拍這件更為類似的器形,,不妨繼續(xù)往下看,。 參閱:投壺 沂水紀王崮透空座筒形器 2012年發(fā)掘的山東沂水紀王崮墓,,雖遭破壞,,仍出土了大批青銅器,。該墓出土品中有一件透空座圓筒形器,。器通高302、底徑218,,口徑156毫米,。座的造型、尺寸和大唐國際的透空帶座圓筒形器一致,,但此器身不透空,,口略大,和之前我們所看到的熏造像不同,顯然更接近于記載中的投壺了,。 參閱:河北平山三汲戰(zhàn)國中山王墓東庫出土的麟座圓筒形器 戰(zhàn)國中期 與紀王崮投壺接近的是河北平山三汲戰(zhàn)國中山王墓東庫出土的麟座圓筒形器 ,,外壁刻銘“作使庫工蔡”,同為投壺的可能很大,。中山王墓年代在戰(zhàn)國中期,,從器表蟠虺紋看,這件筒形器的年代或為早,。 以上我們可以對大唐國際的這件筒形器進行最終的推斷,,從其鏤空工藝看,,類似于香薰,,但是從其大小和造型看,,又類似于同時期出土的投壺,。其年代當在春秋晚期,不晚于戰(zhàn)國早期,。從其龍鳳糾結,、玲瓏剔透的造型看,,風格直追春秋晚到戰(zhàn)國初的楚地或淮上精美之物,失蠟法和鑲嵌并用,,是一件代表著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高工藝水準的青銅重器,。 而蘇榮譽教授的考證意見則認為,近年發(fā)現(xiàn)的隨州義地崗曾國墓地所出土有多件和大唐國際春拍這件類似的多種工藝于一身的青銅重器,,因此,,或許這件神秘的疑似投壺,或許正出自于春秋晚期的曾國吧,。 西周神面紋“亞朿”銘提梁卣 高(H): 19 cm 長(L): 22 cm 出處:日本天琴坊御主人舊藏 估價: HKD 8,000,000 - 12,000,000 之前我么曾經(jīng)為大家介紹過,,這是大唐國際春拍個人最為關注的藏品之一。為日本天琴坊主人舊藏,。 日本天琴坊主人一家 神面紋“亞朿”提梁卣,,這種西周早期的神面紋飾題材詭異神秘,而存世極其罕見,。和大唐國際這一件的“神面”可以比對的,,大約就是保利藝術博物館從日本回流的一件神面卣,以及湖北安居羊子山噩國墓葬出土的幾件神面青銅器了,。 左圖:保利藝術博物館藏神面卣 右圖:湖北安居羊子山噩國墓出土神面卣 上述兩件神面卣的表情有些接近,,神秘之中還略略帶有些許的詼諧,而大唐國際春拍上的這張神面氣場則明顯有所不同,情態(tài)端莊,,怒目圓瞪,,獠牙外露,,更透露出一種神秘氣氛,,令人久久難忘。 神面紋,,雷地紋以及神面上所猸陰線,,形成“三層花”的滿工,裝飾繁瑣,,而又層次分明,,從側面看去,獠牙突出,,浮雕效果令人震撼,。 和兩件館藏神面卣相比,大唐國際這件的特殊之處在于,,提梁卣的兩個側面,,上下都各飾有一個神面,也就是說,,整個神面卣,,藏著八張神秘的面孔! 上下全部滿工,,工藝極為復雜精湛 卣蓋內(nèi)和器內(nèi)底各鑄銘文20字,,內(nèi)容相同,銘文是:“(眞)(夙)夜亯(享)于大宗,,乍(作)父辛寶(尊)彝,,其孫子永寶。亞朿,?!便懳拇笠馐钦f:“日夜享孝于大宗,鑄造了這件祭祀父親的提梁卣,,希冀子孫們永遠保存,,用于祭祀祖先?!?/span> 鑄器者是一個名叫“眞”的人,,從他享祀大宗來看,說明他是這個家族的小宗,,也就是說不是長子,,是庶子;但他能鑄造如此豪華的提梁卣來看,其人必是官高位顯,,或者家境異常富足,。“亞朿”是眞的族徽?!皝問c”族的青銅器主要見于1980年陜西長安縣花園村M15,、M17出土的8件青銅器。其中6件和此卣的銘文布局相同,,即亞字框內(nèi)鑄正銘,,后以朿字結尾;兩件在銘文后屬亞朿二字,。另外還有1972年河北正定縣新城鋪鎮(zhèn)馮家莊出土的雀厘爵,,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亞朿壺(又稱亞朿卣),以及近年來出現(xiàn)的亞朿父丁方杯,、亞朿尊,、宣尊、宣觶等,。其中亞朿父丁方杯和亞朿壺是商代晚期之物,,其余為西周早期后段之物,這說明亞朿族從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一直是一個顯赫的家族,。 湖北安居羊子山噩國墓出土神面方罍和神面尊 我們再給朋友們看一下可比對的湖北安居羊子山噩國墓出土的兩件神面重器,,這支商超遺民亞朿族'真'以小宗身份做出了如此奢華而又神秘的器物,留給了今天的人們無限的猜想,。絕對的國寶級的文物了,。 西周 饕餮紋帶銘文方彜 出處:香港資深舊藏 高(H): 22 cm 長(L): 15.5 cm 寬(W): 13 cm 估價: HKD 3,000,000 - 5,000,000 方彝自然是商周青銅器中十分高級的器形,這件方彝的器形十分規(guī)整豪邁,,尤其是它的出戟,,十分的張揚有力。 方彝的蓋與器身四角均飾翹起的扉棱,,反映了當時的“四阿”式屋頂?shù)慕ㄖY構,,使今人可一窺周王室宮殿的建筑風采。 整器通體滿飾花紋,,最為醒目的是器蓋和器腹的各面均以浮雕技術深鑄大饕餮紋,,翹角上揚,瞪目,、獠牙突出,,威懾人心。 圈足上飾對首夔龍紋,,昂首張口,,尾部向上勾卷,,整體給人以凝重肅穆的感覺。 方彝是比較少見的高級器形,,但我們之所以將大唐春拍的這一件稱為“孤品級”,,是因為器內(nèi)有分隔,是至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西周酒器中極其罕見的例子,!這件方彝在朋友圈一經(jīng)曝光,,就被不少朋友戲稱為“鴛鴦鍋”。 器內(nèi)壁底部有銘文:隹(唯)王八月戎伐堇膚及鬲□追工于蒿(鎬) □用俘器鑄□彝子子孫永□ 銘文大意是:成王時期,,八月出兵伐膚(人名),,追賞功臣于鎬京,用俘虜來的東西鑄器,,保子孫永福。 我們知道,,周成王是周武王姬發(fā)的兒子,,成就了周朝歷史上有名的一代盛世“成康之治”。周成王在位初期周公東伐,,成為了西周初期一次十分有名的戰(zhàn)役,。而這件極為特殊的方彝成為了這個重大歷史事件的一個直接見證。
大唐國際春拍高古專場的其他重器: 商代獸面紋爻方鼎 高(H): 24 cm 長(L): 16 cm 估價: HKD 8,000,000 - 12,000,000 出處: 1988年購于香港奉文堂 商代青銅乳釘龍紋“臤”銘簋 高(H): 17 cm 長(L): 25 cm 估價: HKD 1,500,000 - 2,500,000 出處: 1992年購于紐約安思遠 西周青銅夔龍圓渦紋罍 高(H): 43.8 cm 長(L): 46 cm 估價: HKD 8,000,000 - 12,000,000 出處:日本重要藏家舊藏 紐約蘇富比,,2006年3月30日,,Lot 261 商代饕餮紋雙羊首提粱卣 高(H): 29 cm 估價: HKD 5,000,000 - 7,000,000 出處:香港重要藏家舊藏 商代安陽時期青銅饕餮紋帶族徽三羊尊 高(H): 31 cm 口徑(MD): 29 cm 估價: HKD 9,000,000 - 15,000,000 出處:日本天琴坊御主人舊藏 唐代 三彩貼花掛鈴馬 (一對) 高60;58cm,;長63,;65cm 來源:日本重要收藏,東京中央,,2014年9月,,Lot 22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