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繼續(xù)往南走,,下一個目的地是約旦唯一的港口城市,那就是與紅海毗鄰的海濱度假城市亞喀巴,。 途中,,小蓋拿出一塊阿拉伯方巾,,拿大衛(wèi)做模特,比量著演示男人阿拉伯頭巾的戴法,,開始大衛(wèi)還有點扭捏,,他那是小蓋的對手,乖乖地貢獻出腦袋來當教具,。 小蓋說早期約旦的頭巾只有兩種顏色,,黑色和白色,后來受蘇格蘭文化的影響才有了格子圖案,,格子有黑的,、紅的、藍的和綠的,,用的比較多的是黑格子和紅格子,,因為老國王侯賽因喜歡戴紅格子的,所以約旦流行紅格子頭巾,。到了巴勒斯坦就流行黑格子了,,你懂的。 小蓋跟大鄧借了頭巾上的那個圈兒,,她說阿拉伯人就是貝都因人,,貝都因人是游牧民族,偶然發(fā)現(xiàn)鞭子不用時可繞成圈兒放到頭頂,,既方便,,又能壓住頭巾,所以這個裝扮就約定俗成了,。知道了這個來歷,,每當看到阿拉伯人頭巾上的圈圈兒就想起他們老祖宗的本行,即便看到揮金如土的沙特王子也如是,。
小蓋一邊說一邊在大衛(wèi)頭上比量,,驢友要求大衛(wèi)戴好頭巾后“繞場一周”,供大家拍照,。話音還沒落地,,小蓋就豎起食指:“彎刀了?!苯又B珠炮似的報出價來:給他拍照1美金,,有身體觸碰5美金,搭肩膀10美金,,要是親吻他就不收錢了,。哈哈哈!小丫頭好伶俐的一張嘴,。 小蓋在大衛(wèi)的頭上圍出了幾種款式,,有“阿拉伯的勞倫斯”式,,有“恐怖分子”式,還有“王子”式,。 (阿拉伯的勞倫斯式) (恐怖分子式) (王子式) 然后直接拎出蛙妹,,圍了個女式阿拉伯頭巾,。最后男女混搭,,老中青三結(jié)合擺了幾組泡斯。大巴里笑聲不斷,,感謝小蓋生動有趣,、嫻熟地講解,伴隨著知識和快樂,,到了亞喀巴灣,。 亞喀巴灣是紅海的一個海灣,西奈半島將紅海劈出兩個海峽:蘇伊士灣和亞喀巴灣,。蘇伊士灣為埃及所獨有,。亞喀巴灣位于西奈半島以東,阿拉伯大陸以西,,幾條分界線將亞喀巴灣分成四份,,分別屬于埃及、以色列,、約旦和沙特,。亞喀巴灣最北端一小段海岸屬約旦與以色列。 亞喀巴灣著名的珊瑚礁與南部的佩特拉古跡,、東部的月亮谷大沙漠共同構(gòu)成“約旦旅游金三角”,。非常幸運的是除了海底的珊瑚礁,我們都看到了,。小蓋曾經(jīng)把乘玻璃船去看紅海的珊瑚礁做為一個自費項目向我們推薦,,問她:報價?25美金,。大巴里一片寂靜,,小蓋二話不說,面不改色,,帕斯了,。 先到下榻的阿卡巴酒店,行李要安檢完才能進店,,放下行李就自由行動了,。酒店就在紅海邊,有一片不大的沙灘浴場,。沙灘上的設(shè)施很簡單,,比不上埃及紅海邊酒店的環(huán)境,,游泳和日光浴的人都不多。 我給蛙妹拍了幾張海邊跳躍的照片,,沒打算游泳,,就想沿著海邊的馬路溜達溜達,看看亞喀巴的市容,??蓻]找到伙伴,很多驢友都換上泳裝躍入紅海的波濤里暢游了,。 壯著膽子出了酒店自己上街了,,一邊走一邊使勁記著出來的路,生怕走遠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一個不會英文,手機沒開通國際漫游的中國老太太迷失在約旦街頭,,后果很嚴重,。 亞喀巴一面臨海,另一面是山,,我看到的街景與埃及的紅海邊差了不少,,這不是個富有的海濱城市,沒看到很多豪華的酒店,,一座清真寺在夕陽里挺耀眼的,,乳黃色的墻體在天藍色天幕的襯托下非常漂亮,高高的宣禮塔和中間凸起的圓頂,,帶有拱門的回廊組成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知道這里所有的清真寺只對穆斯林開放,我只能羨慕地站在馬路對面景仰這美麗的建筑,。 一段人行道正在重新鋪設(shè),,我決定不再往前走了。雖然知道前面不遠也有一面特大的沒有七角星的旗子,,小蓋說那是代表阿拉伯1916年到1918年的大起義,,反對奧斯曼帝國,獲得阿拉伯民族的統(tǒng)一的大旗,。 穿過棕櫚樹和游人的身影,,能看到海對面的山巒和城市,當時不知道那邊是以色列了,。更不知道的是再過去一些,,稍顯模糊的就是埃及西奈半島。 摩西率子民出埃及時,,被紅海擋住去路,,后面有法老的追兵,,危急時刻,摩西舉起神杖向海里一比劃,,天刮大風(fēng),,生生把海水從兩邊分開,露出海底,,讓以色列人扶老攜幼走下海中,,海水向上聳立,像兩面高墻,,等以色列人都過去了,,法老的追兵也趕到,,義無反顧沖進海中,,摩西再揮一下神杖,海水合攏了,,埃及人都喂了魚,。這里的海峽很窄,摩西應(yīng)該就是從這里過的紅海吧,?那神杖就是定海神針,。 還是不敢走遠,原路返回,。
紅海的落日,,極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