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喀巴是約旦唯一的海邊城市,,我們挺期待的。住進精致美麗的海邊酒店,,放下行李,,匆忙穿過長長的樓廊,,走過高大挺拔的椰棗林,繞過碧藍的泳池,,前面就看見了紅海,。
?我們見到的紅海與其他海顏色沒什么不同,即紅海大多數(shù)時候并不呈紅色,,但為什么叫紅海也是有好多種解釋:其一,,認為表層海水中大量繁殖著一種紅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紅色而得名紅海,;其二,,認為紅海兩岸紅黃色巖壁將太陽光反射到海上,使得海上也紅光閃爍而得名紅海,;其三,與氣候有關,,紅海海面上常有來自非洲大沙漠的風,,送來紅黃色的塵霧,使天色變暗而海呈暗紅色而得名紅海,。
海港邊的這根旗桿直插云霄,,高13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旗桿之一
?它是亞喀巴阿拉伯大革命廣場的標志,,是為了紀念在阿拉伯大革命期間,,穆薩爾王與T.E.勞倫斯將奧斯曼軍隊驅(qū)逐出亞喀巴而設立的。在約旦首都安曼也有差不多高的一根旗桿
?來約旦幾天了,,一直流連在穿越時光的歷史遺跡和壯闊的沙漠之間,,再美的景色看多了,難免會有審美疲勞,。踏上紅海港城亞喀巴的海濱,,旖旎的紅海風光眼前一亮。
?亞喀巴(Aqaba)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屏障”,。其東西環(huán)山,,地勢險峻,屹立的峭壁像兩條巨大的臂膀,,把亞喀巴灣(紅海的一個海灣)抱在懷中,,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這就是城名的由來,。
?據(jù)史料記載,,亞喀巴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公元前4世紀,,腓尼基人就在這里居住,,同非洲人進行貿(mào)易往來,。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它是通往大馬士革和埃及之間的貿(mào)易中心,。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確立后,,它是埃及、敘利亞,、土耳其以及馬格里布地區(qū)穆斯林前往沙特麥加朝覲的重要驛站,。
進入20世紀后,亞喀巴歷盡滄桑,。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它成為列強在中東進行角逐的軍營和后勤基地。其間阿拉伯軍隊同T.E.勞倫斯與奧斯曼土耳其人頑強戰(zhàn)斗,,誓將港口奪回來,,最后成就了阿拉伯大起義中的一次輝煌勝利。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以色列占領了大片阿拉伯領土,,亞喀巴的水上通道被切斷。亞喀巴處于以色列的直接威脅之下,,居民大量遷移,,商業(yè)蕭條,日益衰落,,逐漸變成一個僅有數(shù)百人的荒涼漁村,。進入20世紀50年代后,特別是約以媾和后,,亞喀巴才得到了迅速發(fā)展,。
?1965年,睿智的約旦老國王侯賽因以內(nèi)陸6000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帶,,從沙特阿拉伯手中交換獲得了亞喀巴以南,,長達12公里的主要海岸線,同時獲得同沙特進行貿(mào)易的專屬地區(qū),,終結了約旦作為內(nèi)陸國家的歷史,。
亞喀巴地處約旦最南部、紅海最北端,,亞非歐三洲交界處的一個海濱城市,,亞喀巴省首府,位于亞喀巴灣的頂端,。亞喀巴也是約旦唯一的海港,,同時也是約旦南部重要的工業(yè)中心和紅海著名的旅游勝地。
亞喀巴灣是紅海的一個海灣,西奈半島將紅海劈出兩個海峽:蘇伊士灣和亞喀巴灣,。蘇伊士灣為埃及所獨有,。亞喀巴灣位于西奈半島以東,阿拉伯大陸以西,,幾條分界線將亞喀巴灣分成四份,,分別屬于埃及、以色列,、約旦和沙特,。亞喀巴灣最北端一小段海岸屬約旦與以色列。
亞喀巴旁邊就是以色列的埃拉特,,坐落于紅海亞喀巴灣的兩個城市風格不同,,一邊是繁榮西式建筑的以色列埃拉特,另一邊是淡黃色建筑——約旦最常見的色彩,。
?百廢待興的亞喀巴港灣
?亞喀巴以其海濱度假地和奢華的飯店而聞名于世,,如果你愿意,花半個小時就能看遍一個國家的海岸線,。
?難得來到紅海邊,,想多待些時光,浮生偷得半日閑,,享受陽光沙灘,,融入了濱海度假的輕松氣氛
?看云,、看海,、看夕陽
?晚霞中的酒店,海灘邊一棵棵棕櫚樹和一把把遮陽傘形成了美麗的剪影
?夕陽漸漸褪去,,留下最后一抹色彩,,給紅海留下波光粼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