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千字第3季 Da7打卡 文/鹿鳴君 過去一百年,,世界發(fā)生了什么,? 很多年來,作為一個嚴肅的政經媒體人,,我將視線聚焦在國家,、民族、革命,、民主,、自由、發(fā)展……這些宏大敘事上,。我所經歷的一切,,所奮爭的一切,都圍繞著它們展開,。 其實,,現代社會并不僅僅是這些宏大敘事,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走近并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這是現代轉型的另一條主線。兩條主線都在改變世界,。一條疾風暴雨,,一條潤物無聲,。 只是,這一點,,一直被我們忽視,。 如何看明白身邊發(fā)生的一切,看明白蘊藏其中的潮流,、脈絡,、意義、影響,,以及未來,? 比如,椅子,。我今天換另一個視角,,看了辦公室里的所有椅子。有一個小小的發(fā)現:雖然我是那么熱愛傳統,,但是,,在公司的整層辦公室,沒有發(fā)現一把傳統作品,,都是20世紀以來的新設計,。 這并非偶然,在近數百年出現過的家具怍品中,,唯有20世紀以來的作品容易被記憶,。究其原因,是這些作品更加貼近普羅大眾的起居生活,。 在手工藝時代,,出現過古埃及家具,比如埃及黃金王座椅,,至今仍是人類設計的巔峰之作,,也出現過以明式家具為代表的中式家具、歐洲巴羅克家具,、洛可可家具等 ,,但家具始終是為少數社會上層人士服務,普通百姓不是主流消費群體,。 現代設計的魔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它在走進大眾生活的同時,,不知不覺中就已經顛覆了我們對“家”的認知,。家具,是設計理念變革最典型的代表,,它的每一步變化,,都是現代轉型百年滄桑的一個截面,。 本文將從個人非專業(yè)角度,參考相關書籍,,介紹對我現在辦公室中的4把椅子的認知,,希望呦呦鹿鳴的朋友,,也和我一起,,重新審視看待身邊的習以為常。 第一把:伊姆斯椅 這把椅子是我們兩個吧臺的主力: 它誕生于1956年,,設計靈感來自法國艾菲爾鐵塔,。它的設計師是 Charles (1907-1978) 及 Ray Eames (1912-1988)。這兩位是夫妻檔,,兩位大俠有一句名言,,很符合我一貫熱衷的“無用論”:
它原來最初被設計為餐椅,。利用彎曲的鋼筋和成形的塑料制造,優(yōu)美,,實用,。用現在材料來做,重量更輕,,更耐熱,,更具抗化學性。 由此,,它得以成為一把在全世界范圍被大量制造的椅子,。 無用,方有大用,。 Charles 與Ray Eames,,這兩位大咖,近百件作品被各大博物館典藏,,影響力及于建筑,、家具和工業(yè)設計等現代設計領域。 他們,,是設計界的楊過和小龍女,。 “Design is for living?!?/span>這句格言,,在 1940-1950 年中設計界風行。機能型態(tài)的革命與刺激的視覺語言,,暗示著新世代的興起,,而其中主要的推動者便是 Charles 與 Ray Eames 夫婦,,他們協力將家具設計帶起以一股新風潮。Eames 所設計的作品,,總是清清楚楚的告訴人們簡明的結構及品質,。 有一個說法:沒有一把伊姆斯椅的文藝商店,不足以談文藝說小資,。 是的,,就是這么厲害。 作為這把椅子同一系列成員,,還有一把椅子也是很有特點——搖搖椅,,順便介紹: 第二把:瓦西里椅 這把椅子是我們一位同事坐的。非常普通,。應該是斯塔姆設計的“懸臂椅”,。一個彈性的空中支架。 但是,,它的核心特點是鋼管制作,。在我們身邊,各種各樣鋼管做的椅子數不勝數,,所以,,相比懸臂椅,我更想了解的是鋼管椅子的鼻祖——瓦西里椅,。 瓦西里椅是世界第一把鋼管椅,。因為它劃時代的地位,瓦西里椅的故事,,值得我們把它梳理得遙遠一點: 很久很久以前,, 19世紀末20世紀初,工業(yè)社會迅猛發(fā)展,,但是,,機械化產品的普及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當時的家具設計師們看到生產大眾家具的重要性,卻逃避生產大眾家具的最佳途徑一一機械化生產,,認為這樣的生產方式只能使家具丑陋無比,。 其中一批設計師,比如,,美國的,,蘇格蘭的,德國的,,嘗試將機械化生產與優(yōu)秀設計結合,,努力告訴大家:機械化大生產不是家具粗糙和丑陋的根本原因,反而是生產出物美價廉的家具的最有效方式,。各種書中記載了他們的長長的名字,,但是,,很可惜,這些設計師們,,以及他們充滿探索性的家具設計作品,,僅僅是現代主義家具設計的“引子”。 真正的變革,,發(fā)生在德國,,因為20世紀初的德國是工業(yè)發(fā)展最快的國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就這么簡單,。由設計師引領的德意志制造聯盟成為號召力強大的團體之一,。 1915年在倫敦舉辦的“德國,、奧地利一一設計的楷模”展覽,,直接促使了工業(yè)設計協會的成立,。該協會通過設計師、制造商,、手工藝人及零售商的網絡宣傳機械化生產方式的優(yōu)越性,。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意識到:藝術、技術只有與工業(yè)生產相結合才能實現為普羅大眾服務的夢想,。 以上的一切,,都是枯燥的鋪墊,我們可以這么簡單地總結:時代,,呼喚巨人,,嗯,不,,呼喚一把椅子的出現,。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1919年,,包豪斯學院 (Bauhaus)出現了,。 這個對未來影響深遠的學院中,有一位荷蘭家具設計大師里特維爾德,,他在木工工作場執(zhí)教期間,,教育學生用嚴謹的幾何結構思考問題,并應用于家具和室內陳設品的設計,。 他培養(yǎng)的第一波學生中,,出現了一個人——馬歇爾·布魯耶(Marcel Breuer)。這個匈牙利小伙子,,18歲就進入了剛成立的包豪斯學院,,留校任教后,,他的第一件成功的設計是一把椅子,給它取名“瓦希里椅”,,以紀念他的老師瓦西里·康定斯基,。(為什么要紀念瓦西里,我搜索資料時看到好幾個說法,,無法判定) 好了,,終于說到了正題:) 世界第一把用鋼管制造的椅子的出現,代表著工業(yè)時代的機械大生產為大眾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服務可能性,,家具大生產時代來臨,。如果有誰可以說“不要辜負這個時代”,那么,,布魯耶同學可以算一個,。 包豪斯有為普通大眾提供經濟方便的“民主設計”理念。其中一任校長漢斯·邁耶所說的“不為奢侈設計,,而為大眾需求設計”已是名言,。今天的宜家,在門店外的宣傳廣告中以“民主設計”為主打,,其實是包豪斯的余澤,。宜家現在一年的銷售額多少呢?數以百億歐元計,。 為了增加工人福利,,大量廉價的簡易的工人住宅興建起來。1927年,,瓦西里椅的設計者布魯耶同學,,提出建造房屋的同時將一部分家具“植入”建筑物內部的想法,剛開始是櫥柜,,后來連床及桌椅之類也可以“植入”,,布魯耶還設計了一種“植入式廚房”,也就是今天整體廚房的前身,。 直到今天,,我的辦公室里還有鋼管椅的族系,越發(fā)證明這個設計的恒久性,,它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
第三把:酋長椅&45椅 在咖啡吧角落的這把椅子,我不知道它叫什么,。 在咨詢了同事顧老師后,,我們暫時將它認為是酋長椅和NV45椅的改造版,這兩款椅子來自同一個人:丹麥設計師芬·尤爾。 這是酋長椅: 這是45椅: 酋長椅被稱為“男人的王座”,,是一個了不起的設計,,造型粗獷簡潔而不失尊貴,它的設計受到美國原始部落的影響,,也是丹麥設計風格潮流的代表作之一,。 因為丹麥費德里奇九世國王在一次展覽開幕式上坐過這把椅子,一位記者提出應該叫它“國王椅”,,但尤爾認為有點過分,,就叫“酋長椅”吧。 據說,,第一代版本的酋長椅曾經在美國的拍賣會中創(chuàng)下10萬美金的高價,,后來有許多的改造版本。 就我辦公室這把來說,,可能和45椅更加接近,。 第四把:叉骨椅
這把椅子有點特別,它在我們的咖啡吧: 顧老師說,,這是“叉骨椅”,,是丹麥設計師漢斯.韋格納的1950年的作品,。從這把椅子中,,我也隱約感覺到漢斯.韋格納另一個作品“中國椅”的味道。 左上為中國椅,,右為孔雀椅 漢斯.韋格納是一位善于使用中國家具元素的人,。1947年,丹麥設計師漢斯.韋格納韋格納仿造中國明式家具,,同時吸收溫莎椅的特點,,設計了一款孔雀椅。因為,,椅背確實像孔雀尾巴,,這件作品像孔雀開屏一樣令人激動。 《權力的游戲》中那把眾人矚目的王座,,是用劍鑄成的,,但是,如果細琢磨,,它本質還是孔雀椅,,只是一根根孔雀羽毛換成了一把把劍。這是英國女王參觀鐵王座: 色曦登位時,,特別有孔雀開屏的味道: 據說,,韋格納一生近500種設計中,有三成跟中國椅的主題有關。 韋格納試圖走的是既傳統又具有現代感的路子,。他曾經說:“做設計就是要否定過去的,,創(chuàng)造更好的?!蓖瑫r,,他又認為任何一件家具都不能劃句號,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要經過改進而越來越具有生命力,。 在韋格納以前,大多數家具設計師都首先是建筑設計師,,設計家具只是他 們的副業(yè),,而以韋格納為首的一批設計師開始以家具設計為畢生唯一的職業(yè),他們以設計為主,,但多數人又有木工基礎,,并都與某位技藝高超的木工長期合作。 他是這樣教人這樣選購家具的:“你最好先將一件家具翻過來看看,,如果底部看起來能令人滿意,,那么其余部分應該沒問題。” 因為,,他認為“一件家具永遠都不會有背部”,。 在我的辦公室,還有以下6把椅子,,也蠻有特點,,細究起來,應該也是有來頭的,。我今天已經無力考究了,,就請各位朋友在回復中來判斷它們的名字吧,認真對待我們身邊的日常,,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 第五把: 第六把: 第七把: 第八把: 第九把: 第十把: 本文參考了《20世紀家具》《20世紀西方家具設計流變》《北歐現代家具》《100年100位家具設計師》等書,。在此一并感謝這些著作的作者。 @呦呦鹿鳴每天一千字第3季 Day7打卡 其他一些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