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三)
---詐俘魏公子
公孫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秦國變法,成效極為顯著,,“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辈粌H如此,,于外也一改往日“諸侯卑秦”的局面,“秦人富強,,天子致胙于孝公,,諸侯畢賀?!?/font>
隨著秦國變法的深入,,國力的增強,一向不甘于偏居西隅的秦國開始東進,,先是將都城由雍地(陜西鳳翔)遷至咸陽,,繼而開始窺視一河之隔的魏國。而作為戰(zhàn)國初期首先稱霸中原的魏國,,此時正遭遇正在迅速崛起的齊國的強力挑戰(zhàn),,公元前342年,魏齊馬陵一戰(zhàn)大,,魏大敗于齊,,將軍龐涓自殺,元氣大傷,,給了秦以可乘之機,。據(jù)《史記·商君列傳》及《資治通鑒·周顯王二十九年》的相關(guān)記載,公元前341年,,見時機成熟的公孫鞅對秦孝公說:“秦與魏一河之隔,,地域相連,他們建都安邑,,緊緊鎖住秦東進的通路,,他們勢力強盛時就西向犯秦,,勢力不及時,就據(jù)河而守,,完全占據(jù)主動,,實在是秦國的心腹大患。現(xiàn)在我們秦國國力大增,,而魏國去年被齊打敗,軍力損失很大,,原來歸附他們的諸侯也紛紛離去,,這正是我們對魏用兵的極好機會。如果我們此時對魏用兵,,魏國必難招架,,一定會將都城東移。我們一旦得到河東這片地方,,我們既可憑借有利地勢固守,,也可東向威懾中原各國,這是奠定帝王之業(yè)的大好時機,,請大王定奪,!”雄心勃勃的秦孝公一聽大喜,立即拜公孫鞅為將,,領(lǐng)兵伐魏,。
聽到秦軍東來,魏惠王立即派能征善戰(zhàn)的公子卬為將,,統(tǒng)領(lǐng)魏軍迎戰(zhàn),。兩軍相遇,各自安營,。扎寨后,,公孫鞅親書一封,派使者面交魏軍主帥公子卬,。公子卬打開,,面露喜色,只見信里寫到:“我們倆過去在一起時是很好的朋友,,現(xiàn)在我倆都成了敵對雙方的主帥,,我實在不忍心好友兵刃相加,今特譴人送書一封,,邀約公子一見,,當面商談,訂立盟約,,然后各自回軍,,保境安民,,不知公子意下如何?”正為缺兵少將發(fā)愁的公子卬一接此信,,怎能不喜,?于是慶幸自己當年厚戴公孫鞅,結(jié)下人緣終得回報,,一邊安排隨從立即出發(fā),。
公子卬依約來到秦軍軍營,公孫鞅盛情迎接,,行軍帳內(nèi)早就擺好了酒席,,只見兩人攜手入席,把酒言歡,,相談甚歡,,酒過三巡,公子卬開始提及雙方盟約之事,,不料帳后忽然伏兵齊出,,公子卬不及反應(yīng)已被活捉。公孫鞅乘勢進軍,,失了主帥的魏軍不戰(zhàn)自亂,,不堪一擊,被秦軍殺得落花流水,,尸橫遍野,。
公子卬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回都城安邑,魏惠王驚恐萬狀,,接連敗給齊國的魏國此時已無力抵擋秦國的進攻,,只好向秦割地求和。派出使者,,同意割讓河西之地給秦國,,并遷都大梁,以示退讓,。割讓了河西之地的魏惠王痛悔當年沒聽公叔痤之言,。得了河西之地的秦孝公為了獎賞公孫鞅的功勞,特地從河西之地中劃出一塊包括十五邑在內(nèi)的,、稱做商地的地方封給公孫鞅,,封號為“商君”,于是后人也稱公孫鞅為商鞅,。當年吳起據(jù)河而守,,令秦國望而卻步的戰(zhàn)略要地就這樣給了秦國,從此秦國東進通路就此打開,。公孫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抓住了這一重要的機遇,,為秦國后來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