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的三種說法一直以來都頗有爭議,。個人覺得并不矛盾,,應用于不同的情景。 先說說“知易行難”。 《尚書·說命中》:“說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 大道至簡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guī)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zhèn)饕痪湓挘賯魅f卷書”,。 知易行難是說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明白認知事物的規(guī)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夠做到做好是另外一回事,。 有些道理很容易明白,可是做起來并不容易,。套用現(xiàn)在網(wǎng)絡流行語就是“臣妾做不到啊”,。 真正的智慧就是洞察事物的本質和相互關系。本質的東西看起來都是很簡單的,,但本質的來源卻是錯綜復雜的,。 再說知難行易,。 這是中山先生在出版《建國方略》時,,在“孫文學說”后加了副題“知難行易(心理建設)”作為該書的第一部分?!爸y行易”學說的提出,,是針對民國成立以后,孫中山所領導的事業(yè)一再受挫,,總結歷史經(jīng)驗的基礎上提出,,革命黨人對革命宗旨和革命“信仰不篤,奉行不力”,,其根源在人們受到“知易行難”的傳統(tǒng)思維方式的左右,。 中山先生提出“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必待行之成之而后乃能知之”的論斷,,這種行先知后,、由行致知的思想,,是作為革命先行者的重要體現(xiàn)。 《孫文學說》中,孫中山提出在“人類的進化”中,有三種不同作用的人,首次使用了“先知先覺”,、“后知后覺”和“不知不覺”的概念,著眼于三種人“合力”共成革命和建設事業(yè)。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強調人的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即他說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體與可體聯(lián)系起來呢?王陽明主張'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體包容了客體,將客體的獨立性,、自然性和物質性否定了,。對于行他解釋道:'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若著實做學問思辯工夫,,則學問思辯亦便是行矣。學是學做這件事,,問是問做這件事,,思辯是思辯做這件事,則行亦便是學問辯矣,。'所以,,王陽明的'行'范圍很廣,包括了學,、問,、思、辯,,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個側面,,在王陽明這里合一了,因為他模糊了兩者的界限,。 王陽明進一步提出,,人的'一念發(fā)動處即是行。'這實際上是取消了真正的'行',,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即王船山)批評他'銷行以歸知'。 這里,,知強調的是良知,,初心,,赤子之心。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