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有各人的特色,,何妨隨緣順境,,榮的任它榮,枯的任它枯,。有名的藥山禪師有兩個徒弟,,一個是道吾禪師,一個是云巖禪師,。有一天,,師徒三人論道,山邊正好有兩棵樹,一棵高大茂盛,,一棵枝折葉枯,,藥山禪師就指著那兩棵樹問:“這兩棵樹,到底是榮的好,?還是枯的好,?” 道吾立刻回答:“師父,當(dāng)然是榮的好,?!?/p> 云巖卻說:“我覺得枯的比較好?!?/p> 兩人正討論未決時,,高沙彌來了。藥山禪師以同樣的問題問他,,高沙彌不疾不徐地答道:“榮的任它榮,,枯的任它枯?!?/p> 后人將這段公案以一首詩形容:云巖寂寂無窠臼,,燦爛宗風(fēng)是道吾。 深信高禪知此意,,閑行閑坐任榮枯,。大徒弟云巖、小徒弟道吾,,他們只對了一半,,唯有高沙彌泯絕了榮枯、好壞,、美丑的對立,,才能看到人生的全貌。 藥山禪師的大弟子云巖具出世的思想,,歡喜枯樹的淡泊安然,,代表一種獨自的、寂寞的,、沉潛的,,注重內(nèi)德思想的禪風(fēng)。小徒弟道吾有入世的熱情,,認(rèn)為繁華熱鬧處做道場,,是度眾的方便事業(yè),象征多彩多姿,、燦爛光明的禪風(fēng),。高沙彌的意境則是: 我們參禪的人,,何必要做這許多分別,各人有各人的特色,,何妨隨緣順境,,榮的任它榮,枯的任它枯,。 一句榮枯都好,,道出修行者要有出世淡泊的思想,也須具足入世度眾的力量,。 生時認(rèn)真如實生活,,死時坦坦然然接受,才是大勇無畏,、大智灑脫的人生,!日本德川時代禪僧大愚良寬,也是著名的詩人和書法家,,天性純真,,生活平實。 禪師的一生留下許多美詩好字,,像是“生涯懶立身,,騰騰任天真,。囊中三升米,,爐邊一束薪。誰問迷悟跡,,何知名利塵,。夜雨草庵里,雙腳等閑伸”,。還有“時登大悲閣,,極目望云煙。松柏千齡外,,清風(fēng)萬古傳,。四序鳥相和,冷泉常潺湲,。誰能出塵累,,逍遙碧山巔”。詩中表達(dá)他一派樂于清貧的自在,,與不拘塵世的逍遙,,教人玩味不已。他也留下不少值得我們細(xì)細(xì)省思的故事,。 根據(jù)《理科年表》一書記載,,良寬禪師七十一歲時,,越后國發(fā)生六點九級的大地震,釀成一千多人死傷,、九千多戶房屋倒塌的災(zāi)情,。朋友山田社派人關(guān)心良寬禪師,禪師也寄了一封書信感謝山田社的濃情盛意,,并通報平安,。書信內(nèi)容是:“地震實在可怕。所幸貧僧的草庵無事,,家人也安然無恙,,幸甚!幸甚,!然而,,災(zāi)難到來時隨遇而安,死亡臨頭時欣然而受,,此乃脫離災(zāi)難之妙法也,。” 生時認(rèn)真如實生活,,死時坦坦然然接受,,才是大勇無畏、大智灑脫的人生,!這樣的大勇大智更在他臨終時表現(xiàn)得極盡淋漓: 七十四歲的良寬禪師于生死之際,,提筆寫下一首詩偈,在眾人圍繞下安然辭世: 同澈里邊 也照見外邊 紅葉飄落滿天 詩是極美極真的,,生命之境是涵蓋大千,,篤定而踏實的。良寬禪師以詩寫境,,我們也能以境練心,,在一切好壞境中,練得生死起滅的放曠灑脫,,自然無牽掛,。 留下金錢不如留下慈悲,留下名聲不如留下恩惠,,留下產(chǎn)業(yè)不如留下信仰,,留下利益不如留下懷念。印度有對婆羅門夫婦,,他們財富無數(shù),,可惜沒有兒女可以繼承。他們害怕一輩子積集的錢財被別人侵占,,因此彼此約定,,壽終前吞下金錢,,把財寶一并帶走,以便黃泉路上有充裕的資糧,。 這對夫婦先后去世,,當(dāng)時的民俗,,死人不埋進(jìn)土里,,放置于空曠的樹林中。尸體經(jīng)過日曬風(fēng)吹,,日久膨脹腐爛,,吞下的金錢自然暴露在外。有一位賢人看見他們身爛錢出的景象,,不禁愍然流淚,,感嘆人世的慳貪無知。他取下尸體上的金錢,,禮請佛及僧眾,,供辦飯食百味,為這對夫婦消愆求福,。 走上黃泉的慳吝夫婦,,他們在自己臨終前,把金錢吞下,,妄想永遠(yuǎn)占有財物,,不知死時曝尸野外,雨淋日曬,,最后成為狼犬的一餐美食,。生前積集百千財寶,,死時一文也帶不走。 吞下金錢的夫婦,,企圖留住他們生命的美好和富足,,就像我們每一個人,一生拼命追尋夢中的桃花源,,用地位,、威權(quán),、財利、事業(yè),、情感等等,,建筑幸福美滿的城堡,祈求自己事事如意,,無風(fēng)無雨,。 世間的桃花源,,像波上泡影,,電光石火,,瞬間影像,,生滅音響……佛陀當(dāng)年離俗出家時,父親凈飯王哀情懇求,,悉達(dá)多太子非木石無情,,但他渴求解開世間的謎底,他向父親說,,只要您可以回答我的四個問題,,我就不出家。悉達(dá)多的四個問題,,至今仍是世人不斷追尋的生命答案,。 第一, 誰能告訴我,,生從何來,?未生我之前,我又是誰呢,? 第二,, 誰能告訴我,如何阻擋衰老的來到,?誰能使我白發(fā)不生,永享青春的美妙,? 第三,, 誰能告訴我,世界上有沒有人可以不病不惱,?不受到病魔的摧殘,,讓我的肌膚永遠(yuǎn)光澤,讓我的背脊永遠(yuǎn)像玉樹挺立,? 第四,, 誰能告訴我,有沒有不死仙藥,,使我生生世世和親人相守,,恩愛不離,,沒有生離死別的痛苦? 悉達(dá)多太子為了解開心頭“生老病死”的疑惑,,毅然出家修道六年,,終于在夜睹明星的一刻,悟得緣起法,,成就大覺的佛陀,。四個問題的萌發(fā),圓成一位至尊無上的圣者,,我們從這則“死后吞金”的譬喻,,是否警醒到有什么是死后能帶走的?我們的一生要留下什么給別人,?留下金錢不如留下慈悲,,留下名聲不如留下恩惠,留下產(chǎn)業(yè)不如留下信仰,,留下利益不如留下懷念,。 星星會隕落,鉆石也會粉碎,,唯有慈悲信仰的功德,,水不漂,火不燒,,惡風(fēng)傾動不了,,任憑人間蝶去鶯飛,心田自有半畝桂樹,,墜粉飄香,,襲人衣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