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譯文一 太史公說:《經(jīng)》上有句話:“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寬廣的大道可以循著前進,。”我雖然不能到達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讀孔子的書,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為人,。 到了魯國,,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車子,、衣服和禮器,,許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時演習禮儀,我徘徊留戀,,舍不得離開,。 天下的君王以及賢人是很多的,,(他們大多是)當時的榮耀,死后就完了,。 孔子是一個平民,,傳到十幾代,讀書的人都尊崇他,。從天子王侯,,到全國研究六經(jīng)的人,都以孔子的學說作為準則,,孔子可以說是道德學問最高尚的人了,! 譯文二 太史公說:《詩經(jīng)-小雅-車轄》中有這樣的句子:“高山嗎,人人都仰望著,,大路嗎,個個都可通行,?!彪m然不能人人都能登上那高山絕頂,踏上那大路坦途,,但心總是向往著它,。我讀著孔子的書,便想見他的為人,。到了魯國,,參觀孔子的廟堂、孔子用過的車子,、穿過的衣服以及祭祀器具,,見到眾儒生按時在他家里演習禮儀,我恭敬地徘徊留連,,不肯離去,。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以及賢人太多了,,一般都在當時榮顯,,死后也就完了。 孔子是普通的百姓,,傳了十余代,,學者仍然尊崇他。從天子,、王侯起,,中國講說“六藝”的人,都以孔子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鬃?,可以說是最了不起的圣人了。 譯文三 太史公說:《詩經(jīng)》有這樣的話:“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寬闊的大路讓人行走,。” 盡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時代,,然而內(nèi)心非常向往,。我閱讀孔氏的書籍,可以想見到他的為人,。去到魯?shù)?,觀看仲尼的宗廟廳堂、車輛服裝,、禮樂器物,,儒生們按時在孔子故居演習禮儀,我流連忘返以至留在那里無法離去,。天下從君王直至賢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榮耀一時,,死后也就完,。 孔子是個平民,傳世十幾代,,學者尊祟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講習六經(jīng)的都要以孔夫子為標準來判斷是非,,孔子可說是至高無上的圣人了,! 注釋 ①選自《史記·孔子世家》(中華書局1959年版)?!妒酚洝芬话偃?,每篇最后都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對所記的歷史人物或事件加以評論,,一般稱為贊,。贊,文體名,。本文是《史記·孔子世家》的贊,,是作者對孔子的評論。 ②太史公:司馬遷的官名,,用以自稱,。 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jīng)·小雅·車舝(xiá)》,。仰,,這里是仰慕,、敬仰的意思。景行,,大道,。這里喻指高尚的品德。行,,這里是效法的意思,。止,句末語氣助詞,,無意義,。 ④鄉(xiāng):通“向”。 ⑤適:往,。 ⑥祗(zhī)回:相當于“低回”,。流連,盤桓,。祗,,恭敬。有的版本作“低回”,。 ⑦布衣:沒有官職的人。 ⑧《六藝》:指六經(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⑨折中:調(diào)和取證。
評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