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家鄉(xiāng),,每到春天來的時候,,總有大人不斷在小朋友耳邊重復:
大意就是,,當油菜開花的時候,,「瘋子」就開始多了起來,開始在鄉(xiāng)間到處流竄,,專門干壞事兒,,所以不能在路上多逗留,放學后得趕緊回家,。 那時一度以為,,那濃濃的油菜花香是導致人發(fā)瘋的元兇,以致于每次放學回家,,一遇到油菜花地,便一手捏著鼻子,,一手按著背上的小書包,,在夕陽下,,邁著自己的小短腿,開始奪命狂奔,。 在跑出一段距離后,,便彎下腰,雙手支著腿,,大口的喘著粗氣,,心因緊張和奔跑怦怦狂跳,臉上因缺氧和快速奔跑而漲紅著,,并時刻擔心著自己要是聞了那沁人的花香,,就會變成人人恐懼的精神病。 即使到了現在,,雖然知道油菜花香和精神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沒有半毛錢關系,,但對于油菜花香,也依然從心底里抵觸,。 精神疾病真的是春季高發(fā)嗎,? 我們常說的精神病患者,一般指的是一些重性精神障礙患者,,這里也是如此,。 重性精神障礙中的精神分裂癥和雙相障礙患者發(fā)病時,具有一定的傷人毀物的風險,,一般傷人毀物的原因可能并不遵循正常的邏輯,。也許你們前八百年沒有任何交集,今世今時只因多看了他一眼,,人頭就落地了,,因為在他看來,你就是想要害他,,他只是自我防衛(wèi)而已,。 所以,一般人遇到這樣的重性精神患者,,因為無法判斷其是否在發(fā)病期,,保護自己最好的做法,還是敬而遠之,。 不知道有多少精神科大夫跟我有同樣的感覺,,從臨床經驗來看,每到春天的時候,,精神科重癥病房收到的患者就開始變多,,但事實是否如此? 原來,,這個「臨床感覺」,,也被一些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所證實,,我們來看一些研究數據如何說:
總體而言,研究季節(jié)與精神疾病的發(fā)病或復發(fā)的證據質量并不高,,所以得出結論,,仍有可能被后續(xù)的研究所推翻。 但綜合而言,,目前證據較為一致的結論提示,,雙相障礙的復發(fā)多在春季,秋季則多有抑郁癥的復發(fā),,復發(fā)的原因與溫度,、濕度以及日照長短有關,從而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遞質改變,,從而影響人的心境和行為[4],。
另外,在雙相障礙中,,有大概 17~18% 的患者存在著季節(jié)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的特征,即為秋冬季表現為抑郁,,春夏表現為躁狂[5],。 若患者為季節(jié)性抑郁癥,那么光照治療具有明顯的抗抑郁作用,,被推薦為季節(jié)性抑郁癥的一線治療手段,。 精神病街頭砍人沒人管? 大概在兩周前,,「武漢面館砍頭案」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一名存在精神病史的食客因不滿面館老板多收 1 元,隨后發(fā)生爭執(zhí)砍下面館老板的頭顱,,并扔進了垃圾桶,。 武漢面館砍頭案現場 這次事件無不反映著中國精神疾病的管理問題。 如前所述,春季是一個重性精神障礙的高發(fā)的季節(jié),,對于這個敏感的季節(jié),,不管是家屬還是有關的監(jiān)管部門,都應該提高警惕,。 理想狀況下,對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應該是這樣:
但在現實中,,對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能做好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已經很不錯了,。 紐約威拉德精神病庇護中心患者 Clarissa B 的手提包 住在這兒的患者平均住院時長為 30 年以上,,直到去世。
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是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若患者多次發(fā)病,,一般都需要接受終身治療,并且其工作能力以及自理能力顯著受損,,往往需要專人陪護,,對家庭和社會都會造成嚴重的負擔。 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qū),,一般有經濟條件的家庭,,會將患者送到精神病院。 通常情況下,,對于多次患病的患者,,即使病情緩解,有家也難回,,精神病院成了最終的歸宿,;要是遇到條件不好的家庭,要么鎖起來,要么任其飄蕩,,自生自滅,。這就是現實,這也是無奈,。
個人認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不在于約束,,而是幫助他們及早識別復發(fā)(通過社區(qū)隨訪或患者自我察覺),,控制病情,并培養(yǎng)他們的工作技能,,盡早融入社會,。 需要解決這個問題,無非需要三點:要錢,、要人,、要精力。但這是一個對社會,、對衛(wèi)生管理系統(tǒng)來說都很高的要求,。 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護自己呢? 丁香園(微信號:dingxiangwang)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寶典《醫(yī)院那么亂,,學點東西保護好自己》,,不管對方是不是精神病都適用,與丁香園出版的《醫(yī)療場所防暴指南》配伍,,會有奇效,。 作者簡介:林靖宇(丁香園 ID:醫(yī)者仁心1993),丁香園精神心理版主,,同時運營丁香園精神頻道,。 |
|
來自: 湖岳山人 > 《住院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