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原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jié),,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后來八拜之交指: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舍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仲傳》:“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惫苤儆靡痪湓捳f明了鮑叔牙在他心中的地位。 管仲與鮑叔牙在年輕的時候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那時,,管仲家里很窮,奉養(yǎng)母親比較吃力。鮑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做生意的時候,因為管仲沒有錢,,所以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的,,可是,當賺了錢以后,,管仲卻拿的比鮑叔牙還多,,鮑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說:“這個管仲真奇怪,本錢拿的比我們主人少,,分錢的時候卻拿的比我們主人還多,!”鮑叔牙卻對仆人說:“不可以這么說!管仲家里窮又要奉養(yǎng)母親,,多拿一點沒有關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罵管仲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管仲聽到之后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鮑叔牙呀,!”
后來,,齊國的國王死掉了,大王子諸當上了國王,,諸每天吃喝玩樂不做事,,鮑叔牙預感齊國一定會發(fā)生內(nèi)亂,就帶著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國,,管仲則帶著小王子糾逃到魯國,。 不久之后,大王子諸被人殺死,,齊國真的發(fā)生了內(nèi)亂,,管仲想殺掉小白,讓糾能順利當上國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時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沒死,后來,,鮑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糾還早回到齊國,,小白就當上了齊國的國王。 小白當上國王以后,,決定封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卻對小白說:“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強,應該請他來當宰相才對呀,!”小白一聽:“難道您不知道他是我的仇人嗎,?您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他是為了幫他的主人糾才這么做的呀,!如果您只是想把齊國治理好的話,用我也就足夠了,??墒侨绻胍Q霸天下的話,非重用管仲不可,!”小白聽了鮑叔牙的話,,請管仲回來當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幫助小白成為了天下霸主,,小白就是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
知音之交--伯牙和鐘子期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yōu)美。 春秋時,,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欣賞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濤聲,。伯牙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zhuǎn),,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 雖然伯牙的琴藝精妙絕倫,,但是卻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苦惱無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伯牙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diào),,樵夫道:'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xiàn)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動地說:“您真是我的知音!”這樵夫就是鐘子期,。后來子期早亡,,俞伯牙得知后,在鐘子期的墳前彈奏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
刎頸之交--廉頗和藺相如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負荊請罪,,咱們每個人在中學時都讀過的課文,,在此也就不再贅述了。
舍命之交--羊角哀和左伯桃
春秋時有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相識,,結伴去楚國求見楚莊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而當時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枯樹中自殺,。后世于是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膠漆之交--陳重和雷義
陳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年輕時與同郡雷義結為知交。兩人一起研讀《魯詩》,、《顏氏春秋》等經(jīng)書,,都是飽學之士。太守張云聞陳重之名,,嘉許他的德才品行,,舉薦他為孝廉,陳重要把功名讓給雷義,,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請,,張云不批準。第二年,,雷義也被選拔為孝廉,,兩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職。
陳重與雷義兩人同時官拜尚書郎,,雷義因為代人受罪,,被免職。陳重也以身體有病為理由,,辭職一同還鄉(xiāng),。后來陳重復出,任細陽縣令,,頗有政績,,舉措標新立異;又升任會稽郡太守,,因為姐姐去世守喪,,辭官離職;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
雷義回鄉(xiāng)又被舉薦為秀才,雷義要把這功名讓給陳重,,刺史不批準,。雷義就假裝發(fā)狂,披頭散發(fā)在街上替陳重奔走呼吁,而不去應命就職,。因此遍鄉(xiāng)里傳頌他們兩人的事跡,,說道:膠和漆自認為融為一體,堅不可摧,,還不如陳重與雷義,,榮辱與共,生死相依,。后來三府同時征召兩人,,雷義被任命為灌謁太守,讓他持節(jié)督察諸郡國的風俗教化,,他設席講學,太守令長各級官員來聽講的有70多人,。
二人為官期間,,清正廉潔,扶危濟困,,披肝瀝膽,,政績顯著,后來均卒于任上,。世人贊道:陳雷膠漆,,肝膽相照;為官為民,,政聲載道,。
雞黍之交--張劭和范式
范式,字巨卿,,他和汝南人張劭是朋友,,張劭字元伯,兩人同時在太學學習,。后來范式要回到鄉(xiāng)里,,他對張劭說:“二年后我會回來,將經(jīng)過你家拜見你父母,,見見小孩,。”于是兩人約定日期,。后來約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張劭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母親,請母親準備酒菜等待范式,。張劭的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雖然約定了日期,但是遠隔千里,,你怎么就確信無疑呢,?”張劭說:“范式是個守信的人,,肯定不會違約?!蹦赣H說:“如果是這樣,,我為你釀酒?!钡搅思s定的日期范式果然到了,,并拜見了張劭的母親,范,、張二人對飲,,盡歡之后才告別而去。
后來張劭得了病,,非常嚴重,,同郡的兩個朋友日夜探視他。張劭臨終時,,嘆息說:“遺憾的是沒有見到我的生死之交,。”殷子征說:“我們倆都是你的知心好友,,如果我們稱不上你的生死之交,,誰還能算的上?”張劭說:“你們兩人,,是我的生之交,;山陽的范巨卿,是我的死之交,。”張劭不久就病死了,。 范式忽然夢見了張劭,帶著黑色的帽子,,穿著袍子,,倉促的叫他:“巨卿,我在某天死去,,在某天埋葬,,永遠回到黃泉之下。你沒有忘記我,,怎么能不來,?”范式恍然睡醒,悲嘆落淚,,于是穿著喪友的喪服,,急忙騎著馬趕去張邵的葬禮。 范式還沒有到達那邊已經(jīng)開始發(fā)喪了。到了墳穴,,將要落下棺材,,但是靈柩無論如何不肯再前進。張劭的母親撫摸著棺材說:“張劭啊,,難道你還有愿望,?”沒一會兒,就看見白車白馬,,號哭而來,。張劭的母親看到說:“這一定是范巨卿?!狈妒降搅酥?,吊唁說:“走了元伯,死生異路,,從此永別,。”參加葬禮的上千人,,都為之落淚。范式親自拉著牽引靈柩的大繩,,靈柩才繼續(xù)前進,。范式于是住在墳墓旁邊,為他種植了墳樹,,然后才離開,。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后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自幼聰慧,,博覽群書,。它見曹操野心越來越大,到了不能忍的地步,,因此總是寫奏章諷刺他,。曹操忌憚孔融的名聲,也不能拿他怎么樣,。 平原禰衡,,字正平,也很有文采,但不在七子之列,。自以為有文才善言辯,,桀驁不馴,喜歡諷刺時事,,詆毀權貴,,只和孔融惺惺相惜,孔融也很喜愛他的才華,。禰衡剛剛二十歲,,而孔融已經(jīng)四十歲,于是結為好友,。隨后孔融寫奏疏推薦禰衡,,多次在曹操面前夸贊他。曹操想召見他,,但他老是罵曹操,。曹操懷恨在心。但禰衡的才華很出名,,不想殺他,,于是派人把他送給荊州劉表,他又侮慢劉表,。劉表也不能容他,因為江夏太守黃祖性子急,,便把他送給了他。最后被黃祖所害,,死時候才二十六歲,。 山陽郡守郗慮,,見風使舵,,以一點小錯誤上奏請求免去孔融的官。曹操趁機羅織罪名,,構陷孔融,,說:孔融曾經(jīng)與禰衡大放厥詞,,互相吹捧,,禰衡說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說禰衡是“顏回復生”,。犯了大不敬之罪,,于是竟然被害,。
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大家已經(jīng)熟的不能再熟了,,三人年輕時便義結金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三者皆為當時豪杰,縱橫天下數(shù)十年,,終于建立蜀漢政權。 后來關羽被孫權斬首,,張飛急于報仇,,逼迫部下太狠,導致被部下殺掉,。劉備明知伐吳不符合國家利益,,但也一定要報兄弟之仇。也許,,晚年的劉備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或政治家,但是,,關張二人能有劉備這樣的大哥,,絕對可以含笑九泉了,。劉備用國家和生命,,證明了兄弟之間的情誼,,實現(xiàn)了同生同死的諾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