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又是雞年,談?wù)勁c雞有關(guān)的中藥有哪些,?藥膳方有哪些,? 雞內(nèi)金 雞內(nèi)金: 別名雞肫皮,,中藥名,出自《本草蒙筌》,,為雉科動物家雞的砂囊內(nèi)壁,。雞內(nèi)金具有健脾胃、消食滯,、止遺尿,、化結(jié)石的功效,主治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小兒疳積、遺尿,、遺精、膽結(jié)石、尿路結(jié)石等,。煅燒存性研末,,外敷可治療口瘡。雞內(nèi)金含胃激素,、角蛋白,,能提高消化能力,作用持久,。 雞血藤 雞血藤: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莖,,主產(chǎn)于山西。雞血藤具有補血行血,、疏筋活絡(luò)的功效,,主治貧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腰膝酸痛、麻木癱瘓,、白細胞減少癥等,。實驗證實,雞血藤對關(guān)節(jié)炎有顯著抗炎作用,。 雞鳴散 雞鳴散: 出自《類編朱氏集驗醫(yī)方》,。檳榔,、吳茱萸各6克,桔梗,、生姜各15克,,陳皮、木瓜各30克,,紫蘇9克,,水煎服。雞鳴散功能宣散濕邪,、下氣降濁,,治濕腳氣,癥見足腿腫重無力,,行動不便,,或麻木冷痛,痛不著地。 雞冠花 雞冠花: 出自《滇南本草》,為莧科植物雞冠花的花序,。雞冠花具有清熱利濕,、止血通淋的功效,主治吐血,、咳血,、崩漏、痔血,、赤痢,、帶下、血淋,、砂淋,、尿路感染等。雞冠花含山奈甙,、莧色素及大量硝酸鉀,,對人陰道滴蟲有殺滅作用。 雞頭米 雞頭米: 中藥名,亦稱為雞頭,、芡實,,出自《本草綱目》,為睡蓮科植物芡的種仁,,主產(chǎn)于山東,、湖南、湖北,、江蘇等地,。芡實的主要功效為益腎固精、補脾止瀉,,主治遺精,、滑精、尿頻,、遺尿,、白濁、帶下,、脾虛久瀉等,。 與雞有關(guān)的藥膳方 1.當歸燉雞湯 當歸燉雞湯 原料:當歸15克,,黨參15克,,母雞1只(約1500克),蔥,、生姜、料酒,、食鹽各適量,。 制作:將母雞宰殺后,去毛樁和內(nèi)臟,,洗凈,,將當歸、黨參放入雞腹內(nèi),,再將雞放進砂鍋,,加入蔥、生姜[Jiang],、料酒[LiaoJiu],、食鹽、清水各適量,,再將砂鍋置武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煨燉,直到雞肉爛即成,。 用法:食用時,,可分餐吃肉,喝湯,。 功效:補血壯體,。適用于肝脾血虛之慢性肝炎和各種貧血。 2.人參燉雞湯 人參燉雞湯 原料: 人參12克,老母雞1只,,姜,、蔥、米酒,、鹽各適量,。 做法: 人參切薄片,雞宰殺去毛及腸雜,,切塊洗凈,。二味同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適量,下諸調(diào)料,,武火燒開,,除去湯面上的浮沫,改用文火慢燉2-3小時,,即可起鍋食用佐膳,。 功效: 大補元氣,健脾養(yǎng)胃,。用于久病或體虛神疲乏力者,。常人常食可強身延年。 3.烏雞 燉西洋參 烏雞 燉西洋參 選材:西洋參、老母雞,、烏雞,、當歸、當參,、枸杞,、紅棗。 用料:胡椒,、蔥姜蒜,、調(diào)味料、料酒,。 制作方法:將生雞剁成塊,,冷水下鍋焯水,焯好后撈出,,洗去浮沫,,控干水分待用;加入老湯將雞塊下鍋,,加入各種調(diào)料,;慢火燉一小時30分鐘即可。 功效:平補氣血,、養(yǎng)顏黑發(f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