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薊 / Dà Jì Japanese Thistle Herb 上一期: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青蒿 | 第65天 功效:涼血止血,,散淤消癰,。 主治病證: (1)血熱咳血、衄血,、吐血,、崩漏、尿血,,外傷出血,。 (2) 熱毒癰腫,。 性能特點: 本品苦涼清泄,,甘能解毒,入心,、肝經(jīng),。既清血分熱邪而涼血止血,為治血熱出血之要藥;又散瘀解毒而消癰腫,,為治癰腫瘡毒所常用,。 配伍: 大薊配小薊:均性涼而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同用則藥力更強,,治血熱出血諸證及熱毒瘡腫。 性味:味甘,;微苦,;性涼。 ①《別錄》:根,,味甘,,溫。 ②《藥性論》:味苦,,平,。 ③《日華子本萃》:葉,涼,。 ④《本草匯言》:味甘微苦,,氣寒,無毒,。 歸經(jīng):入肝,、脾經(jīng)。 ①《滇南本草》:入肝,、脾,、腎三經(jīng)。 ②《本草新編》:入肺,、脾二經(jīng),。 別名: 馬薊、虎薊,、刺薊,、山牛蒡、雞項草,、雞腳刺,、野紅花、茨芥,、牛觸嘴,、鼓椎、雞姆刺,、惡雞婆,、大牛喳口,、山蘿卜... 藥材類別:全草類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薊Cirsium japonicum Fisch.ex DC.的干燥地上部分。 入藥部分: 為菊科植物大薊的地上部分或根,。 產(chǎn)地和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多生于山野,、路旁,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 分布于河北,、陜西、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地上部分,除去雜質(zhì),,曬干,。 性狀鑒別: 本品莖呈圓柱形,基部直徑可達1.2cm,;表面綠褐色或棕褐色,,有數(shù)條縱棱,被絲狀毛,;斷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葉皺縮,,多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邊緣具不等長的針刺,;上表面灰綠色或黃棕色,,下表面色較淺,,兩面均具灰白色絲狀毛,。頭狀花序頂生,球形或橢圓形,,總苞黃褐色,,羽狀冠毛灰白色。氣微,,味淡,。 飲片 大薊 呈不規(guī)則的段。莖短圓柱形,,表面綠褐色,, 有數(shù)條縱棱,被絲狀毛,;切面灰白色,, 髓部疏松或中空。葉皺縮,, 多破碎,, 邊緣具不等長的針刺;兩面均具灰白色絲狀毛,。 頭狀花序多破碎,。氣微,味淡,。 大薊炭:呈不規(guī)則的段,。表面黑褐色。質(zhì) 地疏脆,,斷面棕黑色,。氣焦香。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0g,;鮮品可用30-60g。外用:適量,,搗敷衍,。用于止血宜炒炭用。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 ①《品匯精要》:忌犯鐵器,。 ②《本草經(jīng)疏》:不利于胃弱泄瀉及血虛極,脾胃弱不思飲食之證,。 ←左為大薊(主要看葉子)右為小薊→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大薊,、小薊,、蒲公英的辨別》 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血;行瘀消腫,。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婦女崩漏,;外傷出血,;瘡瘍腫痛;瘰疬,;濕疹,;肝炎;腎炎,。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①《別錄》:根,主養(yǎng)精保血,。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 ②《藥性論》:根,,止崩中血下。 ③《唐本草》:根,,療癰腫,。 ④《日華子本草》:葉,治腸癰,,腹藏瘀血,,血運撲損,可生研,,酒并小便任服,;惡瘡疥癬,鹽研窨敷,。 ⑤《滇南本草》:消瘀血,,生新血,,止吐血、鼻血,。治小兒尿血,,婦人紅崩下血,生補諸經(jīng)之血,,消瘡毒,,散瘰疬結(jié)核,,瘡癰久不收口者,,生肌排膿。 ⑥《玉楸藥解》:治金瘡,。 ⑦《醫(yī)林纂要》:堅腎水,,去血熱,泄逆氣,。治腸風(fēng),,腸癰。 ⑧《福建民間草藥》:涼血止血,,消炎退腫,。治肺熱咳血,熱結(jié)血淋,,疔癤瘡癌,,漆瘡,湯火燙傷,。 附方 ①治心熱吐血,、口干:刺薊葉及根,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圣惠方》) ②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大薊一握。搗,,絞取汁,,服半升。(《本草匯言》) ③治肺熱咳血:大薊鮮根一兩,。洗凈后杵碎,,酌加冰糖半兩,和水煎成半碗,,溫服,,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④治熱結(jié)血淋:大薊鮮根一至三兩。洗凈搗碎,,酌沖開水燉一小時,,飯前服,日服三次,。(《福建民間草藥》) ⑤治婦人紅崩下血,,白帶不止:大薊五錢,土艾葉三錢,,白雞冠花子二錢,,木耳二錢,炒黃柏五錢(如白帶,,不用黃柏),。引水酒煨服。(《滇南本草》) ⑥治腸癰,、內(nèi)疽諸證:大薊根葉,、地榆、牛膝,、金銀花,。俱生搗汁,和熱酒服,。如無生鮮者,,以干葉煎飲亦可。(《本草匯言》) ⑦治肺癰:鮮大薊四兩,。煎湯,,早晚飯后服。(《閩東本草》) ⑧治疔癤瘡瘍,,灼熱赤腫:大薊鮮根和冬蜜搗勻貼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⑨治跌撲損傷,,瘀血作痛:大薊汁,,和熱酒飲。(《本草匯言》) ⑩治結(jié)核于項左右,,或栗子瘡紅腫潰爛出膿久不收口者:獨根大薊,,不拘多少,或煮水牛肉,,或豬肉,,或單用,煨點水酒服。外用新鮮大薊搗爛,,入發(fā)灰,、兒茶、血竭同拌,,敷瘡口,,生肌。(《滇南本草》) Note:以上關(guān)于中藥材大薊的介紹內(nèi)容整理自《中華草本》《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匯編》等資料,,內(nèi)容僅供參考與學(xué)習(xí),,不宜當(dāng)做私自用藥大薊的參照,請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用藥,。 故事 三國時期,,龐統(tǒng)在一次戰(zhàn)斗中身中數(shù)箭,血流如注,,躍于馬下,。士兵中有知醫(yī)識藥者,,忙從道旁扯來一把草藥,,揉搓后塞入他的傷口,很快止住了血,。這種草藥枝枝直立,,高逾尺許,開著紫紅色的小花,,它的學(xué)名就叫作大薊,。 |
|
來自: _平靜的海 > 《中藥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