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會如此問,,這個世界變化那么快,,每時每刻都有新的風格涌現出來,,昨天的風格今天就顯得過時了,我們?yōu)槭裁催€要去學歷史,,去學那些已經過時的風格,?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今天的建筑和藝術設計院校大多開有藝術史課程,,不可否認的有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學習藝術史,,視之為學之無用,棄之不能的雞肋,,即使是專業(yè)教師也有不少是抱著這樣的思想的,。 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建筑史?建筑史學習到底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收獲呢,? 巴西利卡是羅馬人在神廟和柱廊型式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一種綜合用作為法庭,、交易所或會場的長方形大廳性建筑類型,內部被柱廊劃分成中廳和側廊,。羅馬人一般是將它與廣場結合在一起使用,,以其面向廣場的長邊作為正面使用(題圖為羅馬圖拉真廣場復原圖)。這樣一來,,當你從它的中央入口走進去時,,你所能看到的將是一個左右完全對稱的空間。 ![](http://image101.360doc.com/DownloadImg/2016/10/2915/83322035_1)
這樣的一種空間對稱性其實你完全可以不用走進去,,單是看看平面圖就可以得到,。我們今天很多時候做設計,都是在桌子旁電腦前做的,,你畫出來什么樣子,,就會認為它看上去就是什么樣子。畫出來是圓的,,就會認為它是圓的,,畫出來是左右對稱的,就是左右對稱的,??墒墙ㄖO計與平面設計(比如海報設計)最大的不同在于,建筑不是僅僅停留在紙面上,,它是要建起來的,,最終要變成一個立體的空間。這個空間到底給人什么感覺,,那是要走進空間里才會知道的,,而不是象看平面圖一樣漂在半空中。有時候走進去的感覺會與在平面圖上看到的差不多一樣,,但有時候就可能會很不一樣,。我們不妨換個方向走進上面提到的巴西利卡看看。
現在先想像,,我們從上面這座巴西利卡的較短一邊立面走進去,,會有什么變化嗎?也許你會說,,有什么變化,,還不照樣是左右對稱的空間嗎?不了,!現在我們走進一座以短邊為入口的教堂去看看,。 ![](http://image101.360doc.com/DownloadImg/2016/10/2915/83322035_2)
你走進去站在門口向前看,,你會發(fā)現這個空間中最吸引你的特點是有許許多多線條都在指向著你的正前方,你的視線立刻就會被那些由整齊排列的天花,、窗框,、墻角和長椅等所形成的透視線聚焦到前方的圣壇,在那里牧師正在象征耶穌受難的十字架下朗讀經文,,你會不由自主地隨著人流走上前去,,接受上帝的賜福。你再回頭看看平面圖,,你會發(fā)現,,在平面圖中,那些會聚焦的線原本只是平行線,。什么是平行線,?就是在同一個平面內永不相交的線,可是它們竟然會在空間內部相交,,并且不偏不倚,,剛剛好相交在正前方牧師的身上!
這樣的一種感覺,,你永遠也不會單單從平面圖中就能夠想像得到,。你也許會想,那我從長邊的中間走進去難道就沒有同樣的感受嗎,?沒有,。因為這樣的聚焦感需要一個相當長的空間距離才能夠實現,當空間進深不夠大時,,你所能看到的只能是其它的東西,。 ![](http://image101.360doc.com/DownloadImg/2016/10/2915/83322035_3)
世界確實在飛速的向前進,但是我們今天所有的一切成就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前人走過很多彎路,,我們不要再走,前人摔過跤的地方我們不要同樣摔跤,,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們要吸收,,前人的智慧我們要借鑒,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走得比前人更遠,。牛頓說,,他之所以那樣的成就,,是因為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牛頓尚且這樣說,我們呢,?
![](http://image101.360doc.com/DownloadImg/2016/10/2915/83322035_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