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初夏,黃梅天尚未在江淮來回拉鋸,,但連日陰雨,,已給人悶熱潮濕的感受。特別是,,6月7日,,驕陽一露臉,居然給了上海人一個37°C的高溫天,。
上海人習(xí)以為常的連續(xù)幾十天酷熱的炎夏已不是我等出門旅行的時段,,于是想在7月之前乘涼快之日出行一次,。去哪里呢?見集散中心有“南通狼山一日游”優(yōu)惠,。久聞狼山大名,,心儀已久。蘇通大橋造好后,,上海已大大縮短通往南通的時間,。不錯,當然就是它了,。
12日,,早上9時半,陰天,。車開了一個半小時,,進入南通市區(qū)。下了高架高速道,,已到了南通體育館大門口,。駕駛員説,按規(guī)定要等候南通導(dǎo)游“地接”,,所以停下來先休息片刻,。于是大家紛紛下車親密接觸南通大地,領(lǐng)略這塊初臨的陌生土地上的風(fēng)情,。嘿,,南通現(xiàn)在還挺牛的,至少眼前這座規(guī)模頗大的現(xiàn)代派風(fēng)格的體育場館足以比拼全國前十名次,。南通有了這個“硬件”,,可以常常舉辦國家級的甚至重大的國際體育比賽。
體育場北面隱隱展現(xiàn)一片摩天樓群,,在向曾經(jīng)以來自現(xiàn)代大都市而矜持孤傲一時的上海人宣布:這兒已并非昔日江北鄉(xiāng)野,,南通亦是現(xiàn)代工商城市。江蘇的城市,,都有一種追求大氣派的規(guī)劃,。在開發(fā)新區(qū),總是筆直開闊的馬路,,兩旁要麼綠蔭蔽天的人行道,,要麼花園連綿,夾雜著形形式式的漂亮樓宇,。
南通的造船,、海工、建筑、港口,、紡織,、石化、新能源等產(chǎn)業(yè)十分發(fā)達,。2010年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3418億元,,中國大陸城市第26位,經(jīng)濟總量排名全國地級市第8位,。市屬五縣(市)海門市、海安縣,、啟東市,、如皋市、如東縣均為全國百強縣(市),。在中國長江口地區(qū),,由于南通與上海的經(jīng)濟關(guān)系、人員來往密切,,被稱為“北上?!薄?/p>
(花園般的人行道和摩天樓)
不料,,這地接導(dǎo)游竟慢步姍姍來遲,,上車后向我們解釋説是因為錯等在了前面的十字路口??删瓦@一下,,浪費了我們半個小時。車開了,,才幾分鐘,,一個大轉(zhuǎn)彎,我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山頂上建有寶塔的狼山竟就在面前不遠處,。這真夠扯淡的,司機不識路,,導(dǎo)游又等錯了地方,,目的地狼山卻近在咫尺。
通往狼山腳下的城山路上,,開滿了香燭店,。其中,有店家打出“狼山香廠出廠批發(fā)價”的廣告,,這才讓人知道狼山居然是產(chǎn)香之地,。果然,此地大大小小,、琳瑯滿目的各式佛香,,價格便宜得聞所未聞,。如果你拿出10元錢,店老板可以給你長長短短一大堆,。但奇怪的是柜臺上蠟燭卻不見蹤影,,只有當你開口問起,老板才從暗處拿出來,,而且價格不菲,。狼山香燭沒有其他地方常有的山上山下、寺里寺外叫價不同的現(xiàn)象,。由于地方不大,,山又不高,進貨又容易,,所有店家都無法使用價格競爭,,只能以一個價出售。進山后才得知,,狼山的寺廟為了防火,,嚴禁香客使用所有寺院殿庭內(nèi)的燭臺香爐,代之以統(tǒng)一放進山巔后殿一個特備的“香爐”中焚燒,。所以,,深知這一規(guī)定的本地人朝山進香是不買蠟燭的,因為根本用不著嘛,。但這麼一來,,狼山就少了一份在其他佛國圣地常見的燭光閃閃、香煙繚繞的神秘氛圍,。
狼山是中國八小佛山之一,,是大勢至菩薩的道場。據(jù)《悲華經(jīng)》卷二稱,,刪提嵐世界的無諍念王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次子名尼摩,。后無諍念王成佛為阿彌陀如來,,不眴太子為觀世音菩薩。而尼摩太子則成了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者,,又稱大精進菩薩,簡稱為勢至,,與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合稱為“西方三圣”。他頭頂寶瓶內(nèi)存智慧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涂(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趨’)得無上力”,。大勢至菩薩圣誕在農(nóng)歷七月十三,。
狼山亦是江蘇省著名的自然風(fēng)景區(qū)之一,蘇北的游覽勝地,,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組成,。本來,唐朝之前尚是浩瀚長江中流的幾座小島,,不到千年,滄海變桑田,,已成江岸山峰,。
狼山不高,海拔僅106.94米,,山體所占面積也不大,,僅30來公頃,但周遍除大江平原,,再無高山,,故顯得嶙峋突兀,氣宇不凡,。長江的水汽常年滋潤山體,,滿山草木蔥蘢,四季景色宜人,。許多人都把狼山稱作盆景式的山林公園,。
(巉巖峭壁和巖石上的龜?shù)瘢?br>
(入山之門,里面是南通特產(chǎn)小賣部)
(白狼雕塑)
狼山奉祀的開山祖師是僧伽和尚,,又稱狼山大圣,。傳說當時狼山為白狼精占據(jù),僧伽云游至此,,向白狼精借山落腳,。白狼問他要借多大地方,僧伽答一袈裟夠了,。白狼大笑答應(yīng),。僧伽遂以一襲袈裟拋向空中,袈裟竟越變越大遮遍全山。白狼大驚失色,,敬畏之下,,只得讓出此山。僧伽即命名此山為狼山,。從此這里香火興起,,成為佛教樂土。僧伽是唐代高僧,,唐高宗時,,曾到長安、洛陽游歷,,為人治病,,名聲大噪。南游江誰時,,醫(yī)病治水,,為百姓稱道,。唐中宗尊為國師,。后世尊他為“大圣菩薩”。南通遂有歇后語云:大圣菩薩借狼山——有借無還,。
(吉祥許愿樹)
(狼山賦石刻)
廣教寺始建于唐總章二年(669年),,是一座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剎。
據(jù)《通州志》記載:“唐總章二年,,山上即建大雄寶殿,、殿閣、方丈室”,,當時“山在巨浸中,,設(shè)舟以濟,號慈航院,,后改廣教寺,。”可見狼山曾經(jīng)確是江心小島,。
廣教寺的寺院建筑遍布狼山,,分山上山下兩部分,。山下的建筑主要有大佛殿,;輪藏殿,、大悲殿,、金剛殿,、藏經(jīng)樓,、曬經(jīng)樓、枕山樓,、方丈室及僧宏等。山頂是廣教寺的主要建筑群,。有山門、萃景樓,、圓通寶殿,、大圣殿,還有葵竹山房,、三仙祠,、支云塔等。
大佛殿是山下的主體建筑,,面闊進深各3間,,為明代建筑。殿內(nèi)供奉明塑釋迦牟尼塑像,,兩例墻壁上鑲嵌著十八高僧瓷磚壁畫。這組壁畫是1982年由著名畫家范曾創(chuàng)作的,,每塊壁畫高2.2米。寬1.3米,。所繪的十八高僧是中國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們是安世高、道安,、慧遠,、鳩摩羅什、法顯,、菩提達摩,;智顗、吉藏,、道宣,、玄奘、善無畏,、慧能,、法藏,、一行、鑒真,、懷海,、敬安、弘一,。他們是佛教各派始祖,、佛經(jīng)翻譯家、科學(xué)家,、知名學(xué)者,,神貌各異,栩栩如生,。這種用畫像形式把從東漢至近代二千年歷史中中國佛教的主要人物反映出來,,在佛教藝術(shù)上是新的創(chuàng)造。趙樸初先生題寫了“法乳堂”匾額,,并撰寫了門欄對聯(lián):“一堂都圣哲,,萬派盡朝宗”。
法乳堂取“佛教正法,,滋養(yǎng)弟子之法身,,猶如母乳之于幼兒”之義,亦喻佛法是人間思想的精華,,以滋養(yǎng)眾生,,予人智慧。
狼山山包寺,,寺包山,,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而且是全國首批開放的重點寺廟,。為什么叫廣教寺呢?傳說到此山傳法的第一個和尚為了確定寺名,,隨手從身上攜帶的佛經(jīng)中抽出一本,,一看是《欏嚴般若廣教經(jīng)》,于是就把寺名定為廣教寺,,這個寺名一方面說明了佛教思想是廣教眾生,,另一方面也有廣傳佛法之義。
(廣教寺和護潮臺)
(登山之路)
(幻公塔)
幻公塔,,為明嘉靖四十五年為紀念北宋高僧智幻而建,。智幻在太平興國年間(那時南通剛剛建城)主持狼山寺務(wù),他廣弘佛法,,成為狼山的中興祖師,,山頂?shù)闹г扑彩侵腔煤蜕兴?。以前南通有三座塔,分別是狼山的支云塔,,城內(nèi)的文峰塔和天寧寺塔,,當?shù)厮渍Z說“南通三座塔,角分四六八,,兩座平地起,,一塔云中插”,三座塔分別是四角,、六角,、八角,文峰塔和光孝塔造在城里,,所以說平地起,,山上的支云塔造在山上,所以說云中插,。傳說大圣菩薩向托塔天王李靖借塔,,用扁擔(dān)挑了兩個,胳臂下夾了一個,,袖子里還藏一個,,到狼山手忙腳亂安頓好支云寶塔后,一不小心袖子中的塔滾了出來,,一滾滾到山腰,,待揀起來一看竟然沒有壞,原來是實心寶塔,,這座實心塔就是幻公塔,。
智幻法師圓寂時,留下一偈:“當初不肯住長安,,現(xiàn)像西歸泗水間,,今日又還思展化,,東來海上鎮(zhèn)狼山,。”所以后人據(jù)此稱他為僧伽大圣化身,。
(似乎無窮無盡的登山石階)
(一路的小店都賣香燭)
(山門)
山巔的大山門前,,石柱上刻寫著楹聯(lián)“長嘯一聲山鳴谷應(yīng),舉頭四顧海闊天空”,。我想起常熟虞山三峰寺,,山門前也有如此一副楹聯(lián)??磥韺ι剿L(fēng)景的理解,,也是英雄所見略同,。
大山門前的山頂平臺,即狼山大觀臺,。這里是南望長江的最佳處,,但今天江上濃霧彌漫,無法感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史詩般畫面,,倒是感慨起當年諸葛孔明利用大霧草船借箭。
(西望長江,,唯見岸邊小山和小湖)
狼山景區(qū)的西邊,,是兩座最小的丘陵——馬鞍山和黃泥山,它們緊靠長江,,同屬一個公園,;東南方向,則是劍山和軍山,,各成專門的景區(qū),。
(向北俯瞰,狼山腳下的學(xué)校挺漂亮)
支云塔屹立在狼山之巔,,是廣教寺最有特色的建筑,。塔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塔高35米,,磚木構(gòu)造,,五級四層,四面成正方形,,每層各有三個小間,,繞以木欄、腰沿成翹形,,由下向上次第收縮,。剎頂有相輪七重和寶珠、鋒等物,。
支云塔下的大圣殿是全山香火的中心,。大圣殿面闊5間,進深3間殿宇高大,,梁架粗壯,,為明代建筑。殿正中供奉的是廣教寺開山師祖僧伽大圣坐像,,兩側(cè)侍立著弟子慧岸木叉,。大圣殿兩側(cè)是彩塑二十諸天。
圓通寶殿是山上的主要殿堂,,殿內(nèi)供奉大勢至菩薩像,。這尊坐像高達4.5米,。佛臺用白梵石雕花鑲嵌,佛龕木雕精美,,殿內(nèi)錦幢繡幔,,金碧輝煌。兩側(cè)為十六尊者塑像,。
(支云塔)
(山腰的望江亭)
下山時,,我們游覽了山腰的觀音院和望江亭。這兒原來叫萬松林,,現(xiàn)在尚剩下的古松依然挺拔佇立,,郁郁蔥蔥,且山花遍野,。
(幽美的山間小道)
(狼山,,我們曾到此一游)
(乘客稀少的登山索道。距離不過二百來米,,高度不滿百米,,票價卻貴得離譜——單程40元,雙程50元)
狼山有索道,,本來應(yīng)是香客和游人的福音,,但奇怪的價格嚇跑了大多數(shù)旅行者。狼山不高,,登山石階鋪到頂也就500余級,,一般人登山途中稍休息幾次也就上去了。這公園廣告上所謂的“乘飛機的感覺”,,游客只能報之啞然一笑,,實在不必一定要體驗。如價格定得稍低一些,,30元來回,,那乘客就會大大增加。因為國內(nèi)類似索道價格多在這個數(shù),,心理可容性就有了,。如常熟虞山和無錫惠山都有300米高度,索道價雙程卻都只在30元上下,。
狼山北麓之下,,亦有摩崖石刻等美景古跡可觀,,但我們怕剩下的游覽時間太少(可見體育館前浪費的時間其實很寶貴),,所以遺憾地放棄了。
(南通市容)
下午一時,,我們乘車進入南通市中心,。早先的南通古城很小,,周圍卻有寬闊的護城河——濠河。而今,,南通市區(qū)一直延展到狼山腳下,,向四周擴展了幾十倍。南通人十分注重人文建設(shè),,經(jīng)濟力增強后,,努力提高城市的內(nèi)涵,所以在濠河周圍投下了巨資,,興建起一系列博物館,、公園、學(xué)校,、雕塑,。我們這次要去參觀的就是位于濠河之濱的著名的南通博物苑和珠算博物館。
(張謇故居——濠南別業(yè))
南通博物苑面積很大,,里面的新館由兩院院士吳良鏞設(shè)計,,一幢幢別致的館所庭樓好像鉆石似的鑲嵌在綠色的樹林和彩錦般的花園里,內(nèi)中陳列的文物品種豐富多樣,,年代久遠,。這里是南通人民真正的文化宮殿,幸福樂園,。南通的博物苑館,,統(tǒng)統(tǒng)都是免費開放的。就濠河周邊而言,,南通真像一座開放的美麗花園城市,。
(營博物苑詩壁)
張謇是南通博物苑的開拓者,張謇的《營博物苑》詩云:
濠南苑囿郁璘彬,,風(fēng)物駢駢與歲新,。
證史匪今三代古,尊華是主五洲賓,。
能容草木差池味,,亦注蟲魚磊落人。
但得諸生勤討論,,征收莫惜老夫頻,。
譯文(摘抄自博物苑資料):
南濠之濱的博物苑里郁郁蔥蔥一派生機,新興的風(fēng)光景物聯(lián)翩而生與日俱增,。
古代遺留可證知發(fā)展著的現(xiàn)今社會已不同往昔,,悠久文明更激勵人以中華為主,視五洲為賓。
豐富的陳設(shè)供人們從多重角度去探取世界間的奧秘,,對各種實物的鉆研也能藴育人遠大的胸襟,。
只要學(xué)子們來此能勤奮地商討論辯,高齡的我為收集物品到處奔波也不辭苦心勞形,。
南通名士張謇是國人如雷貫耳的近代實業(yè)家,、教育家。中國的最后一位狀元并未為最后的封建王朝盡愚忠,,倒是為國家的現(xiàn)代化而精心籌劃,、鞠躬盡瘁。南通是張謇變通家鄉(xiāng)的實踐地,。
(博物苑的蓮花池)
(濠河美色)
南通古城留下的濠河成了今日南通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美化資源,。市中心有這麼一圈如珍珠項鏈般的水景,搭配上各色各樣的美觀的橋梁,,整個城市顯得水靈靈,、亮晶晶,十分可愛,。
(珠算博物館館雕)
(珠算博物館正門)
(珠算博物館后面也是濠河,,兩岸花園一座接著一座,景色綺麗,,游人流連忘返)
(稀罕的八卦算盤)
珠算博物館收藏了古今中外大大小小形形式式的算盤數(shù)以千計,,其材料和巧奪天工的制作手藝令人嘆為觀止。博物館本身也是建筑物里的佳作,,造型新穎,,藝術(shù)張力大。南通人計劃沿美麗的濠河修建包羅萬象的博物館群,,實在是中國的一大文化創(chuàng)舉,。
呵,南通的山和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