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簡(1590—1611) 字修能,號畸臣,安徽休寧人,。善詩,與趙宦光、陳繼儒等,互有唱酬,。用其所治印者均一時名流,如范允臨,、陳繼儒、錢謙益,、湯顯祖,、王穉登、楊文驄,、米萬鐘,。他善用切刀法以加強筆意,擺脫文、何風格的樊籠,后來的浙派鼻祖丁敬就是在他的基礎上獲得啟迪并有所發(fā)展的,。他不光在篆刻上能獨張一軍,在印學理論上亦有一定貢獻,有《印經》,、《印章集說》印論兩篇,卓有創(chuàng)見,。他還花了10多年時間完成《印品》一書,對印章技法及璽印的考證辨誤,均有精深的研究。
程邃(1605-1691) 字穆倩,又字朽民,號垢區(qū),、垢道人,、青溪朽民等,又自署江東布衣,野合道者。安徽歙縣人,。一生擅長金石考證,又具銅玉器鑒賞力,富于收藏,博學工詩文,于丹青造詣亦深,善用枯筆干皴法寫山水,特有神韻,。程邃是一位有民族氣節(jié)的且詩、書,、畫,、印多方面修養(yǎng)極高的文學藝術家,生平嫉惡如仇,愛結交仁義之士。他生活在明末清初動蕩的年代,曾久居南京,明亡后一直僑寓揚州,。 程邃治印,初宗文,、何,然當時印學界多為文、何所拘,陳陳相因,久無生氣,。程邃能繼朱簡之后,力求變法,用古籀,、鐘鼎入印,尤其是盡收秦朱文印之特點長處,出以離奇錯落的手法,自立門戶,開創(chuàng)了皖派的嶄新局面。周亮工《印人傳》稱:“印章一道,初尚文,、何數(shù)見不鮮,為世厭棄,。……黃山程穆倩邃以詩文書畫奔走天下,偶然作印,乃力變文,、何舊習,世翕然之,。”董洵在《多野齋印說》中推崇程邃為“能變化古印者”,。 從程邃傳世印作看,其章法嚴謹,篆法蒼潤淵秀,。以沖刀代筆,運刀取法汪關,而凝重則過之,能夠充分表達筆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