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父親節(jié),小編收集了一些歷代名家描寫自家后代的詩篇?;蚴菍憙?,或是描女,或是勸誡,,或是夸贊……不同的文筆,,相同的父愛。讀這些文字,,感覺到濃濃的父愛在眼前浮動,。精彩不容錯過。 《寄東魯二稚子》是李白在游覽金陵時因思念東魯兗州家中的女兒平陽和兒子伯禽而創(chuàng)作的詩篇。此詩形同一封家書,,語言樸素,,筆觸細膩,由眼前景,,遙及寄居東魯?shù)膬号?,感情真摯,充滿關愛,,抒發(fā)了濃烈而真切的兒女親情,。 這是杜甫寫給最喜歡的次子宗武的詩,,詩中包含著杜甫對孩子的無限期望。他看到宗武學習作詩,,興奮之余,,叮囑孩子學習要專心,不要玩物喪志,,生活要有節(jié)律,,還要勤學經(jīng)典,以先賢為楷模,,持之以恒,。作為已經(jīng)名動四方的詩人,,看到兒子有望繼承自己的衣缽,,杜甫內(nèi)心的欣慰和喜悅可想而知。 陸游特別注意用詩書教子,曾明確告訴兒子:“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倍麑懙倪@首詩告誡孩子的是要學以致用,身體力行,。這首哲理詩,飽含了詩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詩人對子女的殷切期望,,文字極為樸實,感情卻極為真摯,。而讀到這首詩的讀者,,也能從詩中得到啟發(fā),教育作用不言自明,。 身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鄭板橋,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女兒出嫁無錢置辦嫁妝,便以一幅蘭竹圖代替,,并在上面題了這首詩,。貧困如斯,卻氣節(jié)如此,,后人吟詠已然心折不已,,女兒女婿更當為之驕傲。如此家風傳世,,鄭板橋當真沒有折沒了歷史上的美名,。 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關于它的用意,,后代的兩個大詩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杜甫認為陶淵明雖是避世隱居,,但也并未進入忘懷得失的境界,他對兒子品學的好壞,,還是那么關心的,。黃庭堅予以否認,。詩題為《責子》,,詩中確實有對諸子責備的意思,。作者不是板著面孔在教訓,,而是出以戲謔之筆,又顯出一種慈祥,、愛憐的神情,。可以說,,兒子的缺點都是被夸大了的,,漫畫化了的,在敘說中又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辭手法,,讀者讀著時忍俊不禁,,可以想見作者下筆時的那種又好氣、又好笑的心情,。 這是詩人寫給自己小女兒的詩,。她剛能聽懂大人的講話,就咿咿呀呀的學著說話了,。因為愛玩小車就不肯去睡覺,,因為衣服上少繡了朵金線花,就整個晚上哭鬧著不肯停歇,。詩抓住小女孩學話,、貪玩、愛漂亮,、喜歡哭鬧的特點,,通過這些生活瑣事的描寫,使小女孩的天真可愛的形象躍然紙上,,詩人愛女之情也流于筆端,。 西漢東方朔,,向來以滑稽著名,。他是一個大隱士,,但不隱于山林而隱于朝廷,,因此,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做到這一點,。既能生活無憂,,也能悠哉世間。因此把自己多年心得傾囊傳授,,對兒子的教誨和期望溢于言表,。東方朔灑脫不羈,但是這首誡子詩中的他卻與普通的父親沒有分別,。 《嬌女詩》是晉代文學家左思的詩作,。作者從日常生活中剪裁幾個場景,,精心描繪了兩個小女兒天真稚氣、活潑可愛的種種情態(tài),,準確形象地勾畫出她們嬌憨活潑的性格,,字里行間閃爍著慈父忍俊不禁的笑意,筆墨間流露著家庭生活特有的情味,。此詩先寫女孩兒模仿大人對鏡,、握筆、執(zhí)書,、紡績等事,,后寫小孩子特有頑皮活潑,最后寫她們把衣衫弄得一塌糊涂,,由這件最讓大人惱火的事引出“當與杖”的別致結局,。全詩層次分明,結構巧妙,,筆調(diào)詼諧,,語言通俗,時雜俚語,,很有風趣,,一段矜惜憐愛之情見于言外,十分感人,。 李商隱才高未用,,他不希望兒子學自己的樣子,,希望他學兵法,,長大為國安邊,有所建樹,。詩的大部分篇幅寫兒子,,愜意自豪之情溢于筆端;寫自己篇幅雖不多,,但感慨彌深,,自嘲自怨,深寓懷才不遇之悲憤,。純用白描,,筆端充滿感情。輕憐愛撫之中時露幽默,,后面卻飽含著的沉淪不遇之淚,,也許可以用“含淚的微笑”來形容。 最后,,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祝天下所有的父親: 父愛如山,節(jié)日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