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親節(jié),父親是世界上最嚴肅的那個人,,也是最孤獨的那個人,。落葉無痕,父愛無聲,。在這個父親節(jié),,用最深情的詩詞,獻給天下所有的父親,!愿所有父親,,父親節(jié)快樂。 《誡子詩》 【漢】東方朔 明者處事,,莫尚於中,。 優(yōu)哉游哉,與道相從,。 首陽為拙,;柳惠為工。 飽食安步,,在仕代農(nóng),。 依隱玩世,詭時不逢,。 是故才盡者身危,,好名者得華; 有群者累生,,孤貴者失和,; 遺馀者不匱,自盡者無多,; 圣人之道,,一龍一蛇。 形見神藏,,與物變化,。 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東方朔是漢代的一位奇才,。他博學多識,幽默詼諧,深得漢武帝的歡心,。他的處世哲學是“隱于朝”,即身在朝廷做官,保持心靈自由、人格獨立,過一種特殊的隱士生活,。他特意寫了一首《誡子詩》,要求兒子向自己學習,。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做到這一點。既能生活無憂,,也能悠哉世間,。因此把自己多年的心得傾囊傳授,對兒子的教誨和期望溢于言表,。東方朔灑脫不羈,,但是這首誡子詩中的他卻與普通的父親沒有分別。 《嬌女詩》節(jié)選 【西晉】左思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 鬢發(fā)覆廣額,,雙耳似連璧。 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 濃朱衍丹唇,黃吻爛漫赤,。 嬌語若連瑣,,忿速乃明集。 握筆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執(zhí)書愛綈素,誦習矜所獲,。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畫。 輕妝喜樓邊,,臨鏡忘紡績,。 這首詩左思以詩人的敏銳和慈父的憐愛,選取了兩個女兒尋常的生活細節(jié),,寫出了兩個女兒幼年逗人喜愛的嬌憨,,同時也寫出了兩個女兒令人哭笑不得的天真頑劣,展露了幼女無邪無忌的純真天性,?!皩櫯衲А弊笏伎缭角甑母笎?,句句都透露出寵溺,絲毫不比現(xiàn)代的“女兒奴”遜色,。 《責子》 【魏晉】陶淵明 白發(fā)被兩鬢,,肌膚不復(fù)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shù)。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作為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光宗耀祖?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五個孩子不成器,,但作為父親的陶淵明實際上也并沒有太多的責怪之意,而是透露著一股人間煙火氣,,濃濃的父愛也流淌在字里行間,。也是在表明詩人的一種處事的人生態(tài)度,一切都不必太過功利,。希望家長不要讓孩子背負太多的壓力,,畢竟天賦異稟的人是少數(shù)的,孩子只要積極向上成長就好,。 《又示宗武》 【唐】杜甫 覓句知新律,,攤書解滿床。 試吟青玉案,,莫羨紫羅囊,。 假日從時飲,明年共我長,。 應(yīng)須飽經(jīng)街,,已似愛文章。 十五男兒志,,三千弟子行,。 曾參與游夏,,達者得升堂。 這首詩是杜甫在其幼子宗武生日時寫的一首諄諄教導(dǎo),,充滿殷切希望的詩作,。詩中包含著杜甫對孩子的無限期望。他看到宗武學習作詩,,興奮之余,,叮囑孩子學習要專心,不要玩物喪志,,生活要有節(jié)律,,還要勤學經(jīng)典,以先賢為楷模,,持之以恒,。發(fā)揚和繼承寫詩的家風,趁青春年少及早努力,,熟精《文選》,,繼承父志。 《北郭閑思》 【唐】曹鄴 山前山后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 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 家里的山前山后到處長滿青草,,詩人天天都出門在外,家里的門是關(guān)著的,。詩人看見房子四周茂盛的青草,,也許想到了”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也許想起了當年送別親人時那種”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的景象。 一個空巢老人獨守空居,,不堪寂寞,,思念親人,只好每天外出,,去鄉(xiāng)間看看別的老人是怎樣享受天倫之樂的,。把空巢老人的孤獨感躍然紙上,讓人不勝唏噓,。 《驕兒詩》(節(jié)選) 【唐】李商隱 爺昔好讀書,,懇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無肉喂蚤虱,。 兒慎勿學爺,,讀書求甲乙。 穰苴司馬法,,張良黃石街,。 便為帝王師,不假更纖悉,。 本首詩是作者為自己的兒子李袞師寫的,,作者十分擔心兒子將來會重復(fù)自己的遭遇,因而希望他學兵法,,長大為國安邊,,不要死啃經(jīng)書,弄得一事無成,。詩的大部分篇幅寫兒子,,愜意、自豪之情溢于筆端,;寫自己篇幅雖不多,,但感慨彌深,自嘲自怨,,深寓懷才不遇之悲憤,。全詩主要用敘事筆法,細節(jié)描寫?zhàn)堄星槿?,生動逼真?/p> 《洗兒》 【宋】蘇軾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但愿孩兒愚與魯,,無憂無慮到公卿。 洗兒,,舊時風俗,,嬰兒出生三天或滿月,親朋集會慶賀,,給嬰兒洗身,。蘇軾當年得子,“洗兒”之外,,賦《洗兒詩》一首,。所有人生養(yǎng)孩子都希望他們能聰明,我卻因為太聰明而被聰明耽誤了一生,。只希望自己的兒子愚笨遲鈍,,沒有災(zāi)難,沒有禍患,,而做到公卿,。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首詩是詩人寫給二十一歲小兒子陸聿的。這是一首教子詩,,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guān)系上強調(diào)了實踐的重要性,。間接經(jīng)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yǎng),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jīng)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chǎn)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這首詩,,飽含了詩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詩人對子女的殷切期望,文字極為樸實,,感情卻極為真摯,。 《清平樂 嘲兒子阿寧》 元好問 〔金朝〕 嬌鶯婭姹。解說三生話,。試看青衫騎竹馬,。若個張萱許畫。 西家撞透煙樓,。東家談笑封侯,。莫道元郎小小,明年部曲黃牛,。 詩人用戲說的語氣寫孩子的天真爛漫,,幼稚可愛父親對孩子的喜愛充盈在字里行間。而其不求功名利祿,,只愿安享平常生活的教子態(tài)度,,更是令人欽佩。 《為二女適袁氏者作》 【清】鄭燮 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 最慚吳隱奩錢薄,贈爾春風幾筆蘭,。 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的女兒要出嫁了,兩袖清風,,無錢給女兒置辦嫁妝,。于是板橋先生便畫了一幅蘭竹圖替代,并在上面題寫了這首生動有趣,雋永蘊藉的詩作,。春風化雨,,幽蘭飄香,翠竹挺拔,,勝過一切金銀珠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