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頓·艾瑞克森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一位知名的催眠家,。他是在催眠領(lǐng)域發(fā)現(xiàn)和應(yīng)用間接,、微妙形式的暗示的第一人,。他認為跟直接暗示相比,間接暗示收到的自然抵抗更少,。當越過批判性思維之后,,潛意識對意識的影響是艾瑞克森催眠的中心思想。 如果你想真正的學會催眠,,那么你需要了解艾瑞克森催眠以及為什么它能夠運作,。在這里你會理解對話的微妙性以及跟某人合作的重要性。 當我們接受直接暗示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自然的產(chǎn)生防御,。別人給我們命令,,讓我們感到自己被輕視了,好像我們低人一等,。 除非我們對給出暗示的人讓步,,或者我們非常尊敬他,否則我們一般是不會接受這個暗示的,。 如果你煙癮很大,,有人告訴你“為什么不戒煙?”然后你會很自然的想出借口,?!斑@是我的選擇”“我想抽煙”“我戒不掉”“抽煙讓我放松”等等。直接的問題就像一個威脅,,你會很自然地保護自己作出回應(yīng),。 艾瑞克森意識到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和催眠經(jīng)常失敗是由于治療師經(jīng)常都是采用直接的形式。即使病人想要接受治療師的幫助,,僅僅提到提到“問題”這個詞就會讓他們產(chǎn)生抗拒心理,。 艾瑞克森意識到我們可以通過不把“問題”看成是問題來克服這種抗拒。相反,,他會把問題看成是我們想要發(fā)現(xiàn)的一些有趣的,,不需要的可以擺脫的任務(wù)或者習慣。 他關(guān)心病人的習慣,,并提出自己的疑問,,簡言之它能夠?qū)Σ∪说那闆r感同身受因而才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他從來都不會向病人暗示疾病是一個壞事來使他們感到不舒服,。 艾瑞克森自己不會,,也不讓任何人對病人說他們的問題是壞事,這樣就克服了病人對暗示自然產(chǎn)生抗拒的心理,。 艾瑞克森從開始就不會與病人的意見相左,,而是會一直支持病人,這樣他就從來沒有被拒絕過,。 艾瑞克森改變他的病人行為的方式就是潛意識暗示,。他越過病人的意識思維,也就越過了批判性思維的抵抗,。 采用同樣的原則,,醫(yī)生應(yīng)用艾瑞克森的催眠能夠稍微動搖病人的觀點,信仰或者習慣,。但是病人會認為是他們自己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行為或者習慣,并沒有受到外界的干擾。 實際的過程包括鑒別人們看待自己行為或者習慣的方式,,然后對此表示認同,。最后我們給出間接地改變行為或習慣的暗示,而不是直接暗示,。 舉個例子,,比如說某個人有貪食癥,體重直線上升,。這個人會來看醫(yī)生然后解釋他的困境,。 傳統(tǒng)的治療師可能會說,“好,,那我們先給你指定一個飲食計劃,,你的體重就回慢慢降下來了?!边@個人如果原來就很難堅持節(jié)食,,那么這個節(jié)食計劃為什么就會不同呢?它是不會跟原來那些不同的,。 現(xiàn)在一個治療師將艾瑞克森催眠的原則應(yīng)用在這個情景下,,可能用到與原來傳統(tǒng)治療師完全相反的方式。 艾瑞克森方式治療師會先說,,“那么,,你每天有多享受飲食呢?”他們會先提出個一個都感興趣的話題,,然后了解這個病人的貪食癥,。 注意,這個治療師想要發(fā)現(xiàn)這個病人是多享受飲食,,而不是他們實際吃多少,。問諸如“你每天吃多”的問題聽起來是直接的,有冒犯的,,這個病人都能夠猜測出來為什么治療師會這樣問,。 “享受”這個詞是一個能讓人感覺到新鮮的詞,大部分病人會激動地回答“我喜歡吃東西,。事物都很美味,。” 醫(yī)師可以接著問他們喜歡吃什么類型的事物,,這樣可以對病人進行更多的了解,。這些問題讓病人認為醫(yī)生關(guān)心他們的貪食問題,。 病人可能會回答“巧克力卷和焦糖面包是我最喜歡的食物,。” 現(xiàn)在,像醫(yī)生一樣,,我們可以這樣回答,,“我也喜歡巧克力卷和焦糖面包。實際上,,我建議你在巧克力卷跟焦糖面包中加入一點牛奶沙司,,這樣別有一番風味。不如你現(xiàn)在就出去買一些巧克力牛奶卷和焦糖面包,,然后告訴我它們吃起來怎么樣,。” 現(xiàn)在上面的回答可能會讓你非常驚訝,,但是這一步尤為重要,。通過識別病人的問題,然后提出相應(yīng)的建議,,醫(yī)生在這里做了兩件事,。 第一、醫(yī)生正在與病人建立親和關(guān)系(不久之后你就會學到),。親和關(guān)系對于建立信任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醫(yī)生正在通過增加其他的東西來破壞上癮于這兩種食物,。 在這里我要解釋一下第二點,。請允許我嘗試解釋一下“破壞上癮”。 潛意識都會把造成任何形式上癮的事情看做是人們每日正常代謝的必要元素,。 無論讓我們上癮的是香煙還是電子游戲都無所謂,,不管造成我們上癮的是東西還是習慣,潛意識都會認為它是非常重要的,。 現(xiàn)在,,如果我們能夠模糊這個物體或者習慣,讓它在某種程度上不那么明確,,那么它就不會在潛意識中有重要的印記,。如果我們告訴一個人任何時候只要他愿意吸煙他就可以吸,只要在他們吸之前把要吸的那根標上綠色標記,,我們可以有效的模糊“香煙”這個在潛意識中明顯的標志,。 我們越模糊這個意象,我們的習慣或者上癮就越缺少“渴求”元素,,我們的潛意識對于習慣或者上癮對象印象就會越模糊,。一旦這個意象變得足夠模糊,我們就能使用其他技術(shù)來有效的消除它,。 所以讓我們回顧一下我們上癮于巧克力卷的病人,。痛過告訴這個病人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吃巧克力卷,但是要配著牛奶沙司吃,我們就正在通過增加東西來模糊“巧克力卷”這個植入在他潛意識的概念,。 最終巧克力卷會變得足夠模糊,,這樣我們就能夠把她著迷的東西換成其他的東西,比如“牛奶沙司”,。每一次這一上癮就會變得越來越弱,,直到最終變得可控制和可消除。
|
|
來自: 鄭豫tomorrow >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