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一) 蠶之殺命也多而酷,,世莫之禁者,。謂上焉天子百官,藉以為章服①,,下焉田夫野婦,,賴以為生計。然使自古無蠶,,則必安于用布而已,。若生計,則民之不蠶者什九,,蠶者什一,,未見不蠶者皆餓而死也,。或曰:“夫子何為舍麻而用純,?”蓋當夫子時,,純②之用已久,工簡于用麻,,夫子姑隨之,,知習俗之難變也。又禹惡衣服而美黻冕③,,冕用純,,余未必用也。意可知矣,。 ?。ㄔ茥N宏《竹窗二筆》) 【注釋】 ①章服:古代君主、官吏所穿的用各種圖案以分別階級的禮服,。 ②純:指蠶絲,。《論語·子罕》:“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 ③黻冕:古代大夫以上祭祀時所穿的禮服,。黻,,褲裙。冕,,帽子,。 【譯文】 用蠶絲作衣料,殺命既多而且慘酷,,在世間卻無法禁止,。由于上自天子百官的章服要藉蠶絲作成,下至田野百姓要靠此維持生計,。然而,,假使自古以來便沒有養(yǎng)蠶抽絲行業(yè),人們也只好安于用布而已,。若論維持生計,,百姓中不曾從事養(yǎng)蠶的有十分之九,從事養(yǎng)蠶的僅占十分之一,,沒見過不從事養(yǎng)蠶的人都得餓死,。有人問:“養(yǎng)蠶既不好,,為什么孔子舍麻而用絲呢?”這是因為在孔子生活的時代,,用絲制作冕(禮帽)取代麻冕已久,。而且手工比用麻簡易,為儉約起見,,所以孔子姑且隨眾用絲,,知道習俗難于改變。又孔子曾贊美大禹平常只穿質(zhì)地粗劣的衣服,,然而臨朝或祭祀時穿戴的禮服,、禮帽則講究華美??梢娍鬃觾H是冕用絲,,其余卻未必用。此中的含意可想而知,。 |
|
來自: 方竹云天圖書館 > 《蓮池大師《竹窗二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