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意識,,對它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在教學中嘗試了不少好的做法,但同時也存在著問題,,出現(xiàn)了偏差,。 一些教師過分強調(diào)課堂動態(tài)生成,夸大了動態(tài)生成的作用,,忽視了課前預先設定,。他們認為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設計越簡單越好,甚至不用備課,。他們認為,,新課程下的課堂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生成決定課堂,,因而對學生的了解疏忽了,,對教材的研究粗淺了。 我們在聽課調(diào)研及親歷新課程課堂時,,往往有這樣的情況:在聽別人上課時,,我們很清楚地感悟到,一個多好的生成性資源啊,,怎么教者就毫無覺察,,可惜啊,!在我們自己回顧教學過程時,,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錯過了絕好的生成性資源,懊悔?。?/span> 為什么會忽視預設,?為什么會抓不住課堂生成,?根本上是對兩者的關(guān)系理解不透、把握不準,。事實上,,預設和生成是辯證的對立統(tǒng)一體,兩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沒有高質(zhì)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視生成,,那么預設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沒有預設的“放羊式”的課堂,,就容易產(chǎn)生遠離文本,、“腳踏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局面。沒有生成資源的課堂,,看似嚴謹,,其實按部就班缺乏活力,流失了很多的人文氣息和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所以我們要正確把握好預設和生成的關(guān)系,,在致力倡導有效的動態(tài)生成的同時,實在不能忽視課前預設,。 重視預設,,要求教師深入地解讀文本,因為教師解讀文本時體驗,、感悟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預設和生成的質(zhì)量。只有教師自己先“披文入情”,,才能“情動而辭發(fā)”地進行預設,,才能有效恰當?shù)貞獙ι伞V匾曨A設,,要求教師在全面分析學生,、教材等的基礎(chǔ)之上,以“塊狀式”進行教學設計,,或在某些方面準備好2-3個教學方案,,或在備課中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要作出兩種甚至多種可能出現(xiàn)的生成性預設,要思考在每種情況下我們教師該如何處理,、如何引導等問題,。如教師在教學課文前,可預設學生會提出什么問題,,喜歡什么樣的學習方式,,生活中有怎樣的體驗,解讀會有哪些感悟,,探究會有哪些答案等,,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怎樣肯定、鼓勵,、引導,、矯正等。這樣一來,,可以避免措手不及,,順利應對課堂生成。 重視預設,還須把握預設的幾個特點:預設要有預見性,,雖然教學是一個開放,、變化的過程,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但我們教師還要盡可能地想學生所想,,備學生所想,要全面深入地思考探究,,力爭將課堂過程運籌于帷幄之中,。預設要有情境性,創(chuàng)設一種以學生為主人的具體的教學情境,,這樣可以促使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認真思考研究,,從而形成課堂生成的亮點。預設要有靈活性,,一旦在教學過程中預設的環(huán)節(jié)不能實施或不能達成老師預期效果的時候,,就不能拘泥于預設,而要因?qū)W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調(diào)整和修改,,或順此展開或巧妙改變,,這樣既讓生成在課堂凸現(xiàn),又不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可見,,以預設為基礎(chǔ)、為前提,,在教學實施中才能把握稍縱即逝的機遇,,才能實現(xiàn)有效的動態(tài)生成。而沒有預設的動態(tài)生成,,好似空中樓閣,,好看但不中用,,對學生對教師沒有什么益處,,最終要轟然倒塌,。我們只有盡可能地把課堂生成納入自己的教學預設中來,,才可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真正實現(xiàn)預設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預設,,從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中國教育報》2006年4月14日第5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