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一直很浮躁,時刻都在動,,總是受外界影響,,不專注,也很難安靜下來,,這種狀態(tài)不是焦慮,、不是憂慮、也不是壓抑或者抑郁,,就是浮躁,,雖然沒有太大危害,但是也不理想,,一是不放松,,人就像是一架思考的機器,從早轉到晚,會時常感到疲勞,,二是不專注,,如此不得閑的思考,因為不專注也沒有產生很大價值,。雖然意識到這個問題,,很想靜下來,但是一直沒有太好的方法,。近日得緣,,有機會在15年底,16年初來到韶關云門寺禪修一周,,受益匪淺,。先從腿開始說起。這次前后打坐持續(xù)七天,,第一日起七,,從晚上六點開始,最后一日只坐了早課香,,中間五日從早到晚很完整,。期間主要的精力都在和腿疼上消耗精力。第一日,,從晚上六點開始,,坐到接近晚上12點。一開始精力尚好,,頭兩柱香,,還能坐得住。后來就腿腳發(fā)麻,,因為頭一次進進禪堂,,不是很懂禪堂規(guī)矩,在禪堂里不敢隨便亂動,,腿腳也不敢動,,雖然很麻,就生生的忍住,,腿腳發(fā)麻感覺一只腳就仿佛有一尺多厚,,到最后,腿腳發(fā)麻已經無法動彈,,竟生出一種腿腳不是自己的感覺,,倒是有那么一刻仿佛是看一件其它東西、不像是自己的身體,。等敲板子一炷香結束的時候,,需要用手把腿腳搬開,,放到地板上,才能下地開始走路,。第一日就發(fā)現疼的總得左腿,右腿好很多,,總是左腿疼痛發(fā)麻難以忍受,,一直到第七日結束都是如此。第二日,,早上4:20開始到晚上12點,,到第六日都是如此。第二日是整個過程中最難熬的一日,。第一日生生忍了一晚,,第二日早起床的時候,腿腳依然有些許發(fā)酸,。第一日晚,,下著小雨,陰冷,,穿了毛褲,,感覺是穿的太厚,打坐腿腳受了束縛,,第二日脫了毛褲,,希望能有所好轉,竟然發(fā)現毫無改善,。第二日坐香,,往往是沒坐多久就開始發(fā)麻,思量著如何能生存下來,。既然來了,,就決意要做完一個七,不想中途退出,,半途而廢,。就開始東張西望,看其他人如何打坐,。絕大部分人都做得很穩(wěn),,似我這般坐不住的人很少,內心頗為慚愧,。也畢竟發(fā)現個別不是很能做的住的人,,發(fā)現在毯子之下腿腳還是可以動動的,而且有時候也可以不用盤起來,,而且不會被打香板,,香板主要打向昏沉之人,,不太打向坐不住之人。有了這個發(fā)現,,就有了一條退路,,再也無法回到第一日生生忍住的意識了,知道自己有了一條退路,,就無法再下決心去吃大苦,。當時尚無此意識,只是知道自己能夠有機會能堅持到一個七結束了,,自己會盡量堅持,,堅持不下去再動一動。誰知這個退路使得自己無法做長久堅持,。這一日下來,,從早到晚,每支香越來越坐不住,,動的越來越多,。坐一下就酸疼,就想動一動,,動一下就緩解一下,,沒多久就又酸疼,又想動一動,。這一日下來,,頗為辛苦,竟比第一日感覺還要辛苦,。這退路并不是一條好路,,也很辛苦,一日下來,,只是熬了一日,,受了一日苦,不知自己有何進步,,也不知明日會有何進步,。第二日,朋友轉發(fā)微信文章一條,,“打坐如何降服其腿”,里面有南懷瑾老師的說法,,關鍵是前三秒,,看住覺受。半夜泡腳的時候,,仔細參詳了一下,,頗受啟發(fā),。尤其其中一段話“后來為了降服這兩條腿,住在一個廟子里,,一個人關在藏經樓閣上練腿,,那也是煉心,盤起腿來硬熬,,心里求菩薩幫忙,,大概熬了五六天,,那真痛苦!連這個腿都降服不了,,還降服其心,?” 南老師當時也是疼的,也是硬熬,,也稍覺安慰。腿都降服不了,,還降服其心,?也激發(fā)了我的斗志,,難道連兩條腿都收拾不了?”心里求菩薩幫忙”也給了我啟示,,這是禪堂,有道場,,佛菩薩會加持的。決定第三日,,念阿彌陀佛名號,,盡量堅持不動,。第三日,,按第二日晚所想開始實踐。默念阿彌陀佛名號,,只念佛號很容易走神、昏沉,,邊念邊計數,,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阿彌陀佛,三……一路念下去,。通過念佛號,,注意力可以相對集中到佛號上,對疼痛的注意力得到了分散,。念佛號也可以加強意志力,,這意志力和信心直接相關。這些都是預先想到的,。除此之外,,這么念下去,倒是有個意外的發(fā)現,,通過念佛號計數可以做到相對計時,。禪堂中看不到鐘表,不知道時間長短,,主觀感受非常不靠譜,,疼痛難忍的時候時間感覺更加是扭曲的,在對未來無所估計,、無所預期的時候,,很容易看不到希望,放棄,,也就是動一動,。有了相對計數的話,就可以有個大致的時間估計,,比如上一次坐了50個計數沒有動,這次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到50,,這樣就會逐漸進步,,不會回退,。而且有了計數手段,可以給自己定小目標,,就像長跑可以定階段性目標一樣,。上次做到50,下次是否做到80,。感覺好的時候,,做到了150,下次感覺不好的時候,,也盡量堅持到150,,這是自己能做到的目標,一定要努力堅持,,只要忍住,,肯定是能做到的。第二日,,從開始50個計數,,逐漸做到300個計數,,一個小時的兩只香大約是800個計數左右,。這個計數也是相對的,隨著疼痛逐步得到控制,、念佛號越來越熟練,最后兩日,,一個小時大約念到1200個計數。第三日其實是最疼的,,前兩日晚上回去泡完腳,很疲勞,,直接就睡著了,。第三日晚上,,腿腳酸疼,腰背也有些許疼痛,,躺在床上無法長久保持一個姿勢,,經常來回翻身,翻來翻去就睡著了,。然而第三日卻遠比第二日感覺好很多,,因為第三日一直能感覺到自己的成長,每支香都能感覺有所進步,,甚至某些長香,,當中都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第三日結束,對第四日充滿了信心,。頭一次產生了堅定不虛的信心可以做完一個七。第三日中,,在不斷和疼痛對抗,、堅持忍住的過程中,,隨著距離設定目標越來越近,疼痛不斷加深,、需要越來越大的意志力,開始出現發(fā)抖,、大汗的的現象,。第四日需要脫掉毛衣,。第四日,滿懷信心的來到第四日,,對第四日也充滿了期望,會有什么發(fā)現呢,?在打坐方面依然在逐漸進步,,能夠坐的更久,,更重要的是能夠適應了疼痛、學會了和疼痛共處,,可以分出一些精力來觀照、參悟。第四日中,,也能夠更多的去聆聽班首師父的開示,,去思考開示的內容,。疼痛依然還在,或許輕了,,或許重了,我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能客觀的衡量疼痛的感覺,,腿子或許有進步,,或許沒有,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比前三日能夠坐的住了,我能夠和疼痛共處了,,我的意識和疼痛有所分離了,疼痛不再是意識的全部的,,有時仿佛是在觀察一個第三者似的,,然而當疼痛加劇逼近忍耐限度的時候,,疼痛又幾乎變成了全部,。幾乎是全部,但不是全部,,因為還有精力念阿彌陀佛。中午法師鼓勵可以繼續(xù)精進,,每次打坐盡量只換一次腿,目前還做不到,,需繼續(xù)努力才行。有目標才有進步,下午繼續(xù)努力,,雖尚未達到師之要求,亦感覺頗有進步,。道路是艱難的,前途是光明的,。亦有班首師父說,這幾日是腿子最疼的時候,,需要堅持用功,,否則第三個、第四個七也很難,。慶幸自己有師指點,自己尚能用功,,不斷進步,,亦惆悵一七不盡即將離開,,不知二七、三七是何滋味,。有師父開示,,要坐得住,,眼睛閉上,耳朵關上,,向內要放下妄念,用功,,發(fā)長遠心,。這幾日一直在和腿子斗爭,,又對禪堂諸般儀軌和各位師父法相感興趣,禪堂又寂靜,倒是顯得頗為耳聰目明,,對外一舉一動、一聲一響都頗為敏感,,心隨諸塵而動,,又需應對疼痛,,頗不寧靜,需閉目塞聽,,反觀內心。眼睛一閉,,無視覺輸入,一片寂靜,,又無聲音干擾,,思維煩擾,,又不想思,,參話頭又不知其法,還要放下妄念,,又要用功,觀啥呢,?觀腿子吧,想不想都要想它,,那就好好觀觀他吧,!這個腿子是誰的,?是我的么?沒有這個腿子,,我還是我,會有些不方便,,但是我還是我,,從本性來說,,我還依然是完整的。這個腿子要是我的,,為什么不聽話?我的杯子,,說摔碎就摔碎了,橡皮泥,,想捏成啥樣就啥樣。就這個腿子,,讓他坐在這里不準動,他就要鬧點意見,,一直嚷嚷著叫疼,非想動一動不可,。他是我的,,又不是我的,。就算我把他收拾服帖了,,他最終也要隨著身體這個臭皮囊離去,,終究也不是我的。他終究不是我的,,那我又為啥要練他?我受這些疼,,花這么些時間,為什么,?那么多祖師大德都要如此打坐,,又為什么,?這其中必有道理,必有種種好處,,且信不疑。單從自身,,就頗有體會。雖是練腿,,其實練心。腿疼帶動心動,,心動腿難定,心浮氣躁,,周身不得靜,坐臥不寧,。腿疼心不動,,就能坐的安穩(wěn),,還能調心、觀照,。人世間各種苦甚多,需要與苦共舞,,了解他,、感受他,、關照他、處理他,、從中解脫,。不見苦,、不吃苦,如何從苦中解脫,,苦一來,就會苦的受不了,。腿疼這點苦和人世間種種苦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何況實在受不了,伸一伸腿就可以緩解,。從這小苦中,觀念,、觀心,、修心進行修行,,是何等的方便和劃算。第四日腿部疼痛開始上移,,膝蓋上部,、大腿開始疼痛,。行香的時候需要跨大步、走的快才能活動到疼痛部位,。聽法師開示,多位法師講到過行香,,行香行的好,,身體活絡,,打得好出去也不冷。行的好,,才能坐得住,。以往佛學院有的學生打七很用功,,腿腳風濕明顯好轉,。也認識到行香不止是活動腿腳,也是在修行,,靜坐休止,行香可以修觀,,行香也是禪七重要的修行活動,不是放風休息,。開始注意行香的走法,除上廁所外,,也不在行香期間外出。也有法師講到“起”字來源,,講到善財童子見彌勒佛,喊起字開門的典故,。第五日,,繼續(xù)坐香,、行香。打坐較第四日明顯好轉,,能夠靜坐不動的時間越來越長,到五日下午,,已經基本能夠達到法師要求,中間換一次腿就可以坐完一枝香,,到了晚上,有些30分鐘,、40分鐘的短香,不需要換腿就可以一直坐到結束,。每支香結束,下地行走也比前幾日較為快速,、容易,。有法師開示,,談到是風動,,是幡動,還是心動,?是腿疼,還是心動,?什么時候腿不疼了,就入門了,。繼續(xù)觀察腿,今日也有新的體會,。腿疼,為什么心控制起來這么難,?腿坐著會疼,,腿伸直了就不會疼,,挪一挪、動一動,,也會能緩解一下,伸出去并不難,,挪一挪、動一動更加容易,。所以總想伸出去,伸出去就不疼了,。心中總是存在這個貪念,,貪圖這伸腿的解脫,,這顆心,,除了忍住疼,還要控制這貪念,。單單忍住疼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要控制貪念,,這兩樣哪一樣也不容易,,還要一起控制,,更加不容易了。如果不是打坐,,因為疾病原因,疼痛難忍,,自己無法有效止疼,,是否就無貪念,,可以一門心思安心止疼呢?也未必,,因病而疼,或無方便止疼的貪念,,但是嗔怒之心或起,,為什么我會得這個病,,為什么偏偏是我,為什么沒早點治療,,如此等等,,疼痛加上嗔怒,,又無方便解脫法門,只怕更加難受,。有師父說,,今日禪七第五天,腿應該是比較疼的,,師父們腿也會比較疼。聽了稍覺安慰,,我的腿也疼,但是比起頭幾日,,又有所不同,,頭三天,,腿動一動,、挪一挪就會舒服一些,,今日發(fā)現腿有些疼,、麻不舒服,可是動一動,、挪一挪也不會更舒服,新位置,、新姿勢沒多久會感覺更加不舒服,要動就要很頻繁的動,,還不如繼續(xù)堅持下來。堅持看起來是個笨功夫,,卻是個更好的方法,,動來動去既不解近渴,,又無法解決長遠問題,。聰明人啊,總被聰明誤,!粗觀一時,慢慢的可以觀察的稍微細致一些。晚上坐香很好,,經常能做很久不動,一枝香未盡,,歡喜心已起,這支香甚好,,可以很順利的坐到結束。念頭一起,,腿就開始疼痛,而且難以忍耐,,這歡喜心倒像是開了痛苦的閘門似的。疼痛難忍,,又不想前功盡棄,,還想一枝香做到底,。渾身發(fā)顫,大汗淋漓,,直到香板敲起,一枝香結束,。又如,,時常坐香到最后,,腿腳酸痛,難以忍受,,只等結束香板想起,,腿腳得以伸展,疼痛可以緩解,,及至結束聲響起,,腿腳頓覺輕松。就在此時此刻,,腿腳未動,、姿勢未動,,只一香板聲響,疼痛感覺迥異,,為什么?心不同了,,前一刻,,苦熬日子待解脫,,此一刻,腿未解脫,,心已解脫,。心不痛,,腿亦不痛矣。是腿痛,,還是心痛?除了練腿,今日也開始閉目塞聽觀心,,這么簡單的閉上眼睛的事情,,竟然發(fā)現對于我來說是出奇的難,!眼睛閉上沒有多久,心里就像小貓抓癢癢一樣,,難以忍受,總想睜開眼睛看看,。這禪堂是非常簡單的,,看了這么幾天,,都清清楚楚的,有什么好看呢,? 看看監(jiān)香師父走到哪里了,走幾圈了,判斷一下一枝香坐了多久,?看了又有啥用呢?走的少,,心里發(fā)急,,沒有信心坐不住,,走的多,知道一枝香快結束了,,等著盡快結束,也發(fā)急,,左右都是發(fā)急,何必要看呢,?而且念佛號計數也是大體知道一枝香坐了多久的,。沒有理由睜眼去看,,可是就是想睜眼去看,無明的就像睜眼去看,。就像總想在網上看帖子、微信刷朋友圈,、刷微博,、看郵件,,明知可以不做,可是偏偏就想去做,,不去做就心癢癢、癢癢久了就難受,,不得不做,。尤其是聽到旁邊有呼嚕聲,,有打板子的聲音,,更加想去看一看,。這一日,閉目竟然比打坐還難,,能坐得住,竟然眼睛閉不住,。還好前幾日應對腿疼已經有經驗,,定規(guī)矩吧,,100聲佛號不準睜眼,遇到整數可以睜眼看一下,,放棄機會等下一次。如此這般,,從早到晚,,已經頗有成效,,腿能坐住的時候,眼睛就能閉上,。腿坐不住,,眼睛也閉不住,經常需要先放棄一樣,,是睜眼看看呢,還是腿動一動呢,?腿和眼看來無關,腿疼和閉眼,、睜眼更加無關,,為啥在腿疼難忍的時候糾纏到一起了呢,?都需要心力,,腿疼要心力控制,閉眼也要心力控制,,心力不足,兩者都難,!睜眼外看,,是貪圖眼界觀色,,產生妄念,習慣了妄念,,竟然不習慣清凈,一旦沒有外界刺激,,竟然不知如何是好。眼睛閉上,,心依然向外,對外界微小的動靜異常敏感,。強制關閉眼睛,,慢慢適應下來,,心才慢慢的向內觀照。閉上眼睛,、睜開眼睛,一開始是強行規(guī)定,,甚至允許腿腳動一動,,也要閉上眼睛,,到了晚上就有進步,可以坐一枝香,,就是打開眼睛看一看,也覺得興趣不大,,很快就閉上眼睛了,。一個小小的規(guī)矩,就可以產生一些定力,,進而產生觀照的能力,。嚴格的戒律所產生的力量可以想象,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所言不虛,。戒律難行,,生活中亦可針對具體貪嗔癡行為,制定具體規(guī)矩,,約束妄念,生發(fā)定力,,稍長智慧。有法師開示,,修行最難的是什么?家賊難防,,家賊把自家的東西往外搬,揮霍掉,,把自家搬空了,也就搬垮了,。什么是家賊,,各種妄想念頭是家賊。要下功夫,,無論方丈,、班首師父,、每個人都要下功夫,才能,。功夫下深了,,叫風雨不透,,什么叫風雨不透,比如太陽出來了,,就想出去曬個太陽,這個功夫就透了,。這個說法聽的人只汗顏,。以前聽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然而功力不到,,不是事事關心,反而是事事亂心,,事事煩心,!一點風吹早動,,就心猿意馬,這哪里有些許功夫,,有的只是反應能力,,就像是一架機器被外界環(huán)境所驅使,。第五日,身體慢慢感受到一些變化,,在忍耐的關鍵時刻,,依然會渾身發(fā)抖,大汗淋漓,,然而腿腳、身體已經感覺有暖意,,行香,、休息時候腿腳也很容易恢復,,不似前兩日般疼痛,晚上睡覺也較容易,。第四日下午放屁開始增多,,到第五日晚上尤為明顯,,養(yǎng)息香的時候,體內有氣向下流動,,不似平時放屁,,倒是一個一個氣泡一般向下不斷排出,,晚上坐香效果較好,容易坐得住,。有法師說“久坐必有禪”,只要堅持坐下去,,和疼痛相處,,觀照念頭,聽法師開示,,如法修行,總能不斷受益,,短短五日,已有諸多收獲,。初步解決生存問題之后,,開始考慮小康問題,。第六日開始考慮如何更進一步,嘗試坐香的時候不念佛號,,離開佛號的加持,離開佛號計數帶來的時間觀念,,離開分解目標的驅動,看一看究竟如何,。不念佛號大約可以堅持半支香左右,半支香之后,,若不念佛號,難以坐住堅持到最后,,依然需要念佛號來幫助。不過這依然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心力提高了,可以堅持半支香,,但是還不足夠,,假以時日,或許可以更進一步,,不過,這次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我的打禪七活動很快就要結束了。有些短香幾乎可以不念佛號堅持下來了,,但是到了最后,疼痛難忍,,不知這支香何時結束,又不愿意放棄松腿,默念佛號阿彌陀佛,,渾身發(fā)顫,越來越厲害,,大汗淋漓,越出越多,,佛號越念越快,,唯一念頭就是等這支香結束,,求得解脫。及至磬子響起,,這支香結束,,兩腿向前伸開,,長出一口氣,結束了,,解脫了。剛一解脫,,猛然醒悟,,人生何似一枝香,。初時安逸,雜念橫生,,中有酸疼,,略有壓力,,及至末了,疼痛纏身,,百般難熬,毫無樂趣,,唯求解脫,,求解脫亦不可得,時機命懸于外,,無論所有,毫無助力,,唯有求助力于外,,或念阿彌陀佛,或求他力,,時刻一到,,兩腿一蹬,香盡人散,。即便求助力于外,如無信心,,亦無有所助,。念及生死,,雖香已盡,淋漓大汗不得終止,,臨終了疼痛,、無助,、求解脫,、不得解脫、等待,,場景歷歷在目,久久不能散去,。時至今日,,回想起來依然心動不已,。我的一枝香如此艱難困苦,,各位師父,、老修居士端坐不動,,觀照內心,一枝香平平穩(wěn)穩(wěn)而過,,內心修為不斷增長。都是一枝香,,每人一枝香各不相同。大和尚每日開示都提醒人生無常,,要勇猛精進,、珍惜每一日進行修行,。今日就要離開云門寺了,初七也未能完成,。所幸每日用功,從早到晚,,也頗有收獲,雖不能繼續(xù)精進,,也不留遺憾。做完早課香,,休息一下就要返回了。即將離去,,雜念頗多,心思已經飛出寺廟,,開始考慮諸多雜事,,這最后一枝香坐的頗不容易,,心思時放時收,靜一下,,就開始妄想,妄想起來了,,坐不住了,就開始努力收心,、內觀,,又慢慢靜下來起,妄念又起來了,,如是反復,。即將離開寺廟,或許這就是俗世的新常態(tài),。世界熙熙攘攘,擾動其心,,無法避免,既如此,,那就多存一顆觀照的心,觀照當下狀態(tài),,善為處理,,這既是有益做事,,也是一種修行吧。這幾日的打坐、禪修,,只是想放空自己,,盡量靜靜的坐著,,沒有刻意的去考慮心如何能靜下來,卻反而有了很大收獲,。為什么思考起來不得閑?因為貪念,,這個貪念不是物質,、不是財富,、不是看得到摸得著的,而是對知識的貪念,,貪圖新的知識,貪圖新的思想,,貪圖思考過程帶來的快樂。因為這個貪念,,總是不停要去看書,,看資料,,看新聞,看信息,,去思考看到的這一切,沉浸在其中自有快樂,還有身邊朋友給予的認可,、鼓勵和支持。于是越陷越深,,不得自拔,。這種貪念和貪圖美食、貪圖游戲,,本質上并無區(qū)別,,都是在不斷的追求感官上的刺激,所不同的是美食是味覺,,游戲是觸覺,,貪圖知識追求的是意識上刺激,。甚至更糟糕的是,貪圖美食,、游戲很容易被發(fā)現,而貪圖知識具備極強的隱蔽性,,還往往被大家認為是一種良好的習性,被接受,、認可和鼓勵,。如果不是在一個反思貪嗔癡的環(huán)境中,何時才能發(fā)現這個問題呢,?因為貪圖知識和思考,沉溺其中,,腦子已經形成對知識和信息的自動加工、處理機制,,很容易快速形成概念、分析,、判斷、結論和種種可能性,。因為長期沉浸,足夠熟練,,這個過程幾乎不受主管控制就會進行。思考帶來名相,、概念,,產生區(qū)別心,這些思考的產物,,又是自己制造出來的,產生“有”的心,,喜愛心,、歡喜心,,然后是執(zhí)著心。因為執(zhí)著心,,不容易接納別人,,反而容易引起爭執(zhí),、起嗔怒心。這個過程和人們爭奪物質過程毫無二致,,但是更糟糕。物質的爭奪,、轉移帶來有益的物質生產活動和商業(yè)流通活動,也容易產生收斂的結果,。思想上的執(zhí)著、嗔怒帶來更大的傷害,。何況,這是無意識的思想活動,,不是有意識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活動,。這個貪念如何降服呢,?認識到這是一種貪念就是一把利劍。為什么貪圖知識呢,,因為有趣,,還因為自豪,因為大家認可,,產生內在價值感。認識到對知識過度的索取是一種貪念,,就消解了它的自豪感,消解了它的內在價值感,,消解了索取知識的動力,。因為體會之深,痛感體會之晚,、痛感這貪念的危害,對過度索取知識,、追求快感這種貪念產生厭惡,也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它的有趣和刺激,。難道只是金銀如此,?知識不也是這樣么,?多少先賢的滿腹經綸不也煙消云散了么,,又有哪個能帶走呢?心經說:“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不止物質如此,知識,、思想也是空。文字如此的簡單,、清晰,耳熟能詳,,然而產生這樣的體會又是如此之難,!對物質貪欲的批判使人很容易對物質產生認識,,然而對知識的追捧又使人難以對知識有著完整,、清晰的認識,。引以為豪的價值被消解了,還帶來了愧疚和負罪感,,怎么辦?知識被從神壇上請下來,,但是并不應該到地獄里,。產生問題的不是知識,,是對知識追求的心。 對知識追求并無問題,,有問題的是對知識無節(jié)制、過度的追求,。對知識過度的追求或許也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追求知識用來滿足意識的刺激,。那么貪念的邊界在哪里,?期間有法師開示,,財富、知識都是空的,,都帶不走,唯有業(yè)力可以帶走,。很有啟發(fā)。知識不只是頭腦里的游戲,,知識產生改變世界的力量,人們贊美知識,、推崇知識是看重知識帶來的善果。先賢們帶著滿腹經綸走了,然而留下種種善果造福社會,。對知識的追求,不應受貪念驅動,,要由慈悲心指引,受定力約束,!向法師請教,如何得定,,如何得靜,由靜生定還是由定生靜,?法師開示,可以由靜生定,,也可由定生靜,。似我這般情況,由定生靜較為可行,。如何生定,?需要定于某一物上,,此物應為中性,不可太近于俗務,,否則不但無法生定,,往往頻添許多煩惱,,或念佛號、或誦心經都可行,。有法師開示,,要放下妄念,用功,發(fā)長遠心,。不靜、不定往往是妄念作怪,,如能放下妄念,當能得靜,、得定,放下妄念何其困難,,若能一心用功,,妄念自當退避,。然而妄念不能放下,,又如何能一心用功呢?發(fā)長遠心就可帶來力量,,推動用功。打禪一周,,已經漸漸能靜心坐住。這是在寺廟里,,不考慮俗務,不考慮生活,,不考慮家庭,不考慮工作,,衣食住行都不用考慮,早上四點到晚上十二點,,基本都在禪堂,一人一塌,,一米見方,,沒有書、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沒有外界刺激,離開寺廟,,回到日常生活中。種種事,,種種人,種種信息,,種種刺激環(huán)繞周圍,躲不開,、避不掉,,不得不看,,不得不想,不得不做,,如何得定,?如何得靜,?打禪一周難道就是一周清凈?經過了就是經過了,,不會再回到從前,不會一點痕跡不留,。這一周產生了哪些印記?知道了浮躁來自對知識的貪念,,產生的分別心,、執(zhí)著和嗔念體驗了由心而發(fā)緩解疼痛,,也意識到心念一轉,,很多問題就會變化體會了“行”的巨大威力,,意識到知行合一的必要性,,反思知而不行初步體驗了“靜”和“定”,,知道了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能夠開始較為細微的察覺自己的念頭,了解當前的狀態(tài)初步感受了“戒定慧”小循環(huán)的力量,,由小規(guī)矩產生定力,由定力產生覺察,,再由覺察產生規(guī)矩,。如是這般產生向上拉力對內心得定,、得靜產生了信心,,有了一些初步的方法內心得靜的問題能解決么?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問題必將得到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