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遞進式
一句一接,層層遞進,,一氣貫通,,整首一意。
1,、直遞:金昌緒《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2,、轉(zhuǎn)遞(即傳統(tǒng)的起承轉(zhuǎn)合式):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3,、跳躍:(變體,,打破起承轉(zhuǎn)合式承轉(zhuǎn)合式一般格局)
曾幾《三衢道中》: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司空曙《江村》:
罷釣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歸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二、并列式(相當于律詩的中兩聯(lián))
一句一意,,相互獨立,,意絕而氣貫,并生出一種情緒,。
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白日依山盡”一詩雖全用對仗,,但后二句是兩句一意的流水對,,故不屬“并列”而屬“混合”。
三,、兩分式
兩句一意,,組合成篇。它有三種形式,。
1,、以時間順序的推移構(gòu)成兩分。
崔護《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2,、以空間位置的變換構(gòu)成兩分,。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以時間順序的推移和空間位置的變換交錯構(gòu)成的兩分,。
李義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四,、混合式
它是并列與遞進二式的一種組合,。共分四種形式。
1,、并列帶承轉(zhuǎn)遞進,。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2,、起承帶并列遞進,。
秦觀《春日》: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3,、三拖一遞進,。
戴復古《淮村兵后》: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鴉,。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
4,、一拖三遞進,。
謝枋得(一說蘇軾)《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五,、回環(huán)式
此式不常見,,也有人叫它“連珠休”。其特點是結(jié)構(gòu)不依常格,,回環(huán)重沓,。
方岳: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盧梅坡: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六、問答式
嚴格地說,,問答式已經(jīng)算不得是一種結(jié)構(gòu)模式,,而是一種表述方式,因其在詩中常用,,故附帶講一講,。
有自問自答、相互問答,、只問不答,、只答不問等多種。重點講一首只答不問的例作,。
賈島《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