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便秘 便秘因氣陰不足,或燥熱內(nèi)結(jié),腑氣不暢所致,以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大便干結(jié)難解為主要表現(xiàn)。常指習(xí)慣性便秘,。 23.1 診斷依據(jù) 23.1.1 排便間隔時間延長,3日以上1次,糞便干燥堅硬,。 23.1.2 重者大便艱難,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脹急,神倦乏力,胃納減退等癥。 23.1.3 排除腸道器質(zhì)性疾病,。 23.2 證候分類 23.2.1 腸道實熱: 大便干結(jié),腹部脹滿,按之作痛,口干或口臭,。舌苔黃燥,脈滑實。 23.2.2 腸道氣滯: 大便不暢,欲解不得,甚則少腹作脹,噯氣頻作,。舌苔白,脈細弦,。 23.2.3 脾虛氣弱: 大便不暢,臨廁無力努掙,掙則汗出氣短,面色 白,神疲氣怯。舌淡,舌苔薄白,脈弱,。 23.2.4 腎陽虧虛: 大便秘結(jié),面色萎黃無華,時作眩暈, 心悸, 甚則少腹冷痛, 小便清長,畏寒肢冷,。舌淡,舌苔白潤,脈沉遲。 23.2.5 陰虛腸燥: 大便干結(jié),狀如羊屎,口干少津,神疲納呆,。舌質(zhì)紅,舌苔薄,脈細數(shù),。 23.3 治療方案 23.3.1 辨證施治 23.3.1.1 腸道實熱證: 清熱潤腸,方如麻子仁丸加減。 23.3.1.2 腸道氣滯證: 順氣行滯,方如六磨湯加減,。 23.3.1.3 脾虛氣弱證: 益氣潤腸,方如黃芪湯加減,。 23.3.1.4 腎陽虧虛證: 溫陽通便,方如濟川煎加減。 23.3.1.5 陰虛腸燥證: 滋陰養(yǎng)血潤燥,方如尊生潤腸丸加減,。 23.3.2 其他療法 23.3.2.1 中成藥: 腸道實熱證可選用青麟丸等清熱潤腸類中成藥;腎陽虧虛證可選用半硫丸等溫陽通便類中成藥,。 23.3.2.2 針灸: 針刺取支溝、大橫,、照海等穴;耳針選直腸下段,、大腸、皮質(zhì)下等穴,。 23.3.2.3 灌腸: 鹽水灌腸或開塞露納入肛門等,以緩解重癥便秘者痛苦,。 23.4 注意事項 23.4.1 并發(fā)癥處理: 對于單純性急性腸梗阻、不完全性腸梗阻和慢性腸梗阻,可用胃腸減壓,、靜脈輸液及中藥內(nèi)服,、灌腸治療,絞窄性腸梗阻則必須立即手術(shù)。 23.4.2 中年以上近期出現(xiàn)頑固性便秘者應(yīng)作腸鏡或鋇劑灌腸檢查,以排除結(jié)腸,、直腸癌腫,。 23.4.3 便秘患者應(yīng)慎用阿片類藥物,。 23.4.4 飲食: 多食富含纖維素的粗糧、蔬菜和水果,也可選用含油脂的籽仁類食品,。 23.4.5 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xí)慣,。 23.5 療效評定 23.5.1 治愈: 2天以內(nèi)排便1次,便質(zhì)轉(zhuǎn)軟,解時通暢,短期無復(fù)發(fā)。 23.5.2 好轉(zhuǎn): 3天以內(nèi)排便,便質(zhì)較軟,排便欠暢,。 23.5.3 未愈: 癥狀無改善,。 23.6 病名注釋 本病證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yī)臨床診療術(shù)語疾病部分》第22條,第36 款;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第1.1條,第20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