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本文是司馬遷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寫的贊語,,附在該紀之末,在褒貶兼具的字里行間對項羽充滿了惋惜之情,。項羽是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中涌現(xiàn)出來的一位悲劇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戰(zhàn),叱咤風(fēng)云,,顯赫一時,,在擊敗秦軍,推翻秦王朝的過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績,;但在推翻秦朝統(tǒng)治以后,,他目光短淺,策略錯誤,,加之燒殺破壞,,終于喪失民心,軍敗身亡,。本文在褒貶兼具的字里行間對項羽充滿了惋惜之情,。
?、夙椨穑好?,字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縣西)人,。秦二世時,,陳涉首先發(fā)難,項羽跟從叔父項梁起義兵,,大破秦軍,,率領(lǐng)五國諸侯入關(guān)滅秦,分封王侯,,自稱“西楚霸王”,。后為劉邦所敗,困于垓下,,在烏江自殺,。本紀:《史記》的一種體例,。按照年代先后,,敘述歷代帝王政跡。項羽雖沒有完成帝業(yè),但在秦亡以后漢興以前的過渡階段中,,項羽實際上支配當(dāng)時的政局,,也代表當(dāng)時的政權(quán)。正如本文所說,,“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贊:文章最后的論贊部分,。這里是作者在敘事之后,,以作者的口氣寫的議論、總結(jié)及補充的文字,。本文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②太史公:司馬遷自稱,。周生:漢時的儒生,,姓周,事跡不詳,。舜:虞舜,,我國上古時代的帝王。蓋:原來,。重瞳子(瞳tóng):一個眼珠里有兩個瞳孔,,古人認為這是神異的人物。 ?、勖缫幔ǎ瓂ì):后代子孫,。暴:急驟;突然,。?“豈……邪,?何……也?”句: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難道……嗎,?為什么……呢,?”“豈”同“何”前后呼應(yīng),表示猜測的疑問句,。 ?、芊颍河迷诰涫祝硎娟U發(fā)議論的語氣,。陳涉:名勝,,字涉,,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縣東南)人,他同吳廣首先起兵反秦,,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首難(-nàn):首先起來造反。蜂起:比喻如蜂擁而起,,極言其多,。勝(shēng):盡;全部,。 ?、莘怯谐叽纾褐^沒有一尺一寸的土地。隴畝:田野,。這里指民間,。將:率領(lǐng)。五諸侯:指齊,、趙,、韓、魏,、燕(yān),。項羽屬楚,合為六國起義軍隊,。近古:當(dāng)時是指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時代,。也:用在句末,表示堅決的語氣,。 ?、薇酬P(guān)懷楚:謂放棄關(guān)中形勝之地,懷念楚國,,東歸建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義帝:楚懷王孫,名心,。公元前208年,,項梁立心為楚懷王。公元前206年,,項羽尊他為義帝,,后來又把他放逐到長沙,并暗地派人把他殺了,。難矣:意思是說,,在這種種錯誤措施之下,想成功是很困難的,。矣,,用在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 ?、唏妫╦īn):夸耀,。功伐:功勛,。 奮:逞弄,。謂:以為。力征:武力征伐,。經(jīng)營:整頓,,統(tǒng)治。東城:在今安徽省定遠縣東南,。寤:通“悟”,。 ⑧乃:卻,,反,。引:援引。這里有借口,、推托的意思,。天亡我:天要滅亡我。這兩句是項羽自殺前說的話,?!柏M不……哉”: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難道不……嗎!”反詰句,,用否定來表示肯定的語氣,。
《項羽本紀》為《史記》的名篇,項羽是司馬遷重點刻畫的歷史人物之一,。這篇贊語作為《項羽本紀》的結(jié)尾,,用極為簡潔的文字,對項羽的一生作了歷史的總結(jié),,頗具權(quán)威性,。項羽乃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為此這篇贊語也就從傳奇處入手:虞舜和項羽本來沒有血緣關(guān)系,,然而兩個人都是雙瞳孔,,司馬遷以兩個人在相貌上的這種共同特征,將項羽和虞舜聯(lián)系起來,,從而提出自己的疑問:難道項羽是虞舜的后代嗎?這就更突出了項羽這個人物的神秘色彩,。 在論述項羽的光輝業(yè)績時,司馬遷強調(diào)了他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同時又突出了他發(fā)跡的迅速,,以及他在歷史上的顯要地位。秦末群雄蜂起,,逐鹿天下,;而項羽本無尺寸之地,,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成為天下霸主,,政由已出,,是數(shù)百年未曾出現(xiàn)過的英雄人物。盡管項羽未能履踐天子之位,,可司馬遷還是將他列入專為帝王設(shè)計的“本紀”之中,。在司馬遷看來:項羽順應(yīng)了歷史潮流,抓住了機遇,,同時又具備了杰出的才能,。項羽僅用三年時間,,就完成了滅秦稱霸的大業(yè),;然而僅僅過了五年,他便敗在劉邦的手下,。司馬遷從兩個方面指出項羽失敗的原因:一為他殺義帝而自立,,結(jié)果眾叛親離;二為奮其私智而不效法古代,。司馬遷論述項羽失敗的原因有一定的正確性,,但不全面。筆者認為項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道德的力量,,例如在“鴻門宴”上,,出于道德他未殺劉邦;又例如項羽被圍困在垓下,,烏江亭長讓他乘船過江,,積蓄力量,以便東山再起,,但項羽不肯這樣做,,致使其自刎而終。更多文言文學(xué)習(xí)文章敬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的古文觀止欄目,。(http://www.)
這是《史記·項羽本紀》的最后一段,,是司馬遷對項羽的評論。 司馬遷肯定了項羽繼陳涉之后起兵反秦,、推翻了秦王朝的歷史功績,,分析了項羽失敗的原因,批駁了他的宿命論思想,。但司馬遷沒有看到項羽失敗的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損害了人民的利益,,以及分封諸王侯所造成的天下分裂局面,背離歷史前進的方向,。相反,,卻把“分裂天下而封王侯”作為項羽的功績加以肯定,,這正反映了司馬遷的局限性。 本文不到二百字,,扼要地指明項羽成敗的歷程和教訓(xùn),,寫得很有氣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