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自學(xué)教程之詩律(律詩和絕句)古詩詞自學(xué)教程之詩律(律詩和絕句) 一、古體和近體 從格律上看,,詩可以分成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fēng);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從字?jǐn)?shù)上看,可以分成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六言詩很少見的)。唐代以后,,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成五言和七言兩類。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寫的,,在唐朝人看來,,從詩經(jīng)到南北朝的詩,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diǎn)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詩格律束縛的,,都是古體詩!它包括隋唐以前的詩,,還有后人寫的古風(fēng),。例如:李白的《蜀道難》、白居易的《賣炭翁》,、《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等。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于格律很嚴(yán),所以稱為律詩,。它有以下特點(diǎn):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聲韻,。 3,、每句平仄都有規(guī)定,。 4,、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guī)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題目上標(biāo)明韻數(shù),如杜甫的《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這種長律除了尾聯(lián)(或除了首尾兩聯(lián))以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 絕句比律詩字?jǐn)?shù)少一半。五絕只有二十字,,七絕只有二十八字,。絕句實(shí)際可以分成律絕和古絕兩類。古絕可以用仄韻,,即使用平韻,,也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這可以歸入古體詩這一類,。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guī)則。在形式上相當(dāng)于半首律詩,,所以可以歸入近體詩,。 總括起來,一般所謂古風(fēng)屬于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則屬于近體詩,。絕句里律絕屬于近體,,古絕屬于古體,。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個(gè)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個(gè)字一句,。五言古詩稱為五古,七言古詩稱為七古,;五言律詩稱為五律,,七言律詩稱為七律,;五言絕句成為五絕,七言絕句稱為七絕,。 古體詩除了五古和七古外,,還有所謂雜言,。雜言指長短句雜混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甚至七言以上的句子,。雜言詩一般不另列一類,,而是歸入七古(即使沒有七字句)。 三,、律詩 舉例的詩里有一些入聲字,在必須用仄聲的位置上的已經(jīng)注明,,其它的入聲字不再標(biāo)注,。 格式說明: 注“*”的字可平可仄,注“·”的必須入韻,! ?。ㄒ唬┪逖月稍姡悍制狡鸷拓破鹚姆N ?。?、仄起首句不入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ぁ,。 ,。 ?/span>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ぁ,。 ,。 ?/span> 例句:[唐]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別,入聲,。 2,、仄起首句入韻,,首句換“仄仄仄平平”,,其余不變。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ぁ ,。 ぁ,。 。 ?/span>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ぁ,。 ,。 ?/span> 例句:[唐]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shí)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注:竹,,入聲,。 [唐]王維《觀 獵》 風(fēng)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xì)柳營,?;乜瓷涞裉?,千里暮云平。 注:疾,,入聲???,平仄兩讀。第七句是拗句(詳見下文),。 ?。?、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ぁ,。 ,。 ?/span>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ぁ,。 ,。 ?/span> 例句:[唐]王維《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青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dòng)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注:石,、歇,入聲,。 [唐]杜甫《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4,、平起首句入韻,首句換“平平仄仄平”,,其余不變,。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ぁ。 ぁ,。 ,。 ?/span>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ぁ,。 。 ?/span> 例句:[唐]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 天官動(dòng)將星,,漢地柳條青,。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 忘身辭鳳闕,,報(bào)國取龍庭。豈學(xué)書生輩,,窗間老一經(jīng),! 注:出、國,、學(xué),、一,入聲,。 ?。ǘ┢哐月稍姡悍制狡鸷拓破鹚姆N 1,、平起首句入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ぁ,。 。 ぁ,。,。 ,。。 ?/span>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ぁ。,。 ,。。 ?/span> 例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注:啄、足,、白,,入聲。 毛澤東《長征》 紅軍不怕遠(yuǎn)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xì)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注:礴、拍,,入聲,。 2,、平起首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ぁ,。,。 。,。 ?/span>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ぁ,。,。 。,。 ?/span> 例句::[唐]李商隱《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zèng)》 巴山蜀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注:十,、笛,,入聲。 ?。?、仄起首句入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ぁ,。。 ぁ ,。,。 。 ,。 ?/span>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